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恩霍斯特(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

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英文:Scharnhorst Class Battleships[1]),是20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设计建造的一种大型主力战舰。

该级战列巡洋舰装备9门280毫米口径主炮、12门150毫米副炮、14门105毫米高射炮和16门37毫米机关炮,舰上主机功率16.6万马力,最高航速达32节,但全舰装甲防护存在水平甲板较弱的问题,全舰设计排水量达32000吨。

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建造了两艘:沙恩霍斯特号(Scharnhorst)、格奈森瑙号(Gneisenau)[2]。首舰沙恩霍斯特号1935年5月开工,1936年10月下水,1939年1月服役,1943年12月26日被击沉;二号舰格奈森瑙号1935年5月开工,1936年12月下水,1938年5月服役,1942年2月26日被击毁[1]。

  • 中文名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
  • 外文名Scharnhorst Class Battleships
  • 前型/级德意志级装甲舰
  • 次型/级俾斯麦级战列舰
  • 研制时间1935~1938年
  • 服役时间1938年5月格奈森瑙号服役
  • 国家德国
  • 编制:1,669人
  • 舰长:235.4米
  • 型宽:30米
  • 满载排水量37,224吨(37,303吨)
  • 标准排水量31,053吨(31,132)
  • 设计排水量35540吨
  • 尺寸全长235米,舰宽30米
  • 吃水8.5米
  • 动力主机功率166000马力
  • 最大航速31节
  • 续航力9020海里/15节
  • 下水时间1936年10月[1]
  • 技术特点
  • 性能数据
  • 该级各舰
  • 服役动态
  • 总体评价

发展沿革

历史背景

德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其海军主力战舰的建造受到《凡尔赛和约》的严格限制。1933年希特勒掌权后,德国海军打算突破限制,开始秘密设计大型战舰。1935年德国宣布撕毁《凡尔赛和约》,签订《英德海军协定》之后,德国海军停止建造德意志级装甲舰的4、5号舰,于1935年开工建造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4] 。

沙恩霍斯特(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1)

沙恩霍斯特级首舰

沙恩霍斯特级开始计划排水量为26000吨,主炮口径380毫米。但因为政治原因(德国号称是对抗法国正在进行的敦刻尔克级战列舰的造舰计划),最终采用3座三联装280毫米口径主炮(曾计划换装380毫米口径主炮,因故取消)。该级舰的防御性能较德意志级大幅度增强。由于修改装甲防护的设计,使该级舰排水量大幅度增加到32000吨,导致干舷高度较低,影响了航海性能,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又不得不增加装甲区,最终权衡再三只好放弃某些航海性能。尽管德国海军将其称为战列舰,但是一般将这种高速,同期建造的战列舰中主炮口径较小的战舰称为战列巡洋舰[5] [3] 。

研制历程

1934年2月,沙恩霍斯特级舰的订货指标下达给基尔的德意志造船公司和威廉造船公司,4个月后开始施工。在英德海军条约签署之前,这两艘舰的结构图和说明书就已经完成。尽管德国海军把沙恩霍斯特级舰称为战列舰,但实际上是战列巡洋舰。该级舰有重装甲防护、高航速和中等口径火炮,是德意志级装甲舰的发展型。

沙恩霍斯特(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2)

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

由于沙恩霍斯特级舰的建造目的是用来抗击法国的敦刻尔克级战列舰,因此,该级舰特别考虑到火力和装甲防护的问题,敦刻尔克级战列舰装有330毫米主炮,其炮弹重达572公斤;而沙恩霍斯特级舰装283毫米主炮,其炮弹重量为330公斤。但是,沙恩霍斯特级舰的火炮射速快,敦刻尔克级舰的许多舰体缺乏装甲防护,这些部位一旦遭到破坏,就很可能会使军舰失去战斗力。

在沙恩霍斯特级舰开始设计阶段,相信装9门283毫米主炮和能在近距离上抗击法国330毫米火炮的装甲防护,其排水量只需26000吨就够了。但到1936年军舰在建时,排水量却远远大于最初的估计。排水量的大幅度增加,反过来又影响舰船的稳性、适航性和防护性,因为此时装甲甲板将低于设计水线而不是高于设计水线。干舷的丢失也相当严重。这意味着舰船的稳性范围将减少。后来,舰船的操作表明,吃水的增加使舰船在风涛的海面上造成甲板的浸湿性,从而需要进一步更改甲板舷弧线和舷外飘。

