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一代才女)

作者:海之女神

4月28日,陕西考古博物馆首次面向社会展出上官婉儿的墓志。墓志内容补充了上官婉儿被杀后,太平公主礼葬的相关信息。上官婉儿的生平也由此引起热议。

上官婉儿文采卓著,蕙质兰心,深得武则天的器重,被称为“巾帼宰相”。那么,一代才女上官婉儿的一生到底有多么传奇呢?

正史中的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一代才女)(1)

01 家世显赫,刚出生却遭灭门

公元655年,唐高宗李治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高宗生病后,朝中的大小事便交由武后协同处理,武后的权力越来越大,朝中有不少大臣开始依附武则天。

高宗意识到,武后的权力过大,已经影响李唐王朝,于是便召上官仪商讨废后之事。

在高宗的授意下,上官仪起草了废后诏书。可废后诏书刚刚起草完,武后就得到了消息,在武后的干涉下,这次废后之事终究还是失败了。

上官仪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果然,不久后,武后以谋反的罪名监禁了上官仪。第二天,除了刚出生的孙女上官婉儿和儿媳郑氏,上官家所有家眷都被斩首示众,上官婉儿和母亲郑氏被关进囚车,送进掖庭为奴。

正史中的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一代才女)(2)

郑氏出身名门,饱读诗书,每天重复的劳作已经消磨了她的斗志,可她并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变得像后宫的那些庸脂俗粉一样,整日消磨时光。因此,郑氏将女儿送到了宫里专门供女子读书的地方——文学馆。

一天,婉儿正在专心致志地看着书,突然听到了一声“皇后驾到!”

婉儿吓得连忙躲在一排书架后面,这时,只听一位妇人说道:“老人家身体可还好?”管理文学馆的老太监跪着回答:“奴才真是受宠若惊,皇后还记得奴才。”

婉儿正听得出神,武后看到了这个躲在角落的小姑娘,问道:“这个小姑娘是谁,她经常来看书吗?看来是个可造之材啊。”

武后说完便走了出去,一旁的婉儿还呆呆地愣在原地。不过,自从跟武后见面之后,婉儿就被武后的气派吸引住了:她的声音是那么温和,对待下人也很和蔼。不由得对武后平添了几分敬仰。

正史中的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一代才女)(3)

转眼间,婉儿十四岁了,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此时的婉儿已经能写一手好诗,她的诗妙趣横生,文采颇高。后宫的太监、宫女们非常喜欢读她的诗。渐渐地,上官婉儿的名字传遍了整个皇宫。

武后也听说了上官婉儿,命文官们出题考她,没想到婉儿面对题目不假思索,出口成章。武后非常喜欢这个才思敏捷的小姑娘,决定将她留在身边。

婉儿很开心,没想到母亲却规劝她:“伴君如伴虎,你年纪还小,如何担此重任,还是请辞吧。”并把上官家被灭门的事告诉了婉儿。婉儿听后大吃一惊,但是她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就很有可能终身为奴,永远不得翻身。

公元677年,上官婉儿被正式免除奴婢身份,开始为武后起草诏令。

正史中的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一代才女)(4)

02 初入官场,遇青涩初恋却无疾而终

因为经常伴随武后左右,婉儿认识了武后的几个子女,其中太子李贤风雅的气质吸引了婉儿。

李贤颇有本领,在三次监国的时候都展示了傲人的才华。但是自从大哥李弘离奇死亡后,李贤与武后的关系就十分紧张,因此婉儿不敢跟李贤走得太近。李贤也知道婉儿不是个寻常的女子,两人一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当太子后,李贤尽心尽力地帮助唐高宗处理政事,丝毫不敢懈怠,赢得了父皇的认可。但是武后却从不夸奖他,总是让他多读书,要有孝心。后来,李贤才明白:原来母后是贪恋手中的权力,自己的勤勉就是对母后的挑战。

李贤担心自己会像大哥一样被害,于是,他开始自暴自弃,希望能够逃过母后的眼睛。婉儿不忍看到心爱的人整日饮酒作乐,糟蹋自己,便劝说李贤要自爱。

正史中的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一代才女)(5)

不知道是对母后有恨,还是看不惯婉儿唯武后是从,醉酒的李贤趁着酒劲对婉儿说:“你去告诉皇后,我在东宫里藏了兵器,要是逼急了,别怪我不客气!”

