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年发展规划(北京亮出十年发展成绩单)

北京五年发展规划(北京亮出十年发展成绩单)(1)

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北京亮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十年发展成绩单。9月1日上午,中共北京市委举行“中国这十年·北京”主题新闻发布会,北京商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十年来,北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从北京发展转向首都发展,从单一城市发展转向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聚集资源求增长转向疏解非首都功能谋发展,从城市管理转向超大城市治理,北京这座伟大城市实现了深刻转型,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

从城市发展转向区域发展

过去的十年,首都功能显著增强,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了历史突破的水平。

协同发展,交通先行。过去十年,从大巴、高速公路、通勤高铁再到正在建设中的串联北京和河北三市的北京地铁22号线,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实现了率先突破。2019年京张高铁开通,2021年京哈高铁全线贯通,京唐城际铁路目前正在建设,北京逐步建成了环京“1小时通勤圈”。2022年7月18日,北京西至涿州东的通勤高铁首班车G6702次列车由涿州东站始发后直达北京西站,全程更是仅需24分钟。

“‘一小时通勤圈’不仅切实解决环京通勤人员通勤难问题,而且为后续的产业协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不用跨市通勤,在家附近就可以实现安居乐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叶堂林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成绩斐然,但京津冀通勤圈的建设仍然在路上,地铁跨市通勤仍需进一步提速。

在交通一体化的基础上,产业协同发展也在加速。“京津冀一体化最终是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叶堂林解释道,“未来,北京将重点发展高精尖产业,而同一条产业链上非核心、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渐向周边地区疏解,也可同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十年来,在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一重点上,北京从过去单一的城市发展转向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制造类企业逐步退出北京迁向周边地区。同时,为配合迁出企业员工在周边地区的生活与发展,北京的医疗、教育资源也在向周边辐射,如北京支持雄安新区的“三校一院”项目正在陆续竣工交付。

【“两区”建设】

率先形成服务经济新格局

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盛大开幕之际,北京市“两区”建设也将迎来两周年。北京正以全球视野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三大特征更加凸显。

在科技创新层面,北京“两区”建设与“五子”联动的第一子“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相契合,包括怀柔科学城在内的“三城一区”,以不足6%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北京全市GDP的1/3。

在服务业开放层面,北京通过保税区税收优惠、准入即准营等种种优惠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正在举行的2022年服贸会便是扩大服务业开放的典型案例。

在数字经济层面,北京是中国数字化发展的创新引领者和产业先行者,数字经济以其突出的科技、人才、产业生态等优势,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更为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

一年多来,北京市主动对接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向深向实推进“两区”建设,落地了100多个标志性项目和功能性平台,形成了10项向全国复制推广的实践案例。RCEP创新服务中心的一揽子助企服务和落户中德产业园的重大项目等都是“两区”建设的生动实践。

据介绍,北京已在全国率先形成“双八十”的服务经济发展格局。“双八十”一个是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80%,一个是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接近80%。服贸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成为国家开放发展的重要平台,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有力促进了北京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科技创新】

涌现一批世界级重大原创成果

北京这十年,是科技创新全面跃升、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十年。北京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涌现了一批世界级重大原创成果,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均居全国各城市首位。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包路林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这十年中,北京的GDP和人均GDP均实现了翻倍,达到了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十年来,北京的科技创新在速度、规模方面都展现了强劲的实力,全面带动了城市的转型发展。”

“北京牢牢把握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在包路林看来,北京依靠科技自立自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塑造了在国际循环中的主动地位。强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地位和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锻造了产业链供应链长板,逐渐补齐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的短板,促进科技创新和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同时,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产业、产品在国内外竞争中的优势。充分发挥了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打通科技创新堵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使产品供给更好匹配市场需求。

“科技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包路林表示,城市的发展以规模扩大、土地财政、资源投入为主的发展模式终究是不可持续的,创新是当代引领发展的重要引擎。无论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区”建设、发展数字经济,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本质上都是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变化带动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革新。

“北京拥有人才、科创优势,十年来成绩显著。”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中心研究员王鹏表示,“北京应用型创新成果能够有力推动企业发展,推动应用落地转化,立足大北京,服务京津冀,辐射全中国甚至全世界。”

【优化营商环境】

方案频频迭代出台千余改革举措

十年来,北京多次率先推出营商环境改革措施,助力企业加速发展。例如,2017年以来,北京市先后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率先行动改革实施方案、三年行动计划和1.0-5.0营商环境系列改革政策,5版方案迭代推出1034项改革举措,集中力量破解企业关键难点问题。同时,通过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减费用、“一窗通办”、“一网通办”等各项改革,大大减少了企业办事花费的时间、精力、人力和资金。2018-2020年,每年直接减少的企业经营成本约20亿元。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表示,多年来,北京、上海成为世界银行中国营商环境抽样城市,在世界上营商环境的排名不断提高,充分证明北京优化营商环境的北京模式的优秀。