德国海军建造局研究了沙恩霍斯特级舰增加排水量的问题。在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之后,最终接受了将标准排水量从26000吨增加至30000吨的方案[6] [7] [8] 。

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共建2艘,即“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沙”号舰于1935年5月16日在威廉港始建的,1936年10月3日下水。它的下水曾轰动一时,德国元首希特勒曾亲自参加了下水仪式。1939年1月7日,“沙”号舰服役。

沙恩霍斯特(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3)

格奈森瑙号战列巡洋舰前主炮

“格”号舰于1935年5月6日在基尔的一个造船厂始建,1936年12月8日下水,1938年5月21日服役。入役后主要进行试航和训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的航行表明,由于舰首干舷不足,在汹涌的海况下会遇到麻烦,遂于这年冬入坞改装[6] [4][5] 。

技术特点

总体设计

舰型结构

沙恩霍斯特级舰有着适度的球鼻型艏,以减少高速时的兴波阻力;加上舰体长度大、结构好,这对减少阻力也十分有利。沙恩霍斯特级舰与德国一次大战时期的战列巡洋舰和其他国家海军的主力舰都大不相同。它们强调速度,“沙”号舰和“格”号舰都未装备附加外板,从而使它们更容易获得较好的经济航速。

沙恩霍斯特(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4)

适航性差是该级舰的严重缺陷

沙恩霍斯特级舰的干舷很低,因此同级两艘舰的航海性能都相当差。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只有通过提供额外的舰体高度来增加舰舷高度,但这样一来又不得不增加装甲区。权衡再三,最终只好将某些航海性能弃之不顾了。到沙恩霍斯特级舰建造时,焊接技术已有很大发展。因此,它们的舰体除防鱼雷舱壁的接合部和甲板结构外,均采用焊接技术[6] 。

装甲防护

沙恩霍斯特级舰主舷侧装甲舯部为350毫米,首尾部170毫米,上甲板和下甲板装甲50毫米。主炮装甲正面360毫米,侧面200毫米,顶部150毫米。副炮装甲150毫米,指挥塔装甲350毫米。由此可以看出,沙恩霍斯特级舰在装甲方面的主要弱点是水平防护弱、并缺乏强有力的上层装甲列板[6] 。

沙恩霍斯特(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5)

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

动力系统

沙恩霍斯特级舰是在特别强调军舰速度的情况下设计的。因此,推进装置的马力是很大的。最初主张采用柴油机,柴油机耗油节省,并且续航力大;但是,柴油机却难以获得30节以上的航速,而且在舰上占的空间太大。在安装何种动力装置问题上,德国海军内部意见分歧。最后,雷德尔出面干预,他决定采用高压、高温蒸汽轮机。每舰安装3台蒸汽轮机,12台锅炉。锅炉效率较高,工作压力为58公斤/平方厘米,湿度摄氏450度,设计出力为136000马力,但是实际上两舰的主机都能超载运行,沙能超过160000马力极速接近32节,格舰超过150000马力极速30.5节。舰上装有6台460千瓦涡汽轮发电机和2台150千瓦柴油机发电机,总发电能力为4520千瓦,其中包括在战斗损伤时的900千瓦预备电力[6] 。

沙恩霍斯特(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6)

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

武器系统

主炮

沙恩霍斯特级舰安装3座三联装54.5倍口径身长283毫米炮。此型火炮和德意志级装甲舰的火炮不同,主炮炮弹长度比德意志级的长,但装药却比德意志级的少。沙恩霍斯特级舰采用三种炮弹:穿甲型-主要用于对付高强度的装甲目标;普通型-炮弹装有较多的炸药,并能增加杀伤力;高爆型-增强弹片杀伤效果,主要用于对付暴露的人员、高射炮炮位、火控装置、按照灯等,还用来对付装甲防护较弱的驱逐舰以下的舰艇。炮弹重330公斤,初速890米/秒,最大射程为42500米,最大仰角40度[6] [9] 。

沙恩霍斯特(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7)

