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 王阳明(名世于今五百年)

七古

送纵宇一郎东行

1918年4月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艟艨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宫前友谊多,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

(一)

这首诗从天气说起,“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连着几天都是阴天,毛主席送罗章龙的时候,出太阳了,照在山上的树木上有了光泽。这里有一个问题,在诗词里除题目中的地点是真实的,正文中的地点多借用神话或现实中有名的地方,以合平仄或主题的需要,不一定是真实地名。“衡岳”在衡阳,不在长沙。因为衡山是五岳之一,名气大,所以借过来装点字面。“天马”“凤凰”据说是岳麓山前面的两座小山,其实有没有这两座山都不能死抠,这样写衬托了人,增加了神话色彩。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说湖南风水好,出了很多人才,罗章龙就是一个。“洞庭湘水涨连天,艟艨巨舰直东指”,罗章龙坐船去日本留学,连河水都涨高高,为他提供便利。他本来是坐轮船去的,毛主席说他坐战舰(艟艨读chōng méng,是古代的巨舰)这样增添了豪气。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说毛主席要为他写了一首诗。

(二)

这首诗真正感人的是中间一段,它使我们看出毛主席年轻时就很有理想。

“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tí)米”,毛主席看到罗章龙有点纠结,好像有心事,就劝他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要为小事烦恼,天大的事也要看小一点。

“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海水本来向低处流,现在四处流淌乱了套,成了灾难,所以“沧海横流”一般表示社会动荡。这里指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卖国条约“二十一条”,主要是割让台湾,学生举行游行示威,日本对中国留学生也不友好。罗章龙可能感觉外面太乱。这首诗是在毛主席逝世后,罗章龙为了纪念毛主席披露出来的,据罗章龙回忆,原稿是“世事纷纭何须理”。“何须理”与“从君理”意思就大不一样了,按“从君理”,就是乱世不就靠我们去治理吗?按“何须理”,就是你不要掺和他们那些事,你管好自己就行了,管别人干啥?从下句看,“何须理”跟“管却自家”相呼应,更符合文脉。有人觉得罗章龙记错了,不是“何须理”,应该是“从君理”,罗章龙也表示接受。“从君理”虽然与下一句不搭,单独来看,它可以鼓励人们肩负起历史的责任。

“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管却自家”是顺着“何须理”下来的。“日月”代天地,这里指内心世界。“胸中日月”是寓大于小的写法,把日月都装进去了,你的胸怀该有多大?“常新美”是说心胸宽阔了,烦恼就没了。

“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曹操曾对刘备说,夏500年止于商,商500年止于周,周300年而骤起春秋战国,一般三五百年就要换个朝代,到时天下大乱,引出英雄争夺江山。太平盛世,你不过是在家里织席贩履的,我也只能在别人那里做一个校尉的小官,而生于乱世,虽颠沛流离,但也能显示你的才能,创下万世功名。毛主席对罗章龙说,300到500年就要出一个人,清朝经过276年灭亡了,现在军阀割据,天下大乱,就是出人的时候。我看别人碌碌无为不成事,就你还行。东汉的祢衡恃才自傲,说“衡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用白话讲,就是祢衡只对鲁国的孔融和弘农的杨修好,常在别人面前说,在我们这辈人中,比我大点的孔融,小点的杨修,这两个小子还行,其余的人不值一提。从这个典故看,毛主席讲罗章龙,也包括他自己。

(三)

毛主席把罗章龙送到码头,说我俩关系最好,中日离得近,从上海的崇明岛到日本长崎县的对马岛,只隔着衣带那么一点宽的水,你到了日本要常写信回来。“濯(zhuó)剑”就是磨剑,这里是留学。写诗要形象,不能直接说,要用借代,留学不说留学,要说磨剑。“我返自崖君去矣”,“崖”作岸讲,毛主席用字比较大。“返自崖”就是“自崖返”,说我就送到这里了,你走吧,我回了。

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 王阳明(名世于今五百年)(1)

前排左三为毛泽东、左四为罗章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