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奋斗中绽放青春风采报告(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牟昊琨 见习记者 安俐 实习记者 于珑飞)“我没有辜负北大在我心中播下的马克思主义火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毕业生、重庆市渝北区玉峰村党委书记助理樊静蓉骄傲地说。6月18日,在“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启动仪式上,樊静蓉分享了自己对“大思政课”的理解和自己当大学生村官的故事。

在奋斗中绽放青春风采报告(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1)

樊静蓉心中萌生出当大学生村官的念头,还要从2018年5月2日说起。当时来到北京大学考察,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他勉励同学们能够真正把所学转化为行动,去认识和改造现实世界。曾经,樊静蓉学习马克思主义,只为“读懂”与“感悟”,一番充满力量的叮嘱,给了她走出书斋、走向广阔天地的勇气。

谈起刚来到玉峰村的日子,樊静蓉陷入了回忆。在这里,乡亲们并没有把她当成一个“外来妹”,大家都无微不至地帮助她。然而,村里的工作,可不是她想象中的“田园牧歌”。除了无孔不入的蚊虫、泥泞的山路在考验着她,还有群众工作的难题。

“我们考察了全村的种植情况后,准备成立生产互助合作社,想让乡亲们拿土地入股,种植果苗,统一销售时,141份入股协议书,一户一户送出去,却没收回来几张。组织开‘坝坝会’,平日里热情可爱的成昌均大爷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跳出来说怪话、喝倒彩,甚至带头离场;入户做工作时,他又把我们拦在家门外,说我这个大学生地都没种过,尽说些坑人害人的大话。我既尴尬又难过!”樊静蓉说。

退缩犹豫之时,一本一直带在身边的书给了她灵感。樊静蓉一直带着《的七年知青岁月》。时光倒流,打地坝,办沼气,青年时代的是怎么把这些原本乡亲们不看好的事情,一件件办成的?

樊静蓉拿着这本书读了又读,总结出诀窍无非八个字:行胜于言,干字当头。那就先把事情干起来呗!在征得几户村民的同意后,大家干了起来。经过连日除草、翻土、起垄,这片原本沉寂的土地又“活”了起来,看到有了起色,乡亲们纷纷主动申请加入合作社,拧成一股绳,日子越过越红火!“现在,预计每亩地将带给乡亲们4000元的收入增长,村里森林公园也要申报4A级景区。”樊静蓉自豪地向大家展示着乡亲们一起努力的成果。

其实,在遇到这些困难的时候,樊静蓉经常会想起自己的同学们,他们中的好多人还在学校继续进行理论研究,有的已经成为了博士,将来可能会走上思政课教师的岗位。“换个角度想,我们虽然走在不同的道路上,但是我们都牢记着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我们心中播下的火种,我们始终是坚定地在践行自己的理想,只是以不同的方式。”樊静蓉说。

把“人”字刻在心上,这是樊静蓉的“大思政课”关键词。

在奋斗中绽放青春风采报告(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2)

“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启动仪式上,樊静蓉正在分享自己的故事。中国青年网记者 牟昊琨 摄

“在现实中做任何工作,一定要记住‘以人为本’这四个字,真正把‘人’字刻在心上,去解决大家急、难、愁、盼的问题,这应该是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樊静蓉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带给她的最大收获是改变了她看待世界的方式、看待自身的方式以及“为人者重,自为者轻”的价值对比。她觉得,如果一个人的追求仅仅局限在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其实他得到的幸福和快乐感是非常有限的。

樊静蓉说:“人在考虑自己的同时,更应该考虑我们身处的大环境,考虑国家、民族这些宏大的议题。当你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大时代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那都可能是最有价值的。”

这些历练的经历,每一程风雨都是收获。等待丰收的日子里,樊静蓉还学了重庆话,在田间地头给乡亲们讲历史、讲政策、讲理论。“跟党走,才能把日子过撑头!”这句方言的意思是:“跟党走,才能把日子过好!”这已经成了玉峰村家家户户耳熟能详的一句话。

在樊静蓉看来,在乡村,她才深深理解了所说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带着理论赋予的信念与智慧走向五湖四海,成长为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本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北京大学主办,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教育部社科司、中国青年报社承办,中国青年网、新浪微博协办。

来源:中国青年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