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大海洋学院(美国这所大学以大海为边界)

美国最大海洋学院(美国这所大学以大海为边界)(1)

依然记得看着机窗外翻滚的云海渐渐淡去,陆地的轮廓在眼前越来越清晰的场景。也记得湛蓝的海水,五颜六色的房顶以及西海岸特有的灿烂却不溽热的夏季展现在我眼前,似乎都在提醒着我自己已然身处异国他乡时心里的惶恐。

来圣地亚哥留学也许是父母出于实际为我的将来所做出的打算,也许是自己不甘平庸凭借年轻展现出的勇敢,最终我选择了来到这片远离家乡8000公里的土地度过我的四年大学生活。

都说一个留学生的心理历程大概会有四个阶段——新奇,孤单,适应,习惯。来到这里半年之后,虽说称不上如鱼得水般的习惯,但也体验了铁杵成针般的适应。

美国最大海洋学院(美国这所大学以大海为边界)(2)

初来乍到的惊奇

一出飞机便被耀眼的阳光刺痛了双眼,虽然颠倒了时差,圣地亚哥夏日热情洋溢的气候还是让人精神一震。圣地亚哥位于美国的西南角,一向以它温暖的气候和广阔的沙滩闻名,在西部开发时期,一度是美国中老年人所向往的阳光地带。虽然有热情洋溢的学长的带领,但就像是一个英文不好的人看电影突然没了字幕,我还是怀着巨大的陌生感带来的忐忑,来和这个加州第二大城市见了第一面。

我们一行人乘坐学校接机的大巴车,来到了城市中心。出乎我的意料,这座美国第八大城市,竟然显得如此宜居,没有过多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更多的是精致而低矮的房屋。学长解释说,这大概是圣地亚哥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缘故。从架高的环城立交上放眼望去,大概是由于良好的空气质量,圣地亚哥的景色带给人一种通透的清新。这些美丽怡人的风景,稍稍冲淡了我对于陌生生活的惶恐,带来了一丝期许,也许真的会像父母讲的那样,我会爱上这个接纳并教育我四年的地方。

美国最大海洋学院(美国这所大学以大海为边界)(3)

从圣地亚哥很多地方,可以直接看到湛蓝的海洋,然而这些梦幻的海景区并不包括我的学校——圣地亚哥大学。

圣地亚哥大学坐落于圣地亚哥市区中的一个小山丘上。走下校车,映入眼帘的是圣地亚哥开放式的校园,在这里生活了半年,我仍然不知道它具体的边界是哪里,整个圣地亚哥像是一个完整的大学城,大大颠覆了我对大学校园的认识。

花了一个下午时间,我们初步认识了整个校园,一面认识着全新的世界,一面努力地像同样倍感新奇的父母翻译着学长介绍的一切。从最著名的图书馆到各个风格迥异的学院,从生活区到餐厅,广阔的校园让我和父母都十分惊奇。

傍晚时分,父母们通常最关心的伙食问题被摆上议程。在学长的带领下我们首次来到圣地亚哥的食堂尝鲜。西方的食物也并非国内想象的尽是非健康的快餐油炸,许多有趣的蔬菜制品也是美味又健康。四天之后,面前是准备回国满心担忧的父母,身后是全新的陌生的一座城市一所大学,孤身一人远离他乡的惊惶还没有平复,刚刚建立起来的新奇也难易忽视。

再一次面对校园的时候,它已经不再是一群供我走马观花欣赏的新奇建筑了,而是需要我苦心经营的四年青春。

傍晚,圣地亚哥的天色开始变暗,忽的想起昨天在学校社团节中认识的一位学姐,看上去个子不高,貌不惊人,但却让我深深佩服——同样是一位中国留学生,她迅速适应了自己的留学生活。深爱着心理学的她,每天充实地走在求知的路上,不是三点一线,但却能踏实地做好学业上的每一个细节,也曾将奖学金放入囊中。想起她笑语嫣然着告诉我的话,如果四年之后你能回想起来的只有书本,那你一定有一天会发现自己的大学生活是多么的苍白。加入了学生会的她,一面尽心地为学生会完成各种工作,一面在其中找到了知心的朋友。生活在她的手上被编织的是那么绚烂缤纷,同时又井井有条。想起来她,就好像是想起来一幅清新多彩的画卷,而我,则面对着自己的一张白纸,手执画笔,在忐忑和新奇中犹犹豫豫地即将落下笔去。

美国最大海洋学院(美国这所大学以大海为边界)(4)

