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沉迷上网怎么办(小孩上网青少年模式)

未成年人与家长需要怎样的青少年模式?如何探索青少年网络行为约束和网络素养提升的新路径?5月25日,“微信绿苗计划”发布会暨“青少年网络素养和数字能力提升新路径”主题研讨会在线上召开,多位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与微信相关业务负责人进行探讨。

儿子沉迷上网怎么办(小孩上网青少年模式)(1)

泛在的保护引导教育至关重要

全国妇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Z世代的青少年自出生起就与互联网相伴成长,但是作为网络空间中的特殊群体,青少年的辨识力、自控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便会引发‘网络沉迷’‘网络欺凌’等问题,对其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是社会各界均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主任郑浩峻看来,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和数字学习包含两大方面:“一个是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准确快速找出自己需要的内容和知识,这是一种能力,除了教育产品,还要自己去寻找、去学习,而不是监管全限制住了。另外一个要准确使用网络,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网络自律的好习惯。” 郑浩峻认为,“一个好的环境,好的资源,对青少年进行泛在的但是又不是很明显的保护引导教育至关重要。”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建议,促进青少年网络素养提升须集结社会各界共同力量,组织开展青少年网络素养项目、计划、活动等。同时也希望各地能各地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基地建设,提高基地建设的普及性和规范性,为青少年网络素养提升提供专业保护。大众传媒也要积极引导社会和青少年关注和使用网络的正向功能。

家长应与未成年人共享共创共成长

在未成年人“触网”越来越早的当下,与其想办法阻碍孩子们接触互联网,不如主动加以引导。不少家长开始将注意力放在各大app的青少年模式上。但事实上,真正使用青少年模式的未成年人并不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透露了近期对微信的青少年模式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发现,虽然有超过7成的未成年人家长愿意开青少年模式。但现实生活中“真正开了青少年模式的未成年人只有4成多。”

“孩子开不开青少年模式跟他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尤其是家庭的成长环境等等有非常非常密切的关系。”孙宏艳指出,“家长不尊重孩子的家庭和家长民主的家庭,开启青少年模式的比例相差近13个百分点。而如果经常有家人各自上网不交流的情况,和几乎没有这种情况,这两种极端的状态来比较,未成年人开启青少年模式占比也相差了10个百分点以上。”与此同时,“心理压力大未成年人,其实他们更想逃脱青少年模式的管理和限制,他们愿意在网上裸奔,愿意释放自己的压力。”

因此,孙宏艳表示,“从上述因素看,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表现出来的不当行为跟他们生活状态、家庭的养育方式、心理状态都有很大的关系。亲子之间的沟通,如果没有障碍,对未成年人是最好的保护。”她进一步指出,“网络素养不仅仅是掌握网络使用知识,更是一种生活的生态,还有养育的生态,我们要与未成年人共享共创共成长,从这三个角度去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

互联网企业应更加树立全网全领域保护意识

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协商代言处处长滕素芬认为,当下互联网平台在科技赋能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方面能发挥作用的空间很大,需要具体承担一些正向作用,希望互联网平台能更加树立全网全领域的保护意识,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下,推出更多有利于青少年价值观养成和健康成长的产品与功能,利用平台企业的科技优势,面向青少年开展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对一些特殊家庭及偏远地区的学校提供更多的支持。

发布会上,微信宣布启动青少年专属项目“微信绿苗计划”,通过完善产品设计、青少年内容池共建、流量扶持、专业研讨、公益活动和创新赛事等多重举措,全方位陪伴青少年成长成才,多层次助力青少年网络素养提升。在“绿苗计划”框架中,微信将携手多方团队,继续通过“知识星光”公益计划把“优质图书 阅读空间 阅读培训”带到乡村小学。微信企业文化团队也与公益机构合作参与“蓝信封计划”,已有500多位员工与三所中学的孩子们结成了笔友,陪伴孩子们度过青春期。

奥一新闻记者 张洁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