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马前课的14个预言 诸葛亮马前课预言详解八

马前课的第N种解法(八)

本期我们将继续秉承着对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独家解读一下诸葛亮《马前课》第八课。

第八课 益 上上——日月丽天,其色若赤,绵绵延延,凡十六叶。

诸葛亮马前课的14个预言 诸葛亮马前课预言详解八(1)

根据卦象所示,风雷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简单解释:益卦,利于有所往,利于涉水渡河。

日月丽天,这一句在第四课中已经出现一次,当时代表“武曌”武则天。这一课再次出现,似乎诸葛亮有些词穷,哪怕改成“日月在天”也行,为什么非要重复这一句呢?实在是想不明白。金批本的《推背图》第四十四象中也有这一句,难道真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到底是李淳风、袁天罡抄袭诸葛亮,还是他们心有灵犀一点通呢?或许是个千古之谜吧!这一句在这里指明朝建立,日月组成一个“明”字。

其色若赤,赤色即红色,也指“朱色”,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绵绵延延,从朱元璋建立明朝,统治时间共计276年。

凡十六叶,叶即开枝散叶。自明太祖朱元璋到明思宗朱由检,共传16帝。

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年号洪武。朱元璋登基后,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恢复社会生产。鼓励农耕,奖励开垦,减免税负,严惩贪官,百姓安居,政事清明。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享年71岁,因太子朱标早亡,故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是为明惠帝。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靖内难”的名义起兵,挥师南下,最终攻占京师(今江苏南京),战乱中明惠帝朱允炆下落不明,传称已葬身火海,史称“靖难之役”。公元1402年(建文四年),朱棣即位,年号永乐,是为明成祖,开创“永乐盛世”。公元1409年(永乐七年),明成祖朱棣命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出兵十万征讨鞑靼,结果大败。朱棣震怒,决意亲征。公元1410年(永乐八年)、公元1414年(永乐十二年),明成祖朱棣两度亲征鞑靼,明军大胜攻破瓦剌后,阿鲁台不久后便遣使来朝,向明朝谢罪,恢复向明朝朝贡。

诸葛亮马前课的14个预言 诸葛亮马前课预言详解八(2)

公元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第5次亲征鞑靼,回师途中在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西北)驾崩,享年64岁。太子朱高炽即位,年号洪熙,是为明仁宗,开“仁宣盛世”之先。公元1425年(洪熙元年),明仁宗朱高炽猝死,其长子朱瞻基即位,年号宣德,是为明宣宗。公元1426年(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造反,明宣宗朱瞻基令平叛大军抵达安乐(今辽宁开原)围而不攻,朱高煦只能投降,改乐安州为武定州。明宣宗在位期间实行安民、爱民的仁政,成就“仁宣盛世”。

公元1435年(宣德十年),明宣宗朱瞻基,英年早逝,驾崩于乾清宫,享年38岁。太子朱祁镇即位,年号正统,是为明英宗。公元1449年(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率50万大军攻打蒙古瓦剌部,由于士兵平时疏于训练,出兵准备不足,加之行军途中遭遇风雨,刚出居庸关,已粮草不济,瓦剌军主动出击,诱敌深入,明军先锋宋瑛、朱冕遭痛击全军覆没。宦官王振极力规劝明英宗朱祁镇退兵回朝,明军撤退至宣府镇(今河北宣化县)狼山时,被瓦剌军追上,明军出兵迎战,结果恭顺侯吴忠以及其弟吴克勤战死,出战明军全军覆没。明军派出4万增援大军赶至宣府鹞儿岭,被瓦剌军击溃。明军退到宣府的土木堡,遭瓦剌大军包围。瓦剌军首领也先见难于硬攻,派人向明英宗朱祁镇下书诈和,声称中秋两国休兵言和。明英宗信以为真,结果遭瓦剌军的血洗,近50万大军伤亡过半,骡马损失20多万头,兵械、辎重等损失无数。宦官王振死于乱军之中,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军俘虏,史称“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其弟朱祁钰被拥立即位,改元景泰,是为明代宗。此后,多次击退来犯瓦剌军,守卫住了京师。

诸葛亮马前课的14个预言 诸葛亮马前课预言详解八(3)

公元1450年,明英宗朱祁镇被释放,出现了两皇并立的局面。经“夺门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复位。明宪宗去世后,朱祐樘继位,年号弘治,是为明孝宗。即位后革废弊政,政治清明,成就了“弘治中兴”。此后,历经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七朝,中国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明朝最终还是走向了灭亡。公元1644年(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率大顺军攻陷京师,皇后与后宫妃嫔尽皆自尽。明思宗朱由检于煤山自缢身亡,历经16位皇帝,统治276年的明朝灭亡。

下一期讲讲第九课“水月有主,古月为君,十传绝统,相敬若宾。”

【马前课的第N种解法】连载中,欢迎大家点赞,评论,收藏,您的支持是我们继续的动力,谢谢大家!

本文出自“马前课的第N种解法”由头条号“昇斗闲人”原创,发布于头条号平台,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