婉儿赶紧捂上李贤的嘴:“殿下,宫里私藏兵器可是死罪啊!”

“我就要藏,你赶紧去告诉你的主子,去晚了可就被别人抢先了!”李贤说完,还当着宫人们的面跟婉儿亲热。婉儿不想再与他理论,悻悻地离开了。

婉儿想着到底要不要告诉武后:如果不说,将来真查到东宫有兵器,武后必会怪罪于她,她的母亲也会受到牵连;如果说了,太子李贤就会受到处罚,甚至还可能丢掉性命。

权衡利弊之后,婉儿将东宫藏有兵器的事告诉了武后。武后满意地点点头,下定决心要重用婉儿。

次日,武后派人搜查东宫,果然搜出了大量兵器。随后,太子李贤被废,流放巴州。而起草废太子诏书的正是上官婉儿。

正史中的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一代才女)(6)

李贤走了,也带走了婉儿青涩的初恋。经过此事,婉儿明白了一件事:在皇宫里没有亲情和爱情,只有权力。要在这里生存,必须时时察言观色,谨小慎微,稍不注意就是灭顶之灾。

从此,婉儿更加坚定了跟随武后的决心,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

武则天登基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在她的治理下,社会安定,百业兴旺,边防稳固。武则天知道,她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其母家和上官婉儿功不可没。武则天大封武氏家族,并将政事交由婉儿打理,而她自己开始安享晚年。

婉儿开始承担治理国家的重任,虽然她没有得到明确的官职,实际上已经在履行宰相之职。她不仅协助皇帝批阅奏折,还代替皇帝接见朝臣,被人们称为“巾帼宰相”。

正史中的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一代才女)(7)

03 如日中天,却因儿女私情被女皇猜忌

仕途得志的上官婉儿,虽说没有遇到心爱之人,但她并不缺情人。在伴随武则天的这些年,上官婉儿的私生活常常让人诟病。

武则天喜欢养男宠,在她当皇帝之前,身边就已经有了美男子薛怀义。

武则天登基后,太平公主为了讨她的欢心,向她敬献了两个男宠,也就是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兄弟俩长得玉树临风、面若桃花,不仅武则天喜欢,连上官婉儿都被他们迷得神魂颠倒。

一次,张昌宗来找武则天,恰巧武则天不在,只有上官婉儿一人在宫内看奏折。婉儿不由得涨红了脸,但仍然故作镇定地说道:“张将军可是来找陛下的?她今日在武三思府上,请张将军明日再来吧。”

正史中的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一代才女)(8)

张昌宗并不理会,开始挑逗上官婉儿:“女皇不在,婉儿姑娘不是在吗?”说完,便对她动手动脚。上官婉儿虽然有意反抗,但她还是抵不住美男子的诱惑,彻底沦陷了。

之后,两人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多,举止也越来越亲昵。有一次,两人甚至在武则天面前眉来眼去。武则天盛怒之下,将上官婉儿打入监牢,准备处死。张昌宗听到心上人要被处死,不断地为上官婉儿求情。

冷静之后,武则天知道朝堂政事离不开上官婉儿。所以,武则天决定饶恕上官婉儿,但在她的眉心处留下一道刺青,毁掉她的容颜,以示惩戒。

武则天赦免了上官婉儿,仍然让她跟随左右。为了遮挡眉心的刺青,上官婉儿用金银箔制成梅花贴在眉心处,看起来十分娇艳。

正史中的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一代才女)(9)

妃嫔和宫女们看到上官婉儿不仅没有失去美丽的容颜,反而有一种别样的风采,便竞相模仿她的妆容,渐渐地,上官婉儿的“梅花妆”成为宫里的一种时尚,风靡一时。

一天,武则天告诉上官婉儿,她打算修武周朝的史书,记录下自己的丰功伟绩,决定任命侄儿武三思担此重任,让上官婉儿协助。

上官婉儿看出武则天对此项工作的重视,自然不敢怠慢。她积极配合武三思的工作,两人经常在一起讨论,时间长了,便生出了一份情愫。

这份情愫,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一种依靠。对于武三思而言,上官婉儿是女皇跟前的红人,讨好了她自然也就讨好了女皇,也许将来会将皇位传给自己呢!

