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电影影评视听语言(金陵十三钗影评)

金陵十三钗电影影评视听语言(金陵十三钗影评)(1)

摘要:《金陵十三钗》是由张艺谋导演执导,克里斯蒂安·贝尔、倪妮和张歆怡等演员主演的一部战争史诗电影。该电影由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并于2011年12月15日在中国内陆上映,讲述了1937年发生在南京文彻斯特教堂的关于一位伪神父、一群女学生和十四个风尘女子的故事。本文是从该电影出发,从社会背景、内容分析、拍摄技巧以及主题分析等方面对其进行评述。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 张艺谋 南京大屠杀

前言

电影《金陵十三钗》以拯救女学生为主线,凸显了抗战时期侵略军的残酷和无情,也烘托了冒牌神父约翰、秦淮河女人甚至是日本军官长谷川先生等人的人性光辉之美。同时,电影也侧面向观众解释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误会,为人们展现了妓女正义凛然、有情有义但不为人知的一面。

一、 社会背景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对中国正式展开全面大规模的侵略。同年11月,凇泸会战以失败告终,上海及周边地区失守。日军趁势分三路向南京进犯,中国方面就此开始准备在上海以西仅300余公里的首都南京保卫战。由于下达的命令过于仓促且后方国防工作交接发生严重失误,随着日军轰炸机的大范围轰炸,大撤退演变成了大溃败。虽然锡澄线上的江阴保卫战对阻止日军海军逆江而上进犯内地有重要意义,但是南部无锡的快速沦陷使得锡澄国防线基本上没有发挥作用,最后导致北路日军主力一路畅通无阻地到达了南京。13日晨,日军攻入南京城,南京正式沦陷。战败后,大部分中国士兵因无法找到组织,有的流散在南京街头,有的选择放弃武器并换上便装躲进了南京安全区。

二、 内容分析

影片内容是电影的基石,而影片内容又包括故事情节、镜头语言、电影主题等内容。引人入胜的影片内容不仅能提高整部电影的自身魅力,而且还能将电影带入国际化视野,为其他影片提高指导和方向。以下内容主要是从故事情节、拍摄技巧和主题思想这三个方面来对电影进行了解和分析。

(一) 故事分析

1. 情节分析

好的故事情节是造就一部好的电影的重要保证,《金陵十三钗》的成功绝对离不开其巧妙而独具韵味的电影故事情节。

电影的开始就是书娟在逃跑时朦朦胧胧、若隐若现的一个镜头,急促的气喘声既展现了目前事态的紧急性,也为后面的情节做了铺垫。刚开始书娟的旁白向观众介绍了电影背景,描述了当时南京沦陷的情况,而整部电影中也坚持从书娟这一个视角出发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书娟一口地道的南京话充满了人性光辉,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历史事实,而且引起了南京人的共鸣,勾起了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的惨痛回忆,触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情感。此外,"打雷了,雨,场上晾着麦子呢,麦子被浇潮了",浦生死前说的话或许是战争前他生活的情景,亦或许是他对以后没有战争的一种想象,但是都突出了他对和平的向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侧面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而这也正代表了当时中国人民的对普通平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部电影中多次来回切换地窖外与地窖内的画面,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主题。地窖外的世界,女学生们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的生死存亡而担忧;而地窖内的世界,秦淮河女人却衣衫不整地在喝酒抽烟、打麻将、玩着自己的宠物,似乎外面的一切都与她们无关。这两者的对比将唐代诗人杜牧所说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画面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这一对比恰好与后面秦淮河女人代替女学生们去参加日本人的"庆功宴"时表现的正气和情义形成巨大的反差,把妓女的另外一面呈现给了所有的观众,改变了人们自古以来对"婊子无情,戏子无义"的认知。

电影的最后并没有说到秦淮河女人的结局,而是书娟回想起最初自己站在教堂里透过彩色玻璃窗看着她们走进教堂的画面。这样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不仅仅将秦淮河女人起初最美的样子定格在了观众的心中,而且给观众留下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和思考空间,这正是整部电影的一大妙笔。

