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刚电影片段 一部被张绍刚和40万票房所遮住的好电影

看过网络综艺《吐槽大会》的朋友都知道,张绍刚满身槽点,其中一个槽点就是他曾经演过一部电影,而且票房只有40万,每每吐到这个点时张绍刚都欲言又止,无力回击。而这部电影的名字就叫做《启功》。

张绍刚电影片段 一部被张绍刚和40万票房所遮住的好电影(1)

而最近又看到一档综艺节目,叫《吐丝联盟》,又有学生拿这个梗吐槽张绍刚,这回张绍刚不愿意了,原来张绍刚还为这部影片贡献过票房(请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免费观影),但他强调,这是一部良心之作。其实张绍刚有在一些访谈上说到过这部电影,也向导演表明过对于自己出演的一些担心,至于是担心自己的演技还是担心自己的负面对影片造成的影响就不得而知了,这也算是加重了我对这部在随便过亿票房时代里取得如此傲人成绩的佳作的好奇。

张绍刚电影片段 一部被张绍刚和40万票房所遮住的好电影(2)

张绍刚扮演中青年启功

影片从文革时期开始的时候讲述,平凡的一天,老师突然全部下课,学生全变成红卫兵,破四旧,立四新。从启功老师的战战兢兢可以看出当时的形势严峻,随时有可能惹火烧身。算是二十几年来我对文革理解的一个刷新。

影片开始我留意到两个人物,一个是启功的学生刘雨辰,一个是启功的妻子。刘雨辰在影片开始迟到,后面却异常关注启功的一举一动,让启功抄大字报,特地到启功家查四旧,封了启功的所有书籍。让我马上联想到“报复”二字。启功的妻子在被查了四旧之后就开始和启功一起处理一些会惹火上身的物品,在犹豫片刻时主动建议让启功把那个有文物价值的任命书烧了,说烧了踏实。

影片接着讲述了启功青少年的故事。启功先生年少丧父,跟随祖父和母亲生活,后祖父离世,但在祖父那培养了绘画的兴趣。上私塾时上课时画画被老师发现,被妈妈打手心,但最后妈妈选择了理解和支持,为少年启功请来了画师,从此少年启功走上了绘画的道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身边依然需要好老师。我看到了启功先生的天赋、努力和对绘画的专注,但也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可以说启功先生真的很幸运,在几个重要的阶段都遇到了对他起着非常重要影响的老师。

张绍刚电影片段 一部被张绍刚和40万票房所遮住的好电影(3)

影片有好几个让我感动甚至落泪的片段。

如启功妻子到城外借面不成结果钱还丢了,妻子伤心自责流泪,而启功只说了句:粮票领了,粮食领了,我们回家。

启功一气之下想烧了自己的著作,妻子阻止了启功,心疼启功写了一辈子的成果。启功自责没有给过妻子一天安稳的日子,向妻子下跪,让人心酸动容。

青年启功被辞退后,为了生活卖画受搓,妻子想拿着他的画帮忙卖掉,却因为动乱把画弄坏了,启功依然只有一句:画没了没了,你好好的就成,家去。

启功在被自己的学生压迫的时代,在一个不需要老师的时代,向自己的老师下跪拜寿,让我瞬间泪崩!

还有许多。

看到后面我突然发现,我开始提到的两个人,刘雨辰和启功的妻子宝琛。刘雨辰开始的“刁难”反倒有点别有用心的感觉,让启功有了许多新的机会,免去了更多莫名其妙的刁难。而妻子宝琛,在开始主动建议烧掉可以作为文物的任命书避嫌,而整部影片却不容丈夫毁掉一张手稿,哪怕是一张废纸,每每想起这些片段,全是泪点啊!

影片的后半段我就不详细说了,虽然我说了很多感情方面的片段,但这部贯穿这部电影的是启功老师作为老师、作为教育者的成长和积累的。真心建议所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看一遍,更建议所有学校都作为一部教育片播放给老师和学生们观看。这样的师生情谊,在现在的社会早已寥若晨星,甚至于不屑。

张绍刚电影片段 一部被张绍刚和40万票房所遮住的好电影(4)

据说为了避免敏感,这部影片只是轻轻点了一下文革的故事,但却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文革的残酷,在此之前,文革在我的理解当中,真的非常轻描淡写。

最后纠正一下:启功(1912——2005),自称“姓启名功”,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

张绍刚电影片段 一部被张绍刚和40万票房所遮住的好电影(5)

启功老先生

感谢这部电影,让我认识了这个伟大的老师!

PS:张绍刚老师在0演技的情况下,我觉得已经演的很不错了,你觉得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