对于婉儿而言,女皇能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武三思,可见女皇对他的信任,依靠武三思,自己也就多了一份安全感。

就这样,两人走到了一起,武三思的出现也让婉儿在繁忙的工作间隙找到了新的寄托。

正史中的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一代才女)(10)

04 中宫易主,左右逢源却被李家斩杀

转眼间,武则天已年逾古稀,该考虑皇位的传承问题了。她犹豫不决,不知道是把王朝留给武家还是李家。

武则天问狄仁杰:“狄爱卿,你觉得我应该立谁为太子呢?”忠于李唐的狄仁杰说道:“陛下,百年之后,您是希望进李家的宗庙还是武家的宗庙,是李家的子孙还是武家的子孙会供奉您呢?”

听狄仁杰这么一说,武则天终于下了决心:迎庐陵王李显回宫,立为太子。武则天命上官婉儿起草诏书。

正史中的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一代才女)(11)

上官婉儿对武则天的决定并不吃惊,但她并不死心,武三思是她的情人,她也希望武三思能够继承大统,说不定自己还可以当皇后。便问武则天:“陛下如今将皇位传给庐陵王,那将来谁来保护武家的人呢?”

武则天淡淡地说:“朕自有主张,婉儿不必担心。”

公元698年,李显结束了多年的流亡生活,重新被立为太子。

公元705年,武则天被迫退位,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同年,执掌大唐政权五十年,做了十五年皇帝的武则天凄凉地死在了病榻上。

上官婉儿意识到,要想在宫中安稳地生存下去,必须再找一个靠山,她便投入了李显的怀抱。

正史中的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一代才女)(12)

李显以前就很欣赏上官婉儿,这次他也没有辜负她,直接封她为“昭容”。但这样的宠爱和地位并不能让上官婉儿放心,因为她还有一个忌惮的人,那就是李显的皇后韦氏。

李显在被流放期间,韦氏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给他鼓励和勇气。历经患难仍旧在一起,这种感情任何人都撼动不了。

为了讨好韦后,上官婉儿开始利用她的老情人武三思。上官婉儿知道,韦后一直很喜欢武三思,所以,她就为韦后和武三思制造了很多的见面机会,两人眉来眼去,越走越近。

韦后是个有野心的人,上官婉儿便经常劝谏她行武则天之事。为了扫除障碍,韦后设计害死了丈夫李显,她让上官婉儿起草中宗遗诏。

敏锐的上官婉儿立即意识到:宫中要变天,她又要开始站队了。她知道现在韦后的势力很强大,但太平公主也不可小觑,谁知道鹿死谁手?上官婉儿权衡了一下,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先立李显16岁的儿子李重茂为皇帝,韦后辅佐幼主。

这样既不得罪李家,也不得罪韦后,可谓两全其美。当然,这只是上官婉儿自己的想法。

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兵变,将韦氏及其同党斩杀。

正史中的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一代才女)(13)

听着宫外嘈杂的声音,上官婉儿知道,自己难逃一死。她淡定地拿出自己起草的中宗遗诏,呈到李隆基面前,以此表明自己忠于李唐的心。

李隆基看着眼前这个才情兼具的女子,于心不忍。但是一想到她曾经帮助韦后和武三思联合,加害李家的人,秽乱皇宫,便把心一横,将上官婉儿斩杀于军旗之下。

其实,李隆基更担心,上官婉儿辅佐太平公主会成为李唐新的祸患,所以,他才会杀掉上官婉儿,以绝后患。

太平公主非常伤心,为她重金修建了墓穴。

一代才女,巾帼宰相,就这样结束了她宦海沉浮的一生。

正史中的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一代才女)(14)

写在最后

作为一名女人,上官婉儿生得花容月貌、明眸皓齿,宫中的男子无不为之倾倒。

作为一名女官,上官婉儿转变了人们传统印象中“女子不如男”的看法,她凭借深厚的文学修养,赢得了皇帝的信任和文人的青睐。

作为一名文人,上官婉儿在宫中设立修文馆,广召天下诗文才子,吟诗作赋,蔚然成风。

可惜,就是这样一位才貌双绝、位高权重的女宰相,最后却落得个秽乱后宫的名声,被斩杀于旌旗之下。虽说可惜,但我们也只能感叹一句:权势去尤速,瞥若石火光。不如守贫贱,贫贱可久长。

正史中的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一代才女)(15)

审稿:candy

校对:左想

找图:花开时节

编辑:花开时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