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细思极恐实验 你知道小艾伯特实验

在人类社会中能说已经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实验,而这一次的实验主题却只是一个仅仅才九个月大的婴儿艾伯特

50个细思极恐实验 你知道小艾伯特实验(1)

1920年由约翰·布罗德斯·华生和他的助手罗莎莉·雷纳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行的“小艾伯特实验”

我们先说说促使这次实验的心理学“大神”——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约翰·布罗德斯·华生

50个细思极恐实验 你知道小艾伯特实验(2)

约翰·布罗德斯·华生(图片来源于网络)

华生是美国的心理学家,看照片就感觉好生俊俏,仪表堂堂,他原生家庭比较贫苦,后来一直在学生时期是一位问题少年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了一位年轻有为的心理学家。他身边的助手雷纳是他的情人,那时候因给雷纳的情书被登在报纸上,所以不得已离婚,这也算是在心理届的丑闻,说完小八卦,我们来谈谈这次的实验。

1917年,华生获得一笔100美元的资助,进行一项焦虑引发的实验,来研究婴儿的反射和本能,这个实验是一个显示人类经典反射经验证据的实验也是一个受到了当时社会言论和争议的一次实验。

50个细思极恐实验 你知道小艾伯特实验(3)

现在的大概图片标志(图片来源于网络)

只有九个月大的小艾伯特成为了这次研究对象,而小艾伯特的母亲是哈里特巷Harriet Lane Home残疾儿童的奶妈。

50个细思极恐实验 你知道小艾伯特实验(4)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20年,实验开始之前,小艾伯特接受了一系列基础情感测试:让他首次短暂地接触以下物品:白鼠、兔子、狗、猴子、有头发和无头发的面具、棉絮、焚烧的报纸等。结果发现,在此起点,小艾伯特对这些物品均不感到恐惧。

50个细思极恐实验 你知道小艾伯特实验(5)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直到华生用一个锤子敲打钢条来发出噪音,小艾伯特开始感觉到了不安。

之后,大约两个月,当小艾伯特刚超过11个月大,华生和他的同事又开始进行实验。

这次,华生又把实验小白鼠跟小艾伯特一起玩耍,而在这时华生拿出了之前让小艾伯特感觉到不安的用锤子发出的噪音,因为噪音跟小白鼠同时出现多次,小艾伯特即使不再听到噪音看见小白鼠也会感觉到不安。此后,对于毛茸茸的狗、海豹皮大衣,甚至华生戴上有白色棉花胡须的圣诞老人面具出现在他面前,他都能感觉到痛苦而引起恐惧和哭泣的情绪反应。

50个细思极恐实验 你知道小艾伯特实验(6)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实验导致如下一系列的后果:  巨响(非条件刺激)出现,引起恐惧(无条件反射)。  白鼠(中性刺激)与巨响(非条件刺激)同时出现,引起恐惧(无条件反射)。  白鼠(条件刺激)出现,引起恐惧(条件反射)。在这里,学习发生了。

简单来说:

男婴 老鼠——不害怕

男婴 噪音——害怕

男婴 老鼠 噪音——害怕

男婴 老鼠——害怕

50个细思极恐实验 你知道小艾伯特实验(7)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实验最大的意义可能,就是证明了可以从经典条件反射的角度来解释恐惧,他认为,根据经典条件反射原理,他可以制约儿童恐惧另一个通常儿童不会害怕的独特的刺激。

华生的“现身说法”说完后,我想补充的是这个小艾伯特实验的后期,小艾伯特自己也开始从恐惧小白鼠到延伸与其他一切关于毛皮动物以及物品,这个就是对恐怖状况发生的泛化。

50个细思极恐实验 你知道小艾伯特实验(8)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只是,小艾伯特因此为这个实验做出了伟大的牺牲,华生让小艾伯特原本不害怕老鼠而到现在看见老鼠就害怕的要命。终身也没有消除过这个恐惧,这项在 1920 年进行的实验,本身就缺乏科学性,而且又极度违反伦理道德。

50个细思极恐实验 你知道小艾伯特实验(9)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自这次实验以来,美国心理协会制定了实验的伦理标准,禁止任何人进行违反伦理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沃森承诺最终用脱敏疗法治疗年轻的艾伯特,但是在2009年,他们去核实小艾伯特的生活,可是婴儿却已经在6岁的时候死于脑水肿,因此该实验对其后来的发育的影响无从知晓。

下一章 通过上述实验行为分析的角度来讲解下 为什么我们会害怕鬼怪这种不存在的东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