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种食物尽量不要让孩子吃(食物配料表中有这个成分物)

这几种食物尽量不要让孩子吃(食物配料表中有这个成分物)(1)

在刚过去不久的中秋节

想必每家每户都添置了一些

餐桌上的“主角儿”

↓↓↓

“月饼”

这几种食物尽量不要让孩子吃(食物配料表中有这个成分物)(2)

软糯香酥,不费口牙

中秋月饼往往很招小朋友喜爱

尤其是近年来卖得很火的“无糖”月饼

以及其他“无糖”食品

似乎减轻了对人体的负担

更是给不少老人孩子

以及糖尿病患者带来了“零食自由”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这几种食物尽量不要让孩子吃(食物配料表中有这个成分物)(3)

01无糖食品知多少?

说到“无糖”食品,不少人以为是不含蔗糖,很多商家也会在食品包装上打上无蔗糖的标签,来“迷惑”消费者。

这几种食物尽量不要让孩子吃(食物配料表中有这个成分物)(4)

这几种食物尽量不要让孩子吃(食物配料表中有这个成分物)(5)

这几种食物尽量不要让孩子吃(食物配料表中有这个成分物)(6)

其实无糖的概念不是无蔗糖,而是无食糖。食糖指常食用的单糖(葡萄糖、果糖等)和双糖(蔗糖、麦芽糖等)。

这几种食物尽量不要让孩子吃(食物配料表中有这个成分物)(7)

那是不是只要不含食糖,就是“无糖食品”了?

也不是。那些用糖醇制取的食品,才能称无糖食品。

通常情况下,无糖食品中会含有糖醇、低聚糖、高倍甜味剂(代糖)等甜味剂,它们有甜味的口感,但不会影响血糖,对比蔗糖还能减少热量的摄入。

Tips:只用高倍甜味剂制取的食品,只能称为无热量食品,不能称为无糖食品。

这几种食物尽量不要让孩子吃(食物配料表中有这个成分物)(8)

另外,根据我国现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实施标准,商家在对糖含量进行“低糖”或“无糖”的营养声称时,必须计入碳水化合物含量。所以,一款食品到底是不是“无糖”食品,除了看配料表,还要看碳水化合物(糖)的含量。

这几种食物尽量不要让孩子吃(食物配料表中有这个成分物)(9)

(摘自《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 (摘自《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

也就是说,只有营养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糖)含量≤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时,才可以标注为“低糖”;

比如下面这款月饼,每100g含糖4.9g,符合“低糖”标准。

这几种食物尽量不要让孩子吃(食物配料表中有这个成分物)(10)

只有「碳水化合物」(糖)含量≤0.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时,才能标注“无糖”或“0糖”。

比如这款无糖山药桃酥,每100g中,糖含量为0,所以可称为“无糖”。

这几种食物尽量不要让孩子吃(食物配料表中有这个成分物)(11)

一句话总结就是,用糖醇制取的食品,且每100g(100mL)糖含量小于等于0.5g,才能称之为无糖食品。

所以,大家在选购时,不要只看广告,应当将食品外包装标签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结合起来进行判断。

02那无糖食品安全吗?

前面我们提到过,无糖食品中一般会含有糖醇、低聚糖、高倍甜剂(代糖)等甜味剂,它们有甜味的口感,但不会影响血糖,对比蔗糖,可减少食用者热量的摄入。同时,糖醇不被口腔微生物利用,不引起牙齿龋变。整体上来说,无糖食品是安全的,但也要注意控制量。

首先,无糖食品吃多了,容易引起腹泻。

这主要跟糖醇有关,如赤藓糖醇、木糖醇、异麦芽糖醇、山梨糖醇等,被吃进肚子里后,很难在胃内被消化分解,而是直接进入肠道。

一般情况下,肠道中食物残渣等内容物的渗透压(渗透压,其实就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和我们的体液接近,保持相对平衡。而大量糖醇积压进入肠道,会导致肠腔渗透压增高,大量的水分就从体液进入到肠道……于是出现了腹泻。

根据发表在《欧洲心血管护理杂志》上的人体实验,对于一位120斤的女性,麦芽糖醇引起腹泻的阈值只需要20克;如果达到50克,一半以上的成年人可能会腹泻,更不用说孩子了。

这几种食物尽量不要让孩子吃(食物配料表中有这个成分物)(12)

其次,无糖食品吃多了容易引起肠道不适。

这主要跟低聚糖有关。低聚糖不存在安全性方面的担忧,唯一的生理缺陷就是摄入量过高会导致胃肠道不适,表现为胀气、腹鸣、气鼓以及轻度腹泻。

许多研究也表明低聚糖摄入的量越大,胃肠道不适越明显。人体对低聚果糖的最大耐受剂量约为20g/天,当超过30g/天时就可能会导致严重腹泻。

最后,高倍甜味剂没有营养价值,且存在致癌风险。

目前在国内市场常用的甜味剂主要有糖精钠、甜蜜素、甜菊糖、阿斯巴甜、纽甜、三氯蔗糖等。甜度一般在30~600倍之间,所以也称为高倍甜味剂。

高倍甜味剂具有低热量的好处, 但是不同的高倍甜味剂的口感和安全性不同。比如:

糖精钠

1997年加拿大进行的一项多代大鼠喂养实验发现,摄入大量的糖精钠可以导致雄性大鼠膀胱癌。

因此,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法律规定,在食物中使用糖精时,必须在标签上注明“使用本产品可能对健康有害,本产品合有可以导致实验动物癌症的糖精”的警示。我国政府也采取压减糖精政策,并规定不允许在婴儿食品中使用。

甜蜜素

在1969年被发现用其喂养的白鼠发现患有膀胱癌,故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发布规定严格限制使用,其后美国、日本相继发出了全面禁止的命令。所以,配料表中含有甜蜜素的食品,能不吃就不吃。

甜菊糖

被怀疑有致癌可能,在新加坡、香港、澳门禁止使用。

阿斯巴甜

口感接近蔗糖,但自从 1981 年阿斯巴甜首次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以来,人们对它的争议就从未停止过。至于阿斯巴甜的致癌性,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

而我国食品添加剂食用标准规定,阿斯巴甜“可在各类食品中按需使用”,另要求添加阿斯巴甜之食品标明“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

三氯蔗糖

口感清爽自然,安全无毒,没有致癌性、致畸性或致突变性,也不会影响动物的繁殖能力,是目前应用最多的食品甜味剂。

最后总结一下:

  • 用糖醇制取的食品,才能称无糖食品。
  • 只用高倍甜味剂制取的食品,只称为无热量食品,不能称为无糖食品。
  • 无糖食品可以吃,但要控制量。
  • 购买无糖食品,要结合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综合判断。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分享这么多,如果你还有其他想了解的内容,欢迎留言~

参考文献:

[1]梁莹,庞振国,崔炳群,张素娟.无糖食品甜味剂的应用及其安全性[J].现代食品科技,2009,25(08):964-966.

[2]王良东.低聚异麦芽糖性质、功能、生产和应用[J].粮食和油脂,2008,(4):43-47

[3]周文辉.菊糖及低果聚糖的代谢及生理特性[J].现代食品技,2004,20(2):155-157

[4] 吴美红. 超高甜度阿斯巴甜类似物的研究与开发[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0: 2 - 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