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火炮

副炮

沙恩霍斯特级舰装备了55倍口径身长150毫米单管炮和双联装炮各4座。4座单管炮装在烟囱两侧,两舷各有2座,由位于舰中部的弹药舱供弹,装甲防护弱,有25毫米装甲,仅可防护弹片杀伤。4座双联装炮平均配置在上层建筑两侧,炮的装甲防护能力较150毫米单管炮强,从而给炮手较好的装甲防护。炮弹重量45点3公斤,初速为857米/秒,最大射程22000米,单管炮仰角为35度,双联装炮仰角为40度[6] 。

沙恩霍斯特(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8)

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三视线图

高射炮

该级舰上有7座双联65倍口径身长105毫米高炮,炮弹重量15.1公斤,初速900米/秒,最大射程17700米,仰角85度,俯角8度,射速15发/分,对远距离目标相当有效,但不能提供近程防护[6] 。

沙恩霍斯特(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9)

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

机关炮

该级舰上有8座83倍口径身长双联装37毫米机关炮。炮弹重0.745公斤,初速1000米/秒,最大身程6750米,射速30-40发/分,用于近程防护。至于两舰(“沙”号和“格”号舰)上的20毫米机关炮的数量,在战争期间均在不断增加。“沙”号舰上装有38门20毫米机关炮,而“格”号舰上则装有16门机关炮,火炮呈单管或四联装配置[6] 。

鱼雷武器

沙恩霍斯特(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10)

阿拉多Ar.196水上飞机

1941年3月沙恩霍斯特级舰的“沙”号舰和“格”号舰从大西洋返回基地时,指挥这次作战的吕特晏斯海军上将在他的报告中建议给这两艘舰装上鱼雷武器。后来,沙恩霍斯特级舰在法国布勒期特期间,均装上了2座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6]。

水上飞机

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配备4架阿拉多Ar.196水上飞机,用于侦察观测[12] 。

性能数据

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参考数据:

排水量(括号内是格奈森瑙号数据)

标准排水量

31,053吨(31,132吨)

设计排水量

35540吨

满载排水量

37,224吨(37,303吨)

基本参数

舰长

230.96米

舰宽

30米

吃水

8.68米

动力装置

主机功率

166000马力

最大航速

32节

续航力

9020海里/15节

武器装备

主炮

三座三联装280毫米口径主炮

副炮

12门150毫米(四座双联装,四座单装)

高射炮

14门双联装105毫米;八座双联装37毫米高射炮

鱼雷发射管

两座三联装533毫米(沙恩霍斯特号)

装甲防护

主舷侧装甲

360毫米;

双层装甲甲板

上装甲甲板60毫米,主装甲甲板80-110毫米(布置在第三甲板位置,与主舷侧装甲一同重叠在弹道上);

主炮炮塔

390毫米(正面),炮座350毫米;

司令塔

350毫米。

建造材料

舰体结构

St52造船钢;

立面装甲

KCn/A表面渗碳硬化钢;

水平装甲

Wsh高强度匀质钢;

防雷装甲

Ww高弹性匀质钢。

舰载飞机

3架

舰员

1629人[1] [13] [10] [14] [12]

该级各舰

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共建造2艘,各舰概况如下:

舰名

开工日期

下水日期

服役日期

备注

沙恩霍斯特号

Scharnhorst

1935年5月

1936年10月

1939年1月

1943年12月26日被击沉

格奈森瑙号

Gneisenau

1935年5月

1936年12月

1938年5月

1942年2月26日被击毁,

1942年7月1日退役,

1945年3月27日凿沉在哥特港[1]

服役动态

服役参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入侵挪威的战役中,1939年11月21日,沙恩霍斯特号舰、格奈森瑙号舰、“莱比锡”号和“科隆”号巡洋舰以及3艘驱逐舰结伴驶入冰岛-法罗群岛水域。这次出击,“沙”、“格”两舰共同击沉了英国“拉瓦尔品第”号辅助巡洋舰。

沙恩霍斯特(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11)

