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灵鸟用什么喂养(百灵鸟为什么要鸣叫)

本文由萌宠金老师原创首发,谢谢您的阅读!

今天萌宠金老师就跟大家聊聊这百灵鸟为什么能鸣叫,该怎么养!

百灵鸟为什么能鸣叫?

百灵鸟是驰名中外的鸣鸟,歌唱婉转清脆,效鸣逼真动人,它之所以能够鸣唱,靠的不是喉头,因为鸣禽都没有喉头,而是靠的特有装置――鸣管,鸣管和食道相并行,但直通肺部,当鸣时,则用肺使劲挤压鸣管,排出气浪而发声,其节奏快慢、强弱都由肺和鸣管的巧妙配合而形成,所以,百灵鸟的鸣管比较发达。

百灵鸟用什么喂养(百灵鸟为什么要鸣叫)(1)

笼养百灵鸟有丰富经验的人,在选购百灵鸟时总是挑选胸部宽、脖子粗的鸟是合乎道理的,胸部宽则肺部大,出气足,脖子粗则鸣管壮、发音洪亮,所以说“脖子粗,胸部宽,叫出声音响震天”。

百灵鸟为什么要鸣叫?

百灵鸟之所以要鸣叫,和其他鸣鸟一样,其原因有二:

(1)求偶 每年春季3、4月间,是百灵鸟的发情期,也就是养鸟人们所说的“大性”期,在这期间,雄鸟为了招来情侣,就拼命地歌唱,如果遇到异性,就边唱边舞,以讨得对方青睐,并表示自己的渴慕之情,在这个时期,鸟的鸣叫声,大都高亢、洪亮,叫口单调,但要注意在这个时期亮鸟,不要和雌鸟靠得太近,否则会使鸟受到刺激而排精,影响健康。

百灵鸟用什么喂养(百灵鸟为什么要鸣叫)(2)

(2)欢鸣 所谓欢鸣一般多在换羽后,因为百灵鸟刚刚脱去旧衣,换上新装,心情格外舒畅,不免地要唱起来,这个时期人们都管它叫,“小性”期,这时的鸣叫,一般婉转、细腻,叫口成套,但也不是绝对的,这要看鸟鸣叫所具备的条件,也就是饲养者对鸟的调教技术和鸟的成熟程度而论,另外,在发情初期鸟叫口成套也是有的。

一般的百灵鸟从3、4月份叫起,一直叫到开始换羽,换羽后还能鸣叫1个月,有的鸟从换羽后,一直叫到第二年“大性”期,但比较少见。

百灵鸟用什么喂养(百灵鸟为什么要鸣叫)(3)

怎样选购百灵鸟?

选购百灵鸟,不管是成鸟还是雏鸟,必须首先确定是雄性的前提下,再按以下的条件进行选购。

选购雏鸟,要挑体形大而魁梧,精神抖擞的,头大、头扁、嘴钝,两眼突出有神,胸部宽,脖颈粗,两腿壮,走动有力像驼鸟,羽毛明亮、艳丽,修整五团毛,尾齐而短,一般认为,脚短,趾稍向内弯俗称“抱圈腿”,体圆尾细的容易训熟,高腿,体细长的性大,难以调教,同时在选购雏鸟时还要试摸鸟的胸部肌肉的厚度,是否亏膘,还要检查肛门有无便污,尾脂腺(俗称鸟尖)是否完整。

百灵鸟用什么喂养(百灵鸟为什么要鸣叫)(4)

选择成鸟,要选4-5年龄的最为理想,因为在这个年龄段的百灵鸟,各方面都已调教成熟,首先应该是胆子大,不怕人,不怕物体晃动,不怕噪音,不怕任何颜色,体形大,长得均匀,腿粗壮,羽色明亮,斑纹清晰,叫声洪亮而且清脆,摹拟逼真,不拖泥带水,如果能叫出套数,那就更好了。

一般挑选成鸟时应该注意:“远看鸟全身,近观腿和头,走近用手捅,看它走不走”,意思是说,在选择鸟时,应该先从远处端详一下鸟的全身,看一看身条是否修长,体形是否对称,脖子是否短粗,胸部是否宽;然后再走近仔细观察,看腿是否短粗,头部是否大;然后再用手捅斗一下,看鸟惊不惊,如果惊恐说明不容易驯熟,或者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驯服。

百灵鸟用什么喂养(百灵鸟为什么要鸣叫)(5)

怎样喂养百灵雏鸟?

笼养百灵,最好从雏鸟开始,因为雏鸟幼小,大脑还没有发育成熟,!喂养大后和人有一定的感情,容易调教,选择雏鸟,不能选择出壳过晚的雏鸟,一般以出壳不满7天的为好,因为,过了7天,雏鸟眼睛已经睁开,看见人便会惊慌,这样会增加驯熟的难度,所以有“七活八不活”之说。

百灵鸟用什么喂养(百灵鸟为什么要鸣叫)(6)

喂养雏鸟,需由人工填喂,饲料的配制主要是粉料,方法是:把绿豆面或豌豆面,或两者混合更好,熟鸡蛋黄或鸭蛋黄,以1:3的比例配好,然后再加入几片酵母片粉和钙片粉,整个调匀,用凉开水调好和成面团,喂时掰一小块,用手捻成两头尖的小长丸,沾水填人鸟嘴,每天5—8次,喂至9-10天后,在饲料中减去一成蛋黄,增加一成细玉米面,把饲料放在软食缸内,任其自啄,饲料要经常保持清洁,不变质,否则会引起肠炎,但这时仍不需要喂水。

百灵鸟用什么喂养(百灵鸟为什么要鸣叫)(7)

两个月后,幼鸟已脱离雏形,羽毛已长得丰满,这时在饲料上除蛋黄、绿豆面外,还要加一些蒸熟的小米(小米3份蒸熟后加1份蛋黄),另置一罐令其啄食,这时还要酌喂一些切碎的马齿苋(马舌菜)或嫩菜叶,以后逐渐完全撒掉粉饲料后,要及时加上水罐喂水,当羽毛长得非常丰满时,说明已经进入成鸟时期,可适当喂一些活虫或瘦肉末。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想问哪些问题都可以在下面评论哦,我们下期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