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馆阁体实力(清朝馆阁体中的最高水平)

当今书坛存在着一种怪相,一些专家谈“馆阁体”而色变,不管是什么样的作品,只要被打上了馆阁体的标签,似乎都沦为毫无新意、毫无艺术性,不值一提的代表作。

那么,我们这里不妨来欣赏一下这几幅作品:

清朝馆阁体实力(清朝馆阁体中的最高水平)(1)

清朝馆阁体实力(清朝馆阁体中的最高水平)(2)

是不是觉得美得端庄大气,令人挪不开眼?如此好看的字,恐怕后世很难再写出了。但是这字却被划分到了馆阁体的范畴,那也是清朝馆阁体中的最高水平。

馆阁体真是的没有艺术性的代表吗?我们先来看一下馆阁体的前生今世。

馆阁体最先起源于明朝,在明朝时期的被称为“台阁体”。

清朝馆阁体实力(清朝馆阁体中的最高水平)(3)

明朝时期的有一翰林大学士名为沈度,沈度写得一手书法,深得当时的皇帝朱棣的喜爱,朱棣甚至是称他为“我朝羲之”。

有句话叫做“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为皇帝喜欢,下方的官员文人都争相模仿沈度书法。久而久之,台阁体便随之而产生。

台阁体讲求的是端正拘恭,横平竖直,结体婉丽飘逸,雍容有度。渐渐地台阁体也成了考场字体,而到了清朝,考场字体则被称为“馆阁体”。

清朝馆阁体实力(清朝馆阁体中的最高水平)(4)

清朝时期的馆阁体主要讲求欧体赵面董风,即是欧体字的结构,要有赵体字的遒劲圆润,董其昌书法的风韵,要求是做到“乌、方、亮”,做到乌黑、方正、光亮,具备极强的实用性。

馆阁体融汇赵孟頫、欧阳询、董其昌的书法精髓,怎么能说是没有艺术性呢?试问当今一味搞创新的“专家”们,能够写得好一手馆阁体呢?

清朝馆阁体实力(清朝馆阁体中的最高水平)(5)

林则徐《佛说无量寿经》

而在清朝,这有这样一位书法大师写得一手好小楷,书法融汇颜、柳、欧,大气十足,此人便是林则徐。(文中配图皆为林则徐书法)

说起林则徐,大家并不陌生,虎门销烟的大英雄,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一生为国为民,忠肝义胆。或是其政治光芒过于耀眼,掩盖了他的书法造诣。

历代书法家对林则徐书法的评价是:林则徐的书法具有清劲秀博之风,使其书法绝无矫揉造作,柔中含刚,宽博疏朗,一如人品。

清朝馆阁体实力(清朝馆阁体中的最高水平)(6)

林则徐《佛说无量寿经》

林则徐擅长书法各体,尤其是以楷书见长,其书法主要取法于王羲之《集王圣教序》,其楷书扎根于欧体字,再将颜精柳骨的特征容易其中,继而将赵字的圆活遒劲融汇到其中,可谓是集百家之长,成一家之风。

林氏小楷可以说是书法初学者或者书法小白入门的佳作,其小楷又晋人的潇洒飘逸、唐人书法的工整严谨,特别是其代表作《佛说无量寿经》,被无数后世奉为珍宝。

清朝馆阁体实力(清朝馆阁体中的最高水平)(7)

林则徐《佛说无量寿经》

林则徐的《佛说无量寿经》采用金粉小楷书写,笔迹刚硬,姿态饱满,每个字做到了圆润、娟秀、挺拔、整齐,具有清劲秀博之风,使其书法绝无矫揉造作,柔中含刚,宽博疏朗,一如他的人品,今天很少有人能做到。

今天,我们将林氏的《佛说无量寿经》进行1:1高清复制,还原出其原本的墨彩风姿,送给各位书法爱好者。

清朝馆阁体实力(清朝馆阁体中的最高水平)(8)

林则徐《佛说无量寿经》

——编辑 芊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