独在异乡的孤独

新奇在天空中炸开抛洒出礼花,转瞬便随风远逝之后,留给观景者的只剩下浩渺空洞的夜空,留学生远离家乡所面临地孤独不可避免地来了。学姐说,多几个好朋友,你便不会有那么多无聊的时光无处打发,不会有多余的苦闷无处派遣。半年后的今天,我也像很多曾经羡慕的学姐一样,有了自己的一派“狐朋狗友”。得益于“主动”两个字,我不再一个人出入教室和餐厅,不再害怕周末只能自己缩在寝室百无聊赖。

开放的性格是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既然不能坐等知己找上门来,不如主动接触别人寻觅知己。听上去也许很复杂,其实只需平时多上几句问候,来上几次邀请,多上几次合作,多上几次wechat上的交流,善意和真诚不需要金钱来支撑,但也并不廉价,只有真心付出,才可能觅得知己。当我用自己的双手寻到知己,当我用自己的双眼甄选知音,我才发现,自己从未如此珍惜身旁的朋友,在最好的年纪遇到她们,我们一定会把彼此深深刻在这样美好的四年之中。

美国最大海洋学院(美国这所大学以大海为边界)(5)

当孤独缠上了独在异乡的我,学校中轰轰烈烈的社团招新便显得更加耀眼。那些飞扬活跃的年轻,总能给我胆怯的内心带来勇气。一个学期过去,我仍然十分庆幸自己兼顾了特高能力和培养兴趣两个方面,走入了学生会和管弦乐团。

记得学生会的组员为了给我送上生日惊喜而演的那一出逼真的戏,也记得和管弦乐管的朋友为了第二日的新年音乐会而排练到深夜的情景。平心而论,社团对于大学生活确实是不可或缺,但给自己的生活添上浓墨重彩固然重要,在选择的时候,却也是宁缺毋滥。身边的同学,有不参加任何社团,至今仍不擅长与人沟通,为自己萎缩的交际圈而苦恼的,也有社团活动大排长龙,面对学业却愁眉苦脸的。许多同学被突然抛入自由选择的宽松环境时,都像是第一次上了钢丝绳,难以保持平衡。最有用的办法,就是一面多看看前方那些走的更远的人,学学他们的经验;一面小心体会自己的脚下,谨慎思考走下的每一步是不是合适。

美国最大海洋学院(美国这所大学以大海为边界)(6)

铁杵成针的适应

心理学导师告诉我们,当我们觉得某一段时间似乎事事都不太顺心,但又没有到不可忍受的地步之时,就像是砂砾不断地磨砺着河蚌的嫩肉,这一时期在心理学上就被称作适应了。

一到两个月后,留学生活的一切都步入正轨,所有刚刚踏好了这一步的华人学子们,带着胸中增添的勇气,便会开始兴奋地讨论着思考着下一步的迈向何方。需要适应的问题中,许多留学生都会对于全英的环境带有胆怯心理。其实不然,适应两月左右,我已感到语言对于学业的影响其实十分有限,不胆怯不逃避才是真正的留学之道。胆怯只会束缚自己的手脚,阻碍语言水平的提升。来到更广阔的天地,学上了向往已久的心理学。

虽然有枯燥的微积分让我心烦意乱,虽然比国内大学繁重得多的学业让我有时的生活不得不退化为三点一线,但深夜从图书馆走回寝室的夜色总会显得十分温馨,书桌旁日益增厚的演草纸也总会让人格外心安。

美国最大海洋学院(美国这所大学以大海为边界)(7)

相比较于国内心理学专业的空缺,来到心理学发展的前沿,让我带着浓厚的兴趣面对学业上遇到的所有问题。不管是现在学习的帮助青少年教育的教育心理学,还是将来可能遇到的应用心理学,都会对我读研的发展方向十分有利——顺利转入教育学。

和父母的多次谈话让我决定在完成学业后,回到自己的家乡。从小看到老师们的辛勤耕耘,如果有朝一日我也可以凭借出国学得的知识和素养,做一位老师,教导更多可爱的孩子,享有家乡父母身旁幸福安稳的生活,那么这几年的辛苦又算什么呢?虽然知道以后的道路选择更多,是否回国?是否读研?如何工作?像是一棵越向上越会开枝散叶的大树一样,也许一个小小的决定便会改变人生的轨迹。对于拥有广阔天地,更多选择的留学生来说,不拒绝更多的选择,又不失去属于自己的目标,才能像黄山松柏一般,开枝散叶,但针针向上,直冲云霄。

不知不觉间,来到圣地亚哥的第一个学期过去了,虽然没有如鱼得水的习惯,但也体验了铁杵成针般的适应。 这逆水行舟的半年,虽然一步一步经历了从新奇,到孤单,直到适应,但也像登山爬坡一样,虽然疲惫,但抬眼望去,圣地亚哥美丽的风光还是让人心头一阵清凉,一览众山小。

文章作者:郑婷议

本文内容由大学来了整理发布。

想要了解更多资讯请在今日头条“订阅”大学来了头条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