2. 主要人物塑造分析

一部影视作品的成功与否,典型性的人物性格塑造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鲜明的人物性格塑造足以使整部作品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而《金陵十三钗》在影片中就把约翰、玉墨、书娟等人的鲜活形象展现给了观众。

(1) 约翰。约翰·米勒原本是一位入殓师,他只是为了给已经逝去的前教堂神父英格曼化妆,但是最后为了救助教堂里的女学生们而留下来成为了文彻斯特教堂的新一任神父。电影的开头片段展现的其实是一个苟且偷生、贪财好色的伪神父约翰。他一直自称是因为金钱才暂时留住在了文彻斯特教堂,并且多次跟陈乔治表示自己很快就会离开。另外,在看到婀娜多姿的玉墨时,他主动邀请她到自己房间并提出和她"交谈",后来喝醉酒的时候他甚至还想趁机猥亵让自己一直垂涎欲滴的玉墨。约翰的这些行为让观众根本无法想象或者相信他后来的正义行为,但这或许是他为了置身事外、不卷入中日战争中故意而为之的一些行为。

在后面的情节发展中,电影巧妙地利用了多个故事细节来对约翰的形象进行塑造,让观众慢慢地相信约翰其实是一个正面人物。例如,在日本人入侵教堂糟蹋女学生们时,他犹豫了一段时间后最终还是选择勇敢地站了出来,尝试通过自己的能力来挽救正在受难中的女学生们。同时他还为李教官打掩护,跟日本人声称教堂里并没有任何士兵或者军官。此外,他还答应了玉墨出去寻找豆蔻儿和香兰的下落。在寻找的路上,他其实完全可以选择跟自己的朋友一起离开南京的,但是他却说自己要拯救教堂里的女学生们而留了下来。这些故事细节都为后面拔刀相助、正义凛然的神父约翰做了很好的铺垫。

(2) 赵玉墨。电影中展现的玉墨是一个有手腕、有领袖风范的妓院头牌,她不仅是秦淮河女人的代表,也是当时抗战时期受难者的代表。在影片中,她是一个知书达理、心地善良、有情有义的人。例如,在姐妹们辱骂完李教官后,她主动过去跟李教官道歉;在日本士兵入侵教堂的时候,虽然姐妹们百般阻扰但她还是执意要打开地窖天窗,好让学生们进去躲避;在豆蔻和香兰偷偷跑出去的时候,她祈求约翰出去帮忙寻找她们。她虽说只是一个妓女,但却有种异于常人的聪明才智,她的每一个举手投足都散发着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是典型的一个女子形象。

(3) 孟书娟。在整部电影中,孟书娟其实充当的是经历了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的一位幸存者,而她在电影中的旁白正好代表了幸存者的证词,代表着抗战时期当事人的真实感受。从电影情节中可以看出,孟书娟是一位机智勇敢、敢爱敢恨、忠贞高洁的女学生。例如,小蚊子的猫不小心跑到日本军官面前的时候,书娟随机应变,机智地化解了危机。当日本人入侵教堂时,为了不牵连到秦淮河女人,她其实已经看到了打开的地窖门,但是她并没有爬进去,而是带领着女学生们将士兵引开,保证了秦淮河女人的安全。得知被邀请前去参加日本人得到"庆功宴"时,她带领着所有女学生上到塔楼准备以自杀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尊严,这与衣衫不整的秦淮河女人形成强烈的对比,给整部电影制造出巨大的反差效果。

(二)拍摄技巧分析

由于张艺谋导演是摄影师出身的,所以在整部影片中恰当地使用了其高超的拍摄技术,完美地展现了其专业性和在摄像方面的艺术造诣。

电影在开头的枪战中采用了慢放的手法,将扬起的尘土表现得淋漓尽致,突出了抗战过程中士兵的艰苦和伟大,同时也展现了日本人侵略中国时的残酷和冷血。此外,电影里多次出现了玉墨的背影特写画面,左右摇摆的身姿以及有条不紊的脚步声充分展现了玉墨的妖娆和风骚,凸显了秦淮河女人的形象。整部电影都是采用一种暗黄暗黄的暖色调,给观众一种浓重的历史感觉,随手截一帧都有一种西方复古油画的既视感,使得电影画面显得都非常有质感、非常国际化。

