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话剧剧本6人含旁白(六小时演完全本红楼梦)

红楼梦话剧剧本6人含旁白(六小时演完全本红楼梦)(1)

“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中国古典文学皇冠上的明珠、《红楼梦》引代代读者趋之若鹜。在历经戏曲、影视、音乐剧等多种形式改编后,全本《红楼梦》被搬上当代话剧舞台,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打造,分为上部“春夏·风月繁华”和下部“秋冬·食尽鸟归”呈现给观众。超过六小时的演出,展现一个家族盛极至衰的命数。

昨晚率先亮相的是上部,舞台上,三面翻开的书页缓缓升起,落红满天……“喜之极”的序幕拉开了荣宁二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泼天富贵。元妃晋封,营造大观园省亲,而在如花美眷的光景中,隐隐有悲切的身影。

“站在半空之中”重新打量《红楼梦》

刘杏林设计的整个舞台以白色为主基调,应了《红楼梦》中“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说法,并缀以红色为辅,展现大观园喜事过后是丧事,欢喜悲伤四季流转的象征意义。

红楼梦话剧剧本6人含旁白(六小时演完全本红楼梦)(2)

“说的是今生,预知的是未来,”原著《红楼梦》是很少见的先“剧透”结局、再“拆解”命运的长篇小说。话剧《红楼梦》亦是如此,观众能提前“窥见”一些人物的命运和结局。

全剧在讲述上打破了时空线性,基于人物关系,人与家族、政治、社会的关系,梦境、虚幻、镜像与真实、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对话等,以人和命运的抗争与关联重新架构作品,让时空随时可以交汇,而演员也与角色之间时而抽离,重新打量时空与命运。

一段历史、两大家族、“贾黛钗”三人情谊以及众生的命运——对原著故事情节的综合、浓缩和重组,让皇皇巨著更立体、从容赋有节奏地呈现在话剧舞台上。话剧《红楼梦》是一出古典题材的诗化悲剧,亦是一出符合当代审美和解读的舞台作品。它留给今人的课题是,如何将物质生活与心灵生活有效合一,将深情的生命姿态,落实到每一天的生活修养中。

红楼梦话剧剧本6人含旁白(六小时演完全本红楼梦)(3)

编剧喻荣军说,小说《红楼梦》是原材料,而剧本就是他的“字典”,是站在当代人视角所思、所想、所选择而做出的解读。作品里对有观众熟知的“宝黛初见”、、“太虚幻境”、“共读《会真》”、“刘姥姥进大观园”等经典场面,在最大程度呈现出原著的面貌的同时更注入了新的解读和表述,“希望能和观众一起‘站在半空之中’对小说《红楼梦》进行一次重新打量,让经典焕发出新的活力。”

“无垢”:追求《红楼梦》内在精神的完整性

“《红楼梦》蕴含着中国人传统的东方哲学,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悲剧。它反映的是人们在生存中自由意志与不可抗的命运间的对抗,”担任该剧导演的中央戏剧学院曹艳教授认为,贾宝玉经历的是“人”灵性的叛逆与文化深层环境的内在冲突。人们今日的“阅读”就是一种面对、经历悲剧的净化,寻找心灵超脱的可能。话剧《红楼梦》努力的方向,就是尝试打开《红楼梦》的心灵世界,展现一个众生相的心灵图谱,追求《红楼梦》内在精神的完整性。

红楼梦话剧剧本6人含旁白(六小时演完全本红楼梦)(4)

在话剧《红楼梦》的创作中,形体的设计由戏曲元素和现代舞元素碰撞产生,前期工作坊中进行了大量的戏曲与现代舞训练,帮助演员建立古典神韵。陈山饰演贾宝玉、付雅文饰演林黛玉、李黎饰演薛宝钗、丁美婷饰演王熙凤、田水饰演贾母,另有李晨涛、郑萍、高榕、温阳、杨子奕、吴静、李佳桐、杨景然、麦朵等参与出演。

剧中所有人物服饰都采用白色系,大量使用了中国传统面料如丝绸、苎麻,在中国古典服饰的基础上加以现代简约的裁剪和设计。服装设计阳东霖表示,“无垢”是他对此次人物造型创作的美学基调设定。白色看似简单,却包罗万象,宝玉心中有一片他期冀,永远不被世俗所侵蚀的纯净之地。根据人物身份、性格、命运走向,再辅以朱砂、绛红、黛色、鸦青等国色,意在构建出此版话剧《红楼梦》独特的美学世界。音乐以梦境为主题,带领观众走进一个全新的“红楼一梦”。

红楼梦话剧剧本6人含旁白(六小时演完全本红楼梦)(5)

今晚将首演下部“秋冬·食尽鸟归”。整场演出将在极盛、繁华、富贵、涌动中落幕,带领观众领略饱满的中式美学。观众们可以跟随剧中人一起,游历人生梦境,体验“情之至”的心灵震撼,感受兴衰无常、美好与幻灭。在情感场里与现实观照,去共鸣、去思考。

话剧《红楼梦》上部“春夏·风月繁华”演出将于9月2日、9月7日、9月9日、9月15日、9月17日、9月23日上演,下部“秋冬·食尽鸟归”演出将于9月3日、9月8日、9月10日、9月16日、9月18日、9月24日上演,全本演出将于9月4日、9月11日、9月12日、9月19日、9月21日、9月25日上演,目前全本演出票已售罄,上下部分本演出仅剩少量余票。

剧照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提供

作者:童薇菁

编辑:王筱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