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1)

新 娱 录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2)

最近,大众电影百花奖因为“沈腾0票”“李玟演唱跑调”“导演道歉”等话题冲上热搜,成了全民谈资。说来有点儿心酸,百花奖近年来收获最高的一次关注,焦点却和电影本身没什么关系。

要知道在那个物质匮乏,电影是国人重要精神食粮的上世纪80年代,百花奖评选不仅在参与人数和票数上秒杀当下任何娱乐奖项,它作为现象级的文化事件,对中国电影界乃至中国文化界的影响,至今无法超越。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3)

· 百花奖曾在一届评选中收到超过200万张选票;

· 刘晓庆曾连拿三届影后,至今无人超越;

·“最佳女主角”张瑜单届独得140万张选票;

· 百花奖主办方《大众电影》高峰时每月发行量突破900万。

没有聚光灯,没有红毯,没有百万片酬,没有后援会……那些年的金鸡百花奖(合颁)却用一个个天文数字打破纪录,这是电影人和观众以最朴素的热爱,激发出中国电影最炽热的高光时刻。

那些情感充沛的电影,和观众热情的回应一样,美好而发自肺腑。

01 四千人研究半个月 投出神圣一票

百花奖于1962年由周恩来总理提议创办,是中国电影最具影响力的观众奖。奖项由《大众电影》杂志社主办,每年评选一届,通过杂志印发选票,由读者和电影观众投票,产生最佳故事片、最佳男女演员、最佳男女配角等奖项。

“百花奖”的寓意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4)

如今的百花奖仅保留了101位各行业的观众评委,由于票数十分有限,出现了“沈腾、海清0票”的尴尬局面。而当年的百花奖,观众都是评委,没有内幕没有买奖,一票一票投出的奖项是当之无愧的“观众最喜爱”。

百花奖每年的评选活动开始时,选票会随《大众电影》附送给读者,读者填写完毕后寄回杂志社。

投票,声势浩大;颁奖,盛况空前!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5)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6)

首届百花奖投票的一个经典事例是:

沈阳玻璃厂有职工4000人,但选票只有一张,为了充分尊重工人意见,用大红纸把候选影片公之于众,请大家预先讨论,最后民主集中,经半月时间,全厂投出了慎重的一票。

观众有多爱百花奖?

在第二届的选票中,有读者写诗为证:

亲爱的演员,亲爱的编导,

你们可曾知道,我正凝神思考。

望着候选名单,一行一行寻找,

究竟谁个最佳,一时把人难倒,

不,应该说各有千秋,

只怪百花奖太少!

首届“百花奖”以文坛大家的墨宝作为奖品,至今看来都是创意满满的“无价之奖”:

最佳女演员祝希娟(《红色娘子军》)获赠的是郭沫若的书法题联:“浇来都是英雄血,一朵琼花分外红。”最佳男演员崔嵬(《红旗谱》)获得的是老舍的题词:“贞如翠竹明如雪,静似苍松娇若龙。”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7)

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初的几年,每年的百花奖选票都在100万到200多万张(2005年超女投票短信纪录也甘拜下风)!

1980年,第三届百花奖重启。《大众电影》洛阳纸贵,选票雪花般地飞向杂志社。

多达160万张的选票数量,光拆信封就花了编辑部半个多月的时间。200多人的统计选票队伍工作了一个月才终于整理出评选的结果,足见观众参与之广,统计工作之巨大!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8)

同样的,相当一部分选票不是一个人填写的,而是几个人、一个家庭或者整个班组一起填写。甚至有的工厂、学校,平均一两千人只有一份《大众电影》,这意味着他们只有一张选票。大家只好用集体评选的方式把意见集中在一张选票上。

什么叫一票千金?

百花奖几十年前就给出了答案。

02 女星“天花板”“神仙打架”的时代

1980—1990年的金鸡奖百花奖的演员奖项,呈现了当时中国电影显著的特点:顶级女星辈出,群芳争艳的局面直接体现在众多好电影和好角色上。

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电影出现了刘晓庆、陈冲、斯琴高娃、潘虹、张瑜、龚雪、李秀明等演员,在百花奖的白热化竞争中,她们和获奖作品一起成了一代观众的记忆。

那个时代的女明星天然去雕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美,真·女神是也——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9)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10)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11)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12)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13)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14)

1980年 第三届百花奖,刘晓庆凭借和陈佩斯父子主演的电影《瞧这一家子》,获得百花奖最佳女配角。也是在这一年,她还凭借《小花》和《婚礼》入围了最佳女演员。

最终,同样作为《小花》女主角的陈冲胜出,拿下最佳女主角,陈冲还凭借该片获得金鸡奖最佳女主角。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15)

《小花》剧照

后来刘晓庆在接受采访时回忆:

当时在领奖时两眼一黑,因为两个女主角入围而分散了票数,最终与最佳女演员失之交臂,当时还挺不服气的。

陈冲回忆当时19岁的自己时说:

当时中国电影界充满了勃勃生机。我自己呢,也是同样朝气蓬勃的,十几岁的女孩是很单纯的,尤其对电影对表演,可以说是一往深情,什么钱啦,名誉啦,几乎都没有考虑,只一心想演好角色。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16)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17)

刘晓庆借陈冲的衬衫领奖

一段“典故”是,当时领奖时,一个月工资只有40元的刘晓庆没来得及添置服装,结果上台领奖之前找陈冲借了一件白条红底的衬衫穿。

1981张瑜凭借在《庐山恋》中自然、情感充沛的表演获得最佳女主角。她也是第一位在一年内连获金鸡奖、百花奖、文汇奖、政府奖的“四冠演员”。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18)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19)