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

1940年1月,“沙”号舰前往波罗的海进行火炮射击训练。同年2月7日,它返回威廉港准备前往北海作战。4月7日,它与“格”号舰一起驶离威廉港,担任入侵挪威纳尔维克和特隆赫姆部队的主要掩护兵力。6月4日,两舰在“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和4艘驱逐的陪同下,在挪威的哈尔斯塔附近向盟国海军部队和运输船队发动了攻击,击沉盟国油船和运兵船(19500吨)各1艘。6月8日16时45分,“沙”号舰和“格”号舰发现了英航空母舰“光荣”号,“沙”号舰遂即开火。经过一番火力交锋,“沙”号舰和“格”号舰击沉“光荣”号和2艘担任护航的驱逐舰。在战斗中,“沙”号舰遭受重创,随后入坞进行为期6个月的修理工作。

沙恩霍斯特(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12)

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

从1940年12月28日至1941年3月22日,“沙”号舰和“格”号舰连续数次驶入大西洋进行破交活动。1941年2月22日,在纽芬兰以东约500海里处,“沙”号舰和“格”号舰发现了一支西行的空载运输船队,并击沉其中4艘运输船,总计25784吨。3月15日,两舰截获了几艘油船。“格”号舰俘获了3艘船只,计20139吨,并击沉了第4艘。16日,两舰发现了一些掉队的运输船只,“沙”号舰击沉其中6艘,计35088吨,“格”号舰击沉7艘,计26693吨。22日,两艘战列巡洋舰驶入德占法国港口布勒斯特。两舰在布勒斯特监视大西洋,成了英国皇家海军的眼中钉、肉中刺,遂频频出动飞机对两舰进行持续不断的空袭,并使用了227公斤穿甲弹。1941年7月24日,皇家空军派出数个中队的B-17和B-24轰炸机进行轰炸。“沙”号舰中5颗炸弹,遭重伤后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修理[6] [11] [17] 。

1941年12月11日,德国、意大利向美国宣战。慑于盟国海军的庞大实力,纳粹海军意识到再用水面舰只在大西洋上进行破交战已非上策,希特勒也不想冒险派大型军舰进行大西洋海战,因为这些大舰对挪威的防御犹为重要。为此,德国海军司令部命令“沙”号舰、“格”号舰和“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在水面舰艇和航空兵力的密切配合下,穿过多佛尔海峡,返回了德国本土。

在“格”号舰检修期间,希特勒对德国大型军舰的战果极为不满,1942年年底,他气急败坏地扬言要拆毁德国所有的大型军舰和巡洋舰。“格”号舰的检修和改装随之停止,检修用的材料被转用于其他急需工程。1943年2月2日,邓尼茨下令搁置德国的战列舰和巡洋舰。此后,“格”号舰上的火炮和装备也被陆续拆除了。1943年下半年,德国在苏联已陷入困境。在这种背景下,盟国前往苏联摩尔曼斯克的护航运输队又重新恢复。为了切断这条海上补给线[2] ,12月22日,一架德军的侦察机在北海上空发现了由英国舰队护航的编号为JW-55B-19的商船队。海军元帅邓尼茨通过无线电报向前线指挥作战的海军少将埃里希·贝下达了作战命令[6] [16] [15] 。

沙恩霍斯特(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13)

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油画

最后战沉

英军方面在挪威海域配备了以3艘巡洋舰为主力的“1号战斗编队”,但它们对德舰构不成严重威胁。德舰真正的克星是没有列入编队、在危急时刻不知去向的英国新式战列舰“约克公爵”号。它配备的10门356毫米主炮足以对付“沙恩霍斯特”号上的9门280毫米主炮。对德国元帅邓尼茨最不利的一个因素是,英国方面已经破获了德国人的通信密码。

沙恩霍斯特(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14)

