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会到底要干什么(陈春为什么要有相信)

为什么要有相信(与潘基文先生擦肩而过)

陈春

这也是九月的一篇随笔,放在现在头条号上线,还不算晚,都是2015年的记述。

行·笔记

9月5日,完成工作之余,抽个时间往曲阜,拜访万世师表仲尼先生。交通的高速,让旅行的时间变短,来不及更多的思考便到站了,随后便是按照孔庙—孔府—孔林的顺序大致的走马观花。这里不再赘述具体行程,关于此处的游记或者攻略铺天盖地。叙述一些你在别处未见的东西或许更为有趣。

陈春会到底要干什么(陈春为什么要有相信)(1)

有一点需要说明,潘基文先生4日傍晚拜谒孔子,5日游览趵突泉。我们的行程恰与之相反,这里的擦肩而过是指相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并非真正面对面,但这并不重要。之所以写到潘先生,另有一层含义。

我们到孔子墓前时,游人并不多,留有一些空旷,潘基文先生的花篮还在那里,当然还有其他人的,有人注意到,也有人没有看到。由于刚下过雨,花束和绶带上都显得湿漉,孔林的广袤树荫,在这林间会形成一个微小的气候环境,大概是保持常年湿润温和的。

陈春会到底要干什么(陈春为什么要有相信)(2)

潘先生对孔子非常推崇,据说他的皮夹里有一张烟盒大小的绿色纸片,上面用韩文和汉字抄录着《论语》中的名句,类似于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按照儒学修身的规范对待自己,这样一种相信让他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保持了良善的路径,在一次访谈中,潘先生说:“孔子的很多教诲仍在为我指引方向。”他一直在努力从《论语》等中华文化经典中汲取智慧、经验和为人处事的原则,无论是履行公务,还是处理个人私事,这些儒家思想都使他获益良多。

陈春会到底要干什么(陈春为什么要有相信)(3)

对于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的功过是非,自有如椽大笔去鸿篇巨制,这里,不叙。只谈相信。

潘先生的相信或许与孔丘先生的相信具有某种精神上的共同之处。眼前这些繁华与周到,都不是孔丘先生生前所见的,都是后世的统治者出于某些需要而不断地扩充三孔地盘,当然文革期间孔先生的灾难遭遇也表明作为某种政治符号的危险,这里都没有把孔丘当做人来看,而是当成了神和圣。

陈春会到底要干什么(陈春为什么要有相信)(4)

看过周润发演的孔子,尽管似乎票房口碑不佳,但就我个人观感而言,还是有人的味道在里面,把孔子人生经历中许多困难时刻下的坚持和相信刻画了出来。安静的看过之后,也会明白孔子的相信意义何在。

相信,或许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东西。我们常常借助某些具体的人来看到这种力量的伟大之处。例如孔子,例如潘基文,首先作为一个普通的人而存在他们的时代,但他们有了自己的某种相信,并且矢志不渝,也就有了人生的方向感。无论顺境和逆境,都需要某种相信来作为安然度过的信符,这或许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借此都可以切身感悟到的。

离开曲阜时,已是暮色苍茫。回望那一座城,那一片林,获得一种相信的存在感,也不枉费这车船劳顿的辛苦,或许潘基文先生也会有类似的感觉。

思·笔记

潘基文先生提出5C理念 ]

■Calm:只有冷静地思考,我们才能坦率地面对分歧,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恰当方式。

■Compassionate:同情心很必要。年轻人要学会平衡热情与同情,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Cooperation:合作将成为常态与时代主题。

■Courage:作为年轻的一代,你们需要充满勇气,来直面挑战。

■Confucius:希望所有人都能先修养自身,致力塑造正直的人格,携手为世界和平和全世界人民有尊严的生活而努力。

最后一个Confucius,就是孔子的英文译名,可见潘先生的相信不是没来由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