北京持续为企业送去政策红利。2019年,北京市直接为企业和社会减负约1800亿元。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为中小微企业减免房租76.8亿元,为小微企业办理贷款延期还本943.75亿元,首贷中心通过审批金额156.86亿元,续贷中心完成续贷156.06亿元。

多措并举下,北京市营商环境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在《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北京获评标杆城市,2021年,国家发改委指出北京市营商环境便利度高,市场主体获得感强。

而今年,北京仍在继续发力。继“支持中小微企业18条”、“稳经济45条”、促消费“27条”后,8月17日,北京发布《北京市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帮助企业提振信心,加快恢复发展。同时,8月29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二次会议作出决定,修改《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已经公布施行。

洪涛直言:“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试点城市,北京更加重视批发、零售、餐饮、其他生活服务业领域的营商环境,三年来这些与消费群体直接接触性的行业和领域,在新冠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受到冲击最大,应大力宣传这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案例,探索数字化治理的模式,更精准地提供营商环境的优化,推动北京更加精细化管理升级。”

【生态环境治理】

全国首个走向“碳中和”

过去十年,北京市的污染防治力度空前,生态环境实现历史性变化。

北京城市的减量发展和大规模的生态环境建设为世界展现了一座高品质绿色宜居城市。这十年来,北京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PM 2.5 年均浓度逐年下降,大气污染治理经验被纳入联合国环境署“实践案例”。

事实上,很多世界城市,比如洛杉矶、伦敦等也都曾饱受雾霾的困扰,都花费数十年、上百年的时间治理才见成效,但北京的治理速度和治理能力应该说在短短时间内就实现了显著的变化,的确是创造了“北京奇迹”。

目前,北京已经基本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峰目标,成为了全国第一个走向“碳中和”的地区。这十年来,北京市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绿道建设工程、风沙源治理工程、公园绿地建设工程等等,推动了温榆河、永定河、城市副中心绿心、南中轴森林公园等等一大批大尺度的绿化项目,显著改善了生活环境的舒适度,城市绿色美景越来越多。

包路林表示,环境改善可以归因于两个方面,一个原因是大规模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污染治理。另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城市减量发展。因为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北京的常住人口规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由一直以来的“增”转为“降”,才使得这座城市能够快速改善生态环境。

“其次,从深远影响上来看,环境改善逐渐改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包路林介绍,北京其实早在申报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也就是“十一五”时期就开始大规模的园林绿化建设了。历经2008年夏奥会到2022年冬奥会,北京这座城市的大气、水和土壤环境都得到显著改善,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近几年来,北京市民对于户外运动越来越热爱,城市之中开始骑车、徒步的人数越来越多,而且呈现出常态化的趋势。这种“生态休闲”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体育健身对于居民的平均寿命,对于城市的文明程度来说是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总结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经过十年的积累,北京市已拥有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雄厚物质基础和制度、科技、产业、环境等有利条件。未来北京市要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同时,厚植绿色底色,稳步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

【城市风貌】

保护 更新赓续历史文脉

过去这十年,北京城市风貌实现历史性改善。

以回天地区为代表的首都大型社区治理样本已然形成并加快推广。北京以中轴线申遗为牵引带动老城整体保护与有机更新,不断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3958条背街小巷在焕然一新的同时留住了乡愁。

2017年,东城区启动新一轮胡同整治。草厂三条至十条实行雨污分流、架空线入地、厕所升级等多项改造。在草厂胡同,打造了北京首个电能替代示范区,实行供暖、厨房“气改电”。

2020年7月,前门街道启动“美丽院落”建设工程,改造提升院落生活环境品质、保护老城传统风貌。

值得关注的是,十年里,依托长城、大运河和西山永定河三条文化带,北京构建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更是让北京成为独一无二的“双奥之城”。

王鹏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北京城市治理、风貌优化首先能改善民生,通过“七有五性”满足人民基本需求,同时能够优化城市环境,包括居住环境、生态环境及企业营商环境,对经济来讲也是极为有益的。

“人民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所在,环境好了,人民群众需求满足了,相关产业也能带动起来,消费类产业、重大工程项目以及北京最核心数字经济标杆能够和城市治理、城市建设、民生工程达到有机融合。”王鹏说。

【医疗保障】

用“智慧”破解“就医难”

十年来,医保稳稳托住市民健康,医保制度体系的建设成就显著。

十年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由5.4亿增加到13.6亿,报销比例持续提高,居民医保的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40元提高到610元,惠及10亿城乡居民。目前中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为80%和70%左右,基金年收支均超2万亿元,惠及群众就医超40亿人次。