1940年6月8日沙恩霍斯特号舰被鱼雷击中后

“沙恩霍斯特”号刚一出动,英国方面就已获得了准确的情报。英军新式战列舰“约克公爵”号和它的姊妹舰组成“2号战斗编队”向挪威海域全速前进。舰上官兵都意识到,这是全歼德国海军的重要一役,也是二战结束前与德军进行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海战。此时,英国海军已稳操胜券。掩护Jw-55-B护航运输队东进的“1号战斗编队”伯内特巡洋舰舰队雷达发现目标,距离15.5海里,方位75°。1分钟后“贝尔法斯特”号向“约克公爵”号拍发了发现敌舰的紧急电报。根据目标的航向和航速,Jw-55-B护航运输队迅速改向东南行驶,伯内特仍向东北航进,插到了Jw-55-B和德舰之间。26日7时30分,德国舰队驶抵熊岛东南约40海里洋面,“沙恩霍斯特”号在航行中雷达损坏,成为了一只冰海的瞎蝙蝠,为英国战舰的提供了极佳的机会,“沙恩霍斯特”号没有找到护航运输队,遂掉头南下。9时许,英国“1号战斗编队”拦住了去路,并遭到首次攻击,“沙”号舰被命中2发炮弹。9时40分,德舰再次北进,去搜索护航运输队。12时20分,“沙”号舰发现英舰。双方进行了短暂的交火,“沙”号舰被命数发炮弹。为保存实力,埃里希·贝紧急下令撤出战斗。14时30分,德国下达返航命令。“沙恩霍斯特”号随即转向到155”,航速增至28节。回程不到200海里,20时许,它就可以返抵挪威海岸,于夜间进入阿尔滕峡湾。

英国“1号战斗编队”不断向“2号战斗编队”“约克公爵”号报告着德舰的位置。英国弗雷泽海军上将不用打破无线电静默,就能在海图上准确无误地找到德舰。16时17分钟,雷达兵果然在20”方位发现了“沙恩霍斯特”号,距离22海里。而沙恩霍斯特”号因为雷达损坏,正在黑夜中摸索前进,3座炮塔均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沙”号舰正在挪威海岸以北70海里处向东高速前进;在它的北面大约10海里处是英国的巡洋舰队(3艘巡洋舰),正与“沙”号舰向东平行航行;在“沙”号舰的舰尾偏南方向是英国“约克公爵”号战列舰、1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英舰正在对“沙”号舰形成包围之势。356毫米巨炮炮弹不断地在沙舰周围爆炸,被击起的水柱将沙舰牢牢罩住。沙舰自然不会坐以待毙,280毫米巨炮对约舰还以颜色。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残暴、最激烈的海战之一,交战双方中的任何一次准确的命中都可以导致对手的毁灭。

英国军舰注重更为有力的炮火及更为坚固的舰体;而德国军舰所能依赖的是更高的机动性能和日尔曼士兵的战斗技能。他们已经成功地两次命中英舰诺福克号、一次击中约克公爵号。但是随着战斗的持续,突然从沙舰上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接着一团浓密的黑烟从沙舰舰艏的主炮炮台上腾起,并在几十米的高空中幻化为明亮的橙色火光。沙舰终于被击中了。英舰官兵深受鼓舞,命中率也不断升高。又一发炮弹准确地击中沙舰舰艏的另一个主炮炮台,第三发炮弹则击中了沙舰位于吃水线上的锅炉房,炮弹击穿了一根通向轮机的重要的蒸汽管道。沙舰的航速一下子从30节降到了10节。德舰埃里希·贝中将命令轮机兵进行紧急抢修,一边准备给邓尼茨及“元首”发电,电文如下:“只要我们还有最后一发炮弹,我们都将坚持战斗。”埃里希·贝拜准备履行雷德尔元帅的誓言:“或是全体官兵众志成城夺取胜利;或是高高扬起战棋沉入大洋。”欣策舰长更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沙舰作为帝国海军的象征始终北荣誉伴随着,作为沙舰最后的一任舰长,他要将这一传统推向极至。4艘英国驱逐舰将鱼雷一条条地射入冰冷的海洋,沙舰燃起的大火照亮了天空,该舰如已是伤痕累累。

晚上七时十二分,贝尔法斯特号终于击毁了沙舰最后一座主炮炮塔。令弗雷泽感动的是,仅剩下2门150毫米副炮的沙舰还在继续战斗。四十五分钟后,沙舰舰艏猛地向下一沉入了大洋。事后通过统计来自各方面的资料发现沙舰遭受数百发炮弹爆炸损毁,在对沙舰进行攻击的55条鱼雷中至少有17条直接命中!伴随沙舰一起沉入北方冬海的共有1968名德国官兵,几百人在沙舰沉没时跳进了大海,冰冷刺骨的海水使得落水官兵在几分钟内便失去了知觉,接着便溺水而亡。英国驱逐舰天蝎座号在茫茫冰海上全力搜寻幸存德军,最终只有36人获救。

沙恩霍斯特(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15)

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在海战中油画

此次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德英海军进行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海战[6] [2]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