但是,以灰色、阴沉的色调为主的电影画面却出现了五彩斑斓的彩色玻璃窗。电影多次采用了教堂彩色玻璃的画面,并且通过仰拍、特写等手段强调了彩色玻璃的作用。例如,第一个玻璃窗画面就是书娟透过彩色玻璃窥探、打量着行走在玻璃外面的秦淮河女人,玻璃内的女学生们与玻璃外的秦淮河女人形成对比,突出了电影的主题思想。第二个画面是李教官打出去的子弹穿过彩色玻璃挽救了正在被日本人蹂躏的书娟,玻璃外正在战斗的李教官与玻璃内正在保命的女学生形成对比,体现了作为中国人的李教官竟然无法在自己的国土内光明正大地拯救自己同胞的悲哀和无奈。彩色玻璃的运用给观众营造了不一样的视觉效果,暗示了电影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电影的主题。

(三)主题分析

事实上,"金陵十三钗"其实并不全是指秦淮河女人,它实际上是由十二位秦淮河女人和神父的养子陈乔治相加而成。根据后面的剧情,秦淮河女人为了拯救女学生们,挺身而出,提议代替女学生们前去赴日本人的"庆功宴"。但是由于人数不够,于是陈乔治主动提出男扮女装来填补空缺。《金陵十三钗》以此而得名。"十三"并不是一个吉祥的数字。1937年日本侵占中国,南京沦陷刚好是在12月13日,即《金陵十三钗》的"十三"也代指十三日这不忘国耻的一天。此外,传说,耶稣受害前和弟子们共进晚餐,而参加晚宴的第十三个人是其弟子犹太。就是因为这个犹太的出卖,才导致耶稣最后受尽折磨。参加最后的晚餐的共有十三个人,晚餐的日期也恰逢十三日,"十三"给耶稣带来了苦难和不幸。因此,"十三"这个数字便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而电影名称《金陵十三钗》中的"十三"亦有此意,它表示了即将在天主教堂发生的苦难和不幸。同时,"十三"与"失散"同音,暗示了日本侵略中国时人民流离失所、骨肉分离的悲痛遭遇,亦预示了电影最后伪神父约翰、女学生们和秦淮河女人等人最后分离的结局。

电影以细腻的视角把边缘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性格丰满,充分展现了底层人物的人性光辉。电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探寻了处于战争时残酷境地中的各类人物尤其是边缘人物的心灵,为人性丰富性的展示提供了一个思路和借鉴。同时,它也艺术地表现了人性的转变和揭示出了人性善恶的根源,颠覆了以往电影的传统,促进了当时艺术创作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发展。

三、 总结

张艺谋是"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运用色彩来进行电影的视觉效果传递是他的电影的一大特色,其电影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作为其最出色的电影之一,《金陵十三钗》自上映后,在国内连续四周蝉联周票房冠军,累计取得6亿人民币的票房,是2011年华语电影的票房冠军。电影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且获得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亚洲电影大奖、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两岸华语电影等电影奖提名。电影《金陵十三钗》不仅是张艺谋导演以往电影的一种颠覆,同时也推动了当时中国电影的发展和创新,为后来的电影事业指明了方向。


参考资料

[1] 刘峰.《金陵十三钗》里的南京话,南京市档案馆

[2] 赵怡迪 电影《金陵十三钗》与原著人物的对比分析 [J]. 青春岁月,2015(16).

[3] 马贵中. 解读美学视角下《金陵十三钗》的视觉元素[J]. 电影文学,2014(05).

[4] 陈启权. 电影《金陵十三钗》的人性化书写[J]. 芒种. 2012(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