此外,将农村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进行整合,全面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构建起更加公平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

在医药领域,2012年,在5家三级公立医院开展以药品“零加成”为核心内容的医药分开改革试点,开辟了全国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改革的先河。2017年、2019年先后实施医药分开和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医用耗材加成和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调整规范7000余项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持续改善医疗服务。

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家门口也能诊疗。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处副处长王敬媛表示,大力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天坛医院实现整体迁建,同仁医院亦庄院区扩建完成,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开诊运行,11个国家医学中心建立,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总数达到260个。截至目前,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非急诊全面预约和实名制就诊,三级医院分时段预约挂号全部精确到30分钟以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开展药品需求登记服务。

“互联网 医疗”服务,利用“智慧”突破“就医难”。据悉,截至目前,全市建成互联网医院40家,150家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全市互联网医院的总诊疗量为45.6万人次,为全国患者提供指尖上的优质医疗服务。118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检验、检查结果线上查询和推送服务。44家医院开展国家重点专科医联体基层服务点建设,共计120个专科、295个服务点。

“互联网+远程医疗能推进医疗资源的进一步丰富,增加医疗保障的可及性、通达性、均衡性。”王鹏表示。

【交通出行】

轨道串起工作与生活

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径。仅从近五年看,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形成了以地铁普线为主,辅以地铁快线、中低运量、机场专线、有轨电车、磁浮列车等多种类型,快慢结合、主辅功能清晰、适合不同人群需求的多层次网络体系。轨道交通网络层次进一步丰富,运营线路达到27条,城市轨道交通覆盖范围增加到13个区。同时,北京轨道交通8条贯穿南北、东西的骨干线路实现贯通运行,线路通达性和便利性明显提升,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占比达到57%。

总体看来,截至2021年,北京轨道线网规模1145公里,其中城轨780公里,市郊铁路365公里,初具城轨 市域铁路的融合发展格局。空间支撑能力也持续增强,轨道通勤竞争力逐步提升。2021年,北京轨道交通日最高客运量1179.43万人次,居全国第一,通勤出行占比达27%。

“要让轨道出行更加便利,还可以推进实施TOD模式,即以轨道站点为核心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板块,并在周边设置居住用地。”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孙立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一方面,要实现‘量’的相互匹配,即供给的居住用地和办公用地的比例是合适的,在位置上是恰当的,从而实现就近办公、就近上下班。另一方面,北京是特大城市,完全的职住一体暂时是不太现实的,但可以通过轨道交通把工作和生活的地点联系起来,在轨道交通运输能力可承受范围内适当布置工作生活用地,从而解决职住一体的问题。”

对此,北京市的轨道交通正在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轨道交通规划管理处副处长王婧曾公开表示,这两年除了落实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推进,同时加强了轨道交通与城市融合的一体化相关工作,提升车站地面上公共空间的品质,有效地解决职住平衡问题,缩短大家的通勤时间。

【商业服务】

基本便民功能社区全覆盖

得益于商业便利化,北京市市场活力、创新活力充分迸发,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社区全覆盖。

截至2021年,北京市共有蔬菜零售、便利店(社区超市)、早餐、家政、美容美发、末端配送(快递柜)、洗染和便民维修等8类网点超过9万个,每百万人拥有连锁便利店(社区超市)达310个,便利店发展指数居四个直辖市第一。

此外,14家企业300余辆蔬菜直通车服务北京市近600个社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试点在大型企业宿舍区、地铁站点等区域设立移动餐饮售卖车22辆,130个便利店、书屋、药店等便民服务设施进驻地铁站,便民服务模式日趋多元。

2022年7月,北京市商务局发布《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促进生活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措施》提到,到2025年,全市实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形成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生活服务体系,从网点到生活圈,北京勾勒出更广阔的便民消费蓝图。

以朝阳为例,今年以来,该区加快推进便民服务设施建设,实施精准补建,累计增补蔬菜零售、便利店、早餐、家政等便民商业网点52个,进一步织密了朝阳区“生活性服务业网点地图”。

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郭文杰表示,立足2022年,北京将精准补建和规范提升基本便民商业网点410个左右,每百万人口拥有连锁便利店(社区超市)数量达320家左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国际贸易学系主任荆然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随着我国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愿意为了便捷支付一定的费用。同时,居民用于非计划性消费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在金额上也有一定的提高,客观上,这也有助于便利店等便利商业的经营。

“在生产侧,便民商业具有明显的范围经济的特征,结合食品饮料等各类高频消费品,以及常用的付费、送货、订票等居民服务,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激发便利化商业活力。”荆然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冉黎黎 陆珊珊

实习记者 袁泽睿 郝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