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捕高仓健东北话(追捕中的高仓健为何可以成为一代人的经典和偶像)

追捕高仓健东北话(追捕中的高仓健为何可以成为一代人的经典和偶像)(1)

八零后出生的人,并未赶上全民追捧高仓健的热潮。1978年,高仓健主演的《追捕》在大陆公映,这是文革之后在中国公映的首部日本电影,风靡一时。高仓健饰演的杜丘检察官形象硬朗坚毅,沉默寡言,行为有力,深入人心。他在电影里的装扮,刀削般的脸庞,竖领的风衣,凛冽的眼神,俘获了亿万中国观众,高仓健即刻成为了全民的偶像男神。

余生也晚,没有感受到这种全民的热情,但八零后长大的人,还是会对电影《追捕》记忆深刻,因为这种追星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衍生了无数艺术品。印象很深的是,小时候听演员杨振华和金炳旭合作的相声《下棋》,模仿了《追捕》中大量的台词和音乐,每每想起就会忍俊不禁。尤其当中的经典台词,“走啊,走吧,你看多么蓝的天,走过去就会融化在蓝天里,去吧,一直朝前走,不要往两边看 ”,还有“跳啊,跳吧,朝仓不是跳下去了吗,唐塔也跳下去了,所以请你也跳下去吧”,搭着相声演员惟妙惟肖地表演,把一位嘴贫语贱的臭棋篓子诠释出了另类的滑稽形象,于此也可见,《追捕》在中国上映后的如何影响到了大众生活。

1931年出生在日本南部北九州岛的高仓健,并非演艺世家出身,事实上,就连我们已经习惯高大健壮的荧幕形象都并非天生,高仓健小时候是出乎意料的瘦弱,家庭也是再平凡不过的普通家庭,父亲是煤矿上的普通职员,母亲是家庭主妇。高仓健回忆自己的童年,说自己弱不禁风,简直就是动物园里囚禁的小动物。饥饿战后年代最常见的事情,正是由于常年的饥馑,高仓健才进入了演艺界。上世纪五十年代,通过应聘,高仓健进入了当时日本著名的东映电影公司。他回忆第一次试镜上妆,就觉得有一种屈辱,觉得自己是个可怜虫,太没有出息,只能做演员。当时的社会成见,使他认为当演员就是降低了自己的人格尊严。但随着当时日本演艺事业进入了黄金时期,这种成见才逐渐消失了。

高仓健之后成为东映侠义动作片的台柱级明星,他主演了一大批此类电影,代表作有《日本侠客传》系列、《昭和残侠传》系列、《网走番外地》系列等。1975年,高仓健退出东映公司,致力于尝试不同类型。1977年,他凭借在《幸福的黄手帕》中的精彩演出囊括当年日本各种最佳男主角奖项。接着,他主演的《远山的呼唤》、《车站》等也成为经典名作。高仓健为人正派行事严谨,演艺生涯早期塑造了无数令人倾倒的坚毅帅气的硬派形象。后期,他不断开拓事业,演技越发纯熟,陆续为人们带来思想更为深沉、内心更为丰富的男子汉形象,在日本影史留下一个个闪耀的银幕经典人物。

追捕高仓健东北话(追捕中的高仓健为何可以成为一代人的经典和偶像)(2)

其实,正如我们用电影形象给他定性一样,高仓健并非总是那种沉默无趣的男人。他非常憧憬海明威式的生活方式,他酷爱旅行,喜欢斗牛,喜欢钓鱼,喜欢狩猎,他的脚步曾经踏上过欧洲、非洲、东南亚和中美洲的土地。这是一个渴望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的男人,他虽然在演艺圈取得了辉煌的声望,但这种明星的生活并不是他极力追求的,相反,他更愿意进行独自的体育活动,骑马、狩猎、潜水,甚至到拉斯维加斯等地方去看拳击比赛。他欣赏像马、狗这样肌肉发达的健美动物,甚至百看不厌。他讨厌呆板地固定在一个地方。在演戏结束以后,高仓健就像一只孤雁一样,飞往世界各地,寻找着能让自己心灵暂时栖息的土地。

追捕高仓健东北话(追捕中的高仓健为何可以成为一代人的经典和偶像)(3)

1978年,高仓健主演的作品《追捕》作为文革之后首部登陆中国的外国电影,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这是一部在日本国内反响平平的电影,仅在当年全国最佳影片评比中名列第十八位。导演佐藤纯弥曾回忆,观众起初并不太接受高仓健的转型,后来很多人听说片子在中国特别火,这才吸引了更多的观众,收回了制作成本。可就是这同一部电影,当它1978年10月出现在中国银幕之上时,却如春雷一般炸开了锅。:大街上的小伙子有模学样地竖起自己的衣领,戴上不舍得撕去商标的蛤蟆镜,哼几句不成片段的主题曲旋律,炫耀式地谈论影片的内容……但是这部电影不仅让中国人认识到了日本电影的魅力,更是使高仓健成为了当时整个社会的偶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