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雪读书是跟谁有关的(寒夜映雪真的能读书吗)

说起古代励志哥,孙康应该算一位明星人物,他的映雪读书故事激励了很多人。儿时就读过《三字经》里就有: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每每读到此处,大为感慨,古人如此艰苦却依然用功读书,我辈真是惭愧啊!

这么多年过去了,雪倒是经常见到,但真还是没有拿书到雪地里看一看。说原因也不难,在寒冷的冬天雪夜里,一出门就冷的打哆嗦,哪里还有心情去看书。既便排除了怕冷的条件,想通过雪的反射光线来看书,对于人类来说,依然难以做到。

映雪读书是跟谁有关的(寒夜映雪真的能读书吗)(1)

孙康映雪的出处来自《孙氏世录》“映雪”:“晋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这里的映雪,并没有特指在室外雪地里读书,所以后人误读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典故被流传下来,越传越神,于是就有了这个励志故事。

虽然这些励志故事听起来很让人感动,但是却不适合效仿,也是不科学的学习方法。试想,一个人昏昏欲睡,即使用锥子刺股、头发悬梁来提醒自己努力;雪夜里冻的发抖,还要借微弱的光去读书,这真的能学得进去吗?倒不如好好睡一觉,明天早点起来学习,岂不是更有效率?

我们也习惯了这些励志典故,但是也有一些古人对于此类故事的调侃,其中明朝浮白主人辑的《笑林》就是这样一本书,内有一篇《名读书》,车胤囊荧读书,孙康映雪读书。一日,康往拜胤,不遇,问何往,门者曰:“出外捉萤火虫去了。”已而胤答拜康,见康闲立庭中,问:“何不读书?”康曰:“我看今日这天不像个下雪的。”

明代学者胡居仁对于如何有效学习倒是颇有见地,他的自勉联说: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与其苦苦折磨自己,不如保留健康与精力,来持之以恒学习。

映雪读书是跟谁有关的(寒夜映雪真的能读书吗)(2)

试想,许多年前一天,在大雪铺地的寒夜里,一位书生手捧竹简,试图看清上面的文字,但是却双眼发胀,手脚冰凉,他在院子里跑了几圈,最终觉得这个雪地的学习环境不太适合读书,于是就回屋睡觉了。多年后,他功成名就,于是和晚辈说起当年自己的刻苦用功,其中就有曾在雪地读书的事迹,晚辈们听了大为感慨,于是记录下这励志的故事。

这样的情景还原,至少看起来科学一点。但不管如何,孙康映雪读书作为正面励志典型人物,激励了无数学子,是相当值得肯定的,我们需要正能量,但也有权利去寻求真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