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卡长时间不用为什么不能用了(这6个习惯让存储卡短命)

数据是摄影师的命,如果存储卡出现问题,所有拍摄操作将完全白费,下面列出了几个存储卡存储的不完全表现:

1、磁盘图标显现不正常。

2、文件内容显现不正常。

3、无法读取储存卡,一插存储卡电脑就会死机。

4、储存卡内有很多重复的文件,且大部分为躲藏文件。

5、播放照片时,照片出现横纹或花屏。

6、能看到照片,但照片无法打开或拷贝。

如果有一个或几个现象,不用怀疑一定是存储卡出现了问题。除了存储卡寿命及使用次数的因素,存储卡出现问题的原因,多数是使用者的不良习惯。

存放环境不佳

尽量避免在高温、高湿度下使用和存放,不将存储卡置于高温和直射阳光下。不要对存储卡施以重压和弯折,避免存储卡掉落和受撞击。

要避开静电、磁场、液体和腐蚀性的材料。平时不要随意拆卸存储卡,避免触及存储卡的存储介质,而且要经常对已拍摄在存储卡上的信息进行备份,以防不测。

存储卡长时间不用为什么不能用了(这6个习惯让存储卡短命)(1)

经常格式化

在 U 盘刚诞生的那个遥远年代,老式 U 盘存在一些毛病,可用存储空间会莫名变少,需要通过格式化来“治疗”。

时代在发展,部分群众却把这老习惯延续了下来:把资料备份好了,就把存储卡格式化一次,清空内存。这样做,其实是不对滴!

其实,对存储卡来说,最好尽量减少格式化次数,或是放满了再格式化,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每个存储单元,客观上等于延长了存储卡寿命。

存储卡长时间不用为什么不能用了(这6个习惯让存储卡短命)(2)

直接在存储卡上处理照片

不少相机支持“机内后期”,对图片进行裁剪、调色等处理,但这其实是个反复写入、删除数据的过程,对延长存储卡寿命没好处。还有的在把相机和电脑连线以后,直接用后期软件处理存储卡上的照片,这也会消耗存储卡的使用寿命。

正确的做法是把需要后期的照片拷到电脑上再进行处理,这样既不会增加存储卡的负担,处理速度也会快上许多。

存储卡长时间不用为什么不能用了(这6个习惯让存储卡短命)(3)

不关机拔卡与中途断电

外拍、旅拍时,不少人会带上备用存储卡,一张满了就换另一张。但在换卡过程中,部分群众喜欢在不关机的情况下直接拔卡。这种行为无论对相机还是卡,都是一种伤害。先关机,再换卡,切记切记!

另外不要“中途断电”:在数据保存、删除、格式化或回放过程中,不小心关闭电源,或因为电量不足而关机。

存储卡长时间不用为什么不能用了(这6个习惯让存储卡短命)(4)

把存储卡当U盘用

现在的存储卡内存都挺大的,数据传输速度也不差,部分群众会把备用的存储卡塞进读卡器,当成 U 盘来用。这样很不好,因为电脑上很可能会有病毒,而病毒一旦感染了存储卡,很容易造成整张卡的数据完全丢失。

存储卡长时间不用为什么不能用了(这6个习惯让存储卡短命)(5)

蛮力插卡

插卡的时候特别用力,很容易把读卡器针脚弄坏。相机卡槽也分正反面,插卡时要严格注意方向和位置,用力要轻而均匀,不要伤到脆弱的针脚结构。

存储卡长时间不用为什么不能用了(这6个习惯让存储卡短命)(6)

那么是不是存储卡出现问题后,就无法修复了呢,也不是,以下三种情况也是可以抢救一下的。

第1种情况: 存储卡被写保护

存储卡被写保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状况,本人的存储卡就曾今呈现过两次被写保护:一次是由于在不常运用的电脑上没有安全删除存储卡;一次是SD卡刷机时形成的。存储卡呈现被写保护时咱们无法对它进行任何操作,只能够阅读内容,当然也不能进行格式化。

处理办法:

1、运用芯片精灵检测出芯片的类型。

2、依据芯片的类型下载量产东西对储存卡进行量产复原。

3、假如存储卡是由于卡槽被写保护,可将其安到卡槽中滑动LOCK滑块即可去掉写保护。

存储卡长时间不用为什么不能用了(这6个习惯让存储卡短命)(7)

第2种情况: 磁盘扇区损坏

存储卡都是由一个一个的小内存组成的,假如某一部分损坏就会影响储存卡的运用,这种状况一般是在进行某项操作时突然间断或是强行中止所导致的。碰到这种状况咱们就需求对磁盘就行修正,windows自带的修正功用就能够用来修正,当然也能够下载软件进行扫描修正,进程肯定会很漫长。

解决办法:

1、进入“计算机”或“我的电脑”右击磁盘。

2、右击磁盘后,选择“属性”。

3、点击“工具”,选择“开始检查”进行扫描修复即可。

第3种情况: 储存卡文件的损坏

这是比较容易修复的的,有很多的软件都可以对文件进行修复,比如EasyRecovery、Recuva、魔方等。

进入软件——选择储存卡所在的磁盘——选择文件恢复即可修复储存卡损坏的文件。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文件的修复。

