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基础性绩效工资发放原则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事业单位基础性绩效工资发放原则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1)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一)我国公共部门四次工资制度改革

(二)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三)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政策依据

(四)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发展方向

我国公共部门四次工资制度改革

事业单位基础性绩效工资发放原则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2)

建国以来,四次工资制度改革

1、1956年:等级工资制

2、1985年:结构工资制

3、1993年

机关:职级工资制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制

4、2006年

机关:职务与级别相结合工资制度

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1956年 等级工资制 全国分为11类地区的工资标准, 技术人员和行政人员分别规定工资标准,实行职务等级制。如:行政人员分为30个等级;机关中的技术人员分为18个等级;科学研究人员、高校教学 人员实行13 级工资制等。

1985年 结构工资制 事业单位行政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均改行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 按照工资的不同职能,将工资分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和奖励工资四个部分。教师和护士除发放工龄津贴外,另外分别加发教龄津贴和 护士工龄津贴。

1993年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分别执行不同的工资制度,机关干部、机关工人、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及事业单位工人分别执行各自的工资标准。

机关:职级工资制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制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执行职员职务等级工资制

专业技术人员执行各类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制;其标准工资由职务工资(固定工资)和事业人员津贴(活工资)两项构成。

事业单位基础性绩效工资发放原则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3)

更多事业单位资料、资讯关注:事业单位助手(XS410220)

2006年

机关:职务与级别相结合工资制度 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事业单位基础性绩效工资发放原则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4)

事业单位基础性绩效工资发放原则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5)

事业单位基础性绩效工资发放原则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6)

事业单位基础性绩效工资发放原则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7)

具体含义:体现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增强激励, 国家对绩效工资进行总量调控; 绩效工资分配:事业单位在国家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自主分配;

绩效工资与个人表现、业绩挂钩,合理拉开差距

绩效工资制度

含义:体现岗位的职责,是基本工资;

分类:设置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

薪酬:实行“一岗一薪,岗变薪变”。

岗位工资设置

含义:体现工作表现和资历,是基本工资一部分;

薪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 工人设置40 个薪级

报酬:实行“一级一薪,定期升级”; 调整:每年考核合格晋升一薪级工资

薪级工资

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政策依据

事业单位基础性绩效工资发放原则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8)

  • 2006年,原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2006】56号文 )事业单位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 2008年12月《关于义务教育实施绩效工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8】133号)规定义务教育学 校于2009年1月1日开始实行绩效工资。
  • 2009年,《关于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 [2009]182号 ),规定2009101日在公共卫生和基础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开始实施绩效工资。
  • 2011年《关于深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

国办发【2011】37号文之八

  • 2014年:《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第七章第三十二条 国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 等因素。
  • 2015年: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国办发【2015】3号 20150112
  • 2016年11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
  • 2017年:
  • 2017年1月24日,《关于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7〕10号
  • 2017年3月10日,人社部印发《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2017>4号文
  • 2017年9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其中 提出要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进绩效考核办法,使绩效工资充分体现 教师的工作量和实际业绩,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方向

事业单位基础性绩效工资发放原则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9)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调整“三步走”

第一步:优化工资结构,加大基本工资比重

公务员工资三个部分:基本工资、津补贴、奖金

事业单位工资三个部分: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补贴

提高基本工资的途径:一是逐步提高基本工资标准,二是将部分绩效工资或是津补贴纳入到基本工资中,此消彼长, 逐步将工资结构优化,同时也规范了津补贴和分配秩序。

第二步:推进与工资制度相关的其他制度建设,相互促进相互保障。

例如: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例如推进执行公务员的职务职级并行制度等,加大向基层工作人 员的倾斜。例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实施等。

第三步:建立健全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实现对工资的动态管理。

事业单位每年晋升薪级工资,每两年进行基本工资调整标准等等。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面临着管理理念陈旧、人岗匹配不合理、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绩效考核不到位等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一问题,就必须接好“地气”,按照客观规律,分析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抓手”,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事业单位基础性绩效工资发放原则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10)

应广大学员要求,经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培训中心北京中建启航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定于2019年3月、4月分别在海口市、苏州市举办“机关事业单位人事与管理人员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培训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针对性的课堂讨论,提升干部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培训结束后,统一颁发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培训中心“机关事业单位人事与管理人员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结业证书。

来源:事业单位培训管家

编辑:曹雯

专家老师简介:

刘艳良: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科研管理处原处长、研究员。中国公共政策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特聘专家、卫生部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评审专家、国家社会公益课题中国公共部门福利支出监控系统研究高级顾问。研究方向及实操领域:薪酬制度改革、政府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