人类简史评价知乎(人類簡史)

#大有学问#牛津博士尤瓦尔•赫拉利说,农业革命之后,人类抛下了与自然的共生关系,自外于世界,粮食富余,开始定居。从一片荒野中劳心劳力刻意打造一个专属人类的人工孤岛。

人类简史评价知乎(人類簡史)(1)

“未来”的重要性在农业革命之后的农民意识里开始被提到史上新高。农民开始囤积富余的粮食,并象工蚁一样疯狂工作,农业的形成,提供了后代大规模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基础,统治者和精英阶层产生。被征收和抢夺来的多余的粮食养活了一小撮精英分子:国王、官员、战士、牧师、艺术家和思想家,历史写的几乎全是这些少数人的故事,而绝大多数是处在社会底层不停地挑水耕田的农民。金字塔模式的社会结构开始形成。短短几千年就出现了城市、王国和帝国,纷争和冲突开始显现。

人类简史评价知乎(人類簡史)(2)

金字塔的社会结构建立起来后,靠什么来调节内部冲突,建立秩序呢?采集时代小规模的虚构神话故事不能适应农业革命后大规模合作需要。人类开始幻想出关于伟大的神灵、祖国、有限公司的故事,好建立起必要的社会连接。

人类简史评价知乎(人類簡史)(3)

“合作”听起来应该十分无私而且利他,但大多数的人类合作网络最后都成了压迫和剥削。农民交出他们辛苦工作得来的多余粮食,但帝国的收税官大笔一挥,他们一年的辛苦都化为乌有。

人类简史评价知乎(人類簡史)(4)

所有这些合作网络,不管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还是秦朝和古罗马帝国,都只是“由想象所构建的秩序”。支持他们的社会规范既不是人类自然的天性本能,也不是人际的交流关系,而是他们都相信着共同的虚构的神话故事。

人类简史评价知乎(人類簡史)(5)

作者以公元前约1776年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宣称的人类等级原则和现代美国1776年的《独立宣言》宣扬的人人生而平等为例,叙述了统治者是如何让人类社会普遍认同和接受这种由想象构建的秩序。《汉谟拉比法典》认为,巴比伦的社会秩序根源于由神所指示、普遍且永久的正义原则,而美国《独立宣言》宣告自己是普遍和永恒的正义原则一样找了神祇来背书。它们都承诺,如果人类依照其中规定的神圣原则行事,数百万的民众就能彼此合作无间、生活安全平和、社会公平且繁荣。

人类简史评价知乎(人類簡史)(6)

作者进而分析指出,无论是现代美国的人人生而平等论,还是古巴比伦人类等级原则,都是“由想象所构建的秩序”。我们相信某种秩序,并非因为它是客观现实,而是因为相信它可以让人提升合作效率、打造更美好的社会。

人类简史评价知乎(人類簡史)(7)

问题的关键是,无论哪种“秩序”,得让所有的人相信,包括金字塔尖的统治者和金字塔底层广大的劳动者。虚构的故事只要人们不再相信,一切就风云变色。“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神,但可别告诉我的仆人,免得他半夜偷偷把我宰了”。于是,暴力和胁迫开始出现,军队、警察、法院和监狱不分昼夜地发挥作用。除了暴力,还需要一些真正坚信的信徒,“很多时候,一名牧师的效果大过一百个士兵,而且更便宜、更有效。”这大概就是宗教和政治紧密相连的秘密所在。

——《人类简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