下面普及一些存储卡的小知识。

存储卡长时间不用为什么不能用了(这6个习惯让存储卡短命)(8)

SD\SDHC\SDXC的差别

从质量和安全性来说,SD/ SDHC/SDXC并没有什么差别,而且都以SD开头,因此至今仍被统称为SD卡。对于一般消费者,乃至专业级用户来说,这三种SD卡的主要区别为容量。

SD卡由于采用FAT16文件系统,从最早的8MB、16MB,一直发展到2GB就已经达到极限;SDHC卡,也就是SD2.0标准,由于采用FAT32文件系统,其容量提高到4GB-32GB。

换而言之,只要容量超过2GB的SD卡,就可以称之为SDHC卡;SDXC卡则将容量推升至最高2TB。由此可见,SD卡已不再符合目前数码单反相机的使用需求,特别是在像素超过2000万之后,照片和高清视频对存储卡的容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SDHC则正好,不但容量更高,还更符合目前数码单反相机对容量和速度的要求,是最适合购买的存储卡。至于SDXC,虽然容量和速度都是极好的产品,但对于非专业用户来说,还是太贵了。

速率等级的意义

在SDHC卡上通常都标有2、4、6、10字样,这是SDHC的最低存储速率标识,代表着该存储卡在最差情况下的存储速率。如最低存储速率为2MB/s的话,其速率等级为2(Class 2);如果最低速率为10MB/s的话,则速率等级为10。

速率等级有什么意义呢?首先,存储卡的写入速度是衡量其性能优劣的标准。在以RAW格式存储照片时,速率等级的差异可以使相机的存储速度更大,连拍时能更快地完成存储而不至于影响相机的拍摄操作。

更高速率等级还能加快相机、存储卡与电脑之间的读取和写入速度。而对于视频来说,速率等级更是尤为重要。因为视频的分辨率和格式就决定了其稳定数据流的多少,要想将视频平稳持续、无损耗地传输到存储卡上,就需要存储卡最低写入速度的匹配,也就是存储速率等级的对应。

否则,在存储视频中就会发生数据丢失和播放混乱的问题。如果一个较为先进的摄像机上没有使用相应存储速率存储卡,如高清摄像机或者单反相机设置为高清模式拍摄,那么拍摄时设备可能会提醒用户只能用低清晰度视频格式记录。

UHS的意义

这是一种利用全新数据总线实现高速存储的技术,全称为Utral High Speed超高速,是2009年开始正式应用于SDHC和SDXC卡上的。

它的速度带宽可达104MB/s,最高速度可达300MB/s(SDXC规格)。注意,UHS所表示的是存储卡的最高速度,与SDHC上的最低速率等级标识是有区别的,不能一概而论。

存储卡长时间不用为什么不能用了(这6个习惯让存储卡短命)(9)

存储卡长时间不用为什么不能用了(这6个习惯让存储卡短命)(10)

在高分辨率、高码率高清视频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可以支持存储实时视频广播,大容量高清视频和专业超高质量视频,因此被广泛用于专业数码单反相机和摄像设备上。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UHS-I与UHS-II的区别,那么这一参数有什么不同呢?支持UHS-II的存储卡与支持UHS-I的又有着什么区别呢?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来简单的说一下“UHS”是什么意思,“UHS”是“Ultra-High Speed 超高速”的缩写,支持超高速总线接口的存储卡一般都会有着更快的读写速度,这一标准是由“SD卡协会”这一非营利性组织来制定。

支持UHS-I(第一代超高速)的SD卡产品于2010年被发布,理论传输速度可达104MB/s,其接口插脚排向下兼容,与不支持UHS-I的SD卡产品是相同的。

不过支持UHS-II(第二代超高速)的SD卡产品就第一代有所不同,无论是传输速度还是金手指结构均有所不同,支持UHS-II的SD卡产品理论传输速度可达312MB/s,速度翻了三倍,在金手指结构上也有所改变,启用了额外的一排的金手指,有效提升了数据传输速度,不过在价格上也有着显著的提升。

我们在选购这类高速SD存储卡的时候,应该注意的是我们的设备是否支持这一接口,尤其是在选购UHS-II高速SD存储卡的产品的时候,现在支持这一接口的产品多为高端旗舰级产品,如果您使用的是一款中低端产品的话,在使用UHS-II高速SD存储卡的产品的时候是无法完全发挥它的最高速度的,机身接口将直接限制数据传输速度的上限。例如,目前,专业级的SDHC存储卡及SDXC存储卡都支持该技术,如尼康D810和索尼A7R等3600万像素级别数码单反相机也对该技术提供了支持。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选购存储卡产品的时候要根据个人需求来选择,如果只是进行普通的照片拍摄,这类高速存储卡与普通的存储卡产品能为我们带来的使用感受其实是不大的,但如果要进行高清视频或高清图片的拍摄工作,那么我们就必须选购这类高速存储卡产品,毕竟支持这一协议的高速存储卡产品的售价都远高于普通存储卡产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