最佳男女演员:达式常与张瑜

《庐山恋》当时在国内的影响是现象级的,不仅因为其主题深厚,还有“新中国银幕第一吻”的头衔加身。

据说郭凯敏和张瑜拍摄这场戏时,不仅清场,导演在现场还恩威并施才成功,中国人在大银幕上迎来他们心中久违的浪漫爱情。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20)

《庐山恋》当之无愧获得了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张瑜以126万多张选票秒杀其他入围者,再加上她的另一部入围作品《巴山夜雨》的14万多张,140多万张的选票,诠释了何为时代的顶流。

1983年 第六届百花奖,是潘虹(《人到中年》)和斯琴高娃(《骆驼祥子》)的正面竞争。两人出色的表演可谓不分伯仲,在金鸡奖的评选中就让评委难以割舍,最终金鸡奖首次出现“双黄蛋”,让两人同享最佳女主角桂冠。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21)

但在百花奖的评选中,观众的选票才是硬通货,不少影迷表示,潘虹同时以《杜十娘》和《人到中年》入围最佳女主角,因分散票数才惜败斯琴高娃。

不过潘虹此后佳作连连,继《井》获得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后,她1992年以《股疯》同时荣膺金鸡、百花和长春电影节三个影后,迎来事业巅峰。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22)

潘虹在《人到中年》的经典镜头

在今年的百花奖颁奖典礼上,祝希娟和刘晓庆分别亮相,立刻增加了红毯的含金量——祝希娟是第一届百花奖的最佳女主角,而刘晓庆因五次获奖而成为“百花第一人”。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23)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24)

凭《瞧这一家子》获得最佳女配角后,刘晓庆在1987—1989年分别凭借《芙蓉镇》《原野》《春桃》拿下影后称号,再于1992年因三次获得百花影后而获得特别奖,这一成绩前无古人,也很难再有来者。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25)

刘晓庆自言那时年少轻狂,有人问她中国最好的女演员是谁,“我停了两下说‘是我’。当时什么都不懂,就把心里话说出来了。第二天大字标题,‘刘晓庆:我是中国最好的女演员’。简直是!我都快让那个唾沫给淹死了。”

人生理想,刻苦奋斗,美好生活,纯洁爱情……在通俗文艺作品匮乏的上世纪80年代,电影被赋予了相当多的功用,也是观众树立三观的重要渠道。

不少电影中的主人公,就是观众们试图活成的样子。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26)

左起:潘虹、王馥荔、龚雪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27)

那时每家同款的明星挂历

以刘晓庆为代表的大众明星对民众生活的影响,还有一个典型例子。当年上海沪西工人文化宫影评协会与上海市青年影评协会曾对上海观众眼中的刘晓庆做过调查,“专题调研综述”:

“今年3月,我们曾在一百多家工厂做过调查,观众在‘你最喜欢的女演员’测试中,把刘晓庆列于榜首”,合格调查表684份来自“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书记,厂长,经理;工会主席,工人;机关干部,民主党派人士;生产第一线操作工,服务行业的售货员,业余影评等”的调查,得到如下归纳与分析:

观众对她的青睐是因为她的表演适合了中国老百姓的审美口味……生活中各类各样的人物,观众都盼望刘晓庆在银幕上扮演,这虽非刘晓庆所能胜任,但由此也可看到刘晓庆在观众心中的位置。

电影学者认为: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电影与中国社会紧密相连,与人民大众的意志、愿望、喜怒哀乐紧密相连。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28)

《庐山恋》上映后,“的确良”衣料开始热卖

在改革开放蓬勃向上的气氛中,在鲜活、灵动、激情澎湃的艺术情境里,由电影引发的放映、评奖、报刊载体,电影中的明星和故事,都成了中国电影文化无法复制的“尖峰时刻”

知道多一点 · 百花奖的故事

1 1980年,中国观影人次达到292亿;同年,世界四大通讯社同时发出的一则消息:世界上以一种文字发行的刊物,发行量最大的是中国的《大众电影》。965万份的发行神话,使其足以傲视美国的《读者文摘》。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29)

2 当时,《大众电影》的记者只要手持一摞杂志,便成了通行证,买车票,找旅馆,畅通无阻……而一本电影杂志和普通人的连结可以到何种程度?当时甚至出现了“《大众电影》是他俩的介绍人”的爱情故事。

3 《瞧这一家子》上映后,刘晓庆说自己走在大街上,总能听到有人说“把他打蒙”,“好像我的名字就叫‘把他打蒙’。后来才知道是一句我自己都忘了的电影台词。”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30)

同样,潘虹出演《人到中年》后,很多观众见到她都叫她“陆医生”(片中角色陆文婷),甚至有人请她为自己看病。

4 陈冲在拍完《小花》后,只身前往美国发展,在闯出一番事业后,她曾在美国推出“小花”牌香水,还曾专门回国为香水做推广。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31)

5 1988年,潘虹的照片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她是第一位登上该杂志的华人明星。

6 2010年,张瑜作为导演执导了《庐山恋2010》,作为《庐山恋》的续作,讲述了30年后,她扮演的周筠的女儿耿菲尔的恋爱故事。而直到现在,庐山景区的庐山恋电影院依旧在放映《庐山恋》。40余年来,创造了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40年前,

电影前所未有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其规模和深度都无法再复制。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32)

40年后,

她们已经优雅地老去,

新的电影故事还在继续。

那些年的电影,

有没有与你连结的故事?

那些年一起看电影的人,

如今身在何方?

欢迎说出您的故事。

栏目主持 / 编辑 / 新报记者 王轶斐 实习生 王思元

部分图片来源 / 央视电影频道

值班编辑 / 徐丹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33)

十年前最火的刊物有哪些(4000人只投一票的背后)(3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