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时期的诗 唐太宗长孙皇后兼职成诗人

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小字观音婢,史书记载的辅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被尊为“千古贤后”的奇女子!史书评价虽褒贬不一,绝大多数都赞其圣良贤德,有古后妃遗风,无人能出其右!

清代周召评价长孙皇后“三代以来,皇后之有贤徳者,唐长孙氏为最。”

唐仲友:“有古后妃之美,无后世后妃之失,太宗谓内良佐,信夫!若长孙皇后之贤,自三代而下之绝无仅有者也。”

唐太宗时期的诗 唐太宗长孙皇后兼职成诗人(1)

晴空今日才发现,这位“千古贤后”不仅仅是世人眼中日夜辅佐夫君,忧心国事,维护贤能的圣贤,还兼职做了诗人,一位文采风流、极端自信、锋芒毕露的娇俏女子跃然眼前。

今日与友分享这首《春游曲》,长孙皇后所作的唯一存世七言诗,描绘的是观音婢初为皇后在上林苑踏青的柳色春光,太宗见猎心喜,有据为证:“帝见而诵之,啧啧称美”

上苑桃花朝日明, 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 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 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逺借问, 出众风流旧有名。

唐太宗时期的诗 唐太宗长孙皇后兼职成诗人(2)

容貌昳丽少女心思

首联写远景“上苑桃花朝日明, 兰闺艳妾动春情。”上林苑的桃花肆意绽放,在明媚的阳光下娇艳可人,身处兰闺的观音婢盛装打扮出来踏青游园,艳压满园春色。文人常用桃红柳绿、莺歌燕舞来形容春日气息,这里写到了桃花,舍弃了“红”字而用“明”字来形容,意为桃花是春天里最明媚耀眼的,不流于俗,有诗云:"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艳”字意为容貌姿色艳冠群芳,观音婢外出游春满心喜悦,桃花再是娇艳也敌不过那一抹亮丽倩影,置身于飞花拂柳春色明媚当中,一个“动”字仿若撩拨了那颗天真烂漫的少女心。此时虽已是皇后,然也是正当芳华。

唐太宗时期的诗 唐太宗长孙皇后兼职成诗人(3)

志得意满近乎“自恋”

颔联写近景“井上新桃偷面色, 檐边嫩柳学身轻。”泉水叮咚,井边上的桃花初初绽放,恰如《诗经》所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如同胭脂般酡红,观音婢想这定是从我脸庞上偷走的面色,否则怎地这般白里透红?屋檐下的嫩柳方才抽出新条纤纤弱质,修长摇曳,想必也是从我的轻盈身姿当中学来的!

常言道“人面桃花相映红”说的是相互衬托和谐之美,而这里的“偷”和“学”拟人手法,脆生生的让桃柳沾上了一些灵动的气息,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无比的自信,甚至说是“自恋”都不为过了。井上新桃隐喻她面若桃花,檐下嫩柳隐喻她柳腰纤纤,此等春光,皆沦为了这位皇后的陪衬,因为“唯有牡丹真国色”

唐太宗时期的诗 唐太宗长孙皇后兼职成诗人(4)

春色中悠然肆意

颈联写身临其境“花中来去看舞蝶, 树上长短听啼莺。”在春花间缓缓穿行,去看那蝴蝶在繁花似锦丛中翩跹起舞,那高高低低的树梢上传来了黄莺悦耳的啼鸣,颇有种“东家蝴蝶西家飞”、“两只黄鹂鸣翠柳”的朦胧诗意。明明是在写春意盎然,暗地里却是隐喻这位皇后行走间如同花中蝶,欢笑声如同悦耳黄莺,蝶舞翩跹,笑语嫣然。

美景与美人相得益彰,说又能说的清是景美还是人更美。暂且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桃花瓣轻轻降落美人的发梢,衣袖间染上了草木的幽幽清香,美人于花间漫步,寂静中只听见风声细细,莺啼婉转,何等曼妙?

唐太宗时期的诗 唐太宗长孙皇后兼职成诗人(5)

林下风致当仁不让

尾联问答一语双关“林下何须逺借问, 出众风流旧有名。”何须再去探听那林下之人是谁,他的出众风流早就闻名于世间。这一联引经据典,隐而未露,津津自夸,此等美人有“林下之风”,源于东晋才女东晋王凝之妻谢道韫“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寓意妇女态度闲雅、举止大方。

这上林苑的春光绝色,算得上这林下风流。长孙皇后以“林下”、“风流”自比,踌躇满志,肆意洒脱,充分符合了她此时此刻高居国母的身份地位,试问其一朝皇后之贤良淑德,难道当不起林下之风?自是当仁不让!

唐太宗时期的诗 唐太宗长孙皇后兼职成诗人(6)

结语

品鉴《春游曲》,从文化层面去细细了解长孙皇后这位奇女子,既有少女的娇俏,对于自身美貌的极度自信,个性洒脱肆意,锋芒毕露,不论政治,那也是风光霁月,光彩夺目,属于明明可以靠脸却非要靠才华的人才!可惜留存于世的只有只一首游春诗,使得其诗名未曾流传于世,姑且称之为兼职的诗人了。

人生一世,术业有专攻。长孙皇后喜读书,常与太宗一起地共执书卷,借古喻今,匡正帝王为政之错误,维护谏臣魏征、房玄龄等老臣,堪为封建王朝皇后之表率!正所谓“妻贤夫祸少”,成功男人背后的伟大女人的典型案例就在眼前。比起兼职诗人,“千古贤后”更为任重道远。

唐太宗时期的诗 唐太宗长孙皇后兼职成诗人(7)

#在家看好书# 品味诗词之美,欣赏古代人物的风采,从朦胧诗意中体会“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禅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