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兴建图书馆(民国涵江图书馆)

民国兴建图书馆(民国涵江图书馆)(1)

  民国时期,随着新文化运动兴起,八闽大地新式图书馆陆续出现,为文化传播和交流提供重要平台和渠道。而莆籍文史学家康爵(1894-1943年)创办的私立涵江图书馆,则是福建现代最早的民办图书馆之一,为发掘和保存地方文献,发展莆仙文化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民国兴建图书馆(民国涵江图书馆)(2)

康爵传

康爵(1895-1944)字修其,号耕冰。涵江张井村人,后迁居保尾街(今涵西街道办事处保尾社区)。近代收藏家、地方史志学家。1934年为中华图书馆学会会员。幼好学,博通经史。稍长,游于京、沪、苏、杭等地,从蔡元培、郑洪年、黄炎培、傅斯年诸名家学,于是所学益进。1919年,在原藏书楼“耕冰寄庐”基础上和几位同学创办涵江图书馆,苦心经营,收藏图书近万册,少数孤本方志。曾为朱士嘉《中国方志综录》所称引。为访求地方文献,足迹遍及长江、黄河南北各省市,所搜集到的莆邑乡贤著作196部、870本,涉及作家143人。莆田乡哲著作收入《四库全书》的共42部,他收藏其中的31部。藏书中如郑樵的《鬼料窍》,陈昂的《白云集》,林达的《自考集》,周如磐的《澹志斋集》,叶甲、方综、林简、周闻的《寄楼合选》,肖远村的《莆阳乐府》,廖必琦的《荔庄诗钞》等堪称孤本。还有林蕴的《林邵州遗集》等。藏书中另有60多种为钞本。曾任《闽中新报》的《莆田文献》副刊主编;《东南日报》副刊特约撰稿。

民国兴建图书馆(民国涵江图书馆)(3)

1944年春,莆田县民众教育馆“乡贤书画艺文展览”,其中乡贤著作部分,大多是康爵所搜集的藏本。他为各部书籍撰写内容提要,在展览中,引起史学界的重视。同年秋逝世,终年49岁。著有《莆阳大事记》、《乡故随钞》、《乡贤宦绩录》、《莆田书家录》、《莆石漫录》、《乡贤友声集》、《耕冰寄庐漫录》、《莆阳诗话》、《莆风清籁集补遗》、《莆田艺文志》和《莆阳经籍存本》等25种,都有较高史料价值。擅长目录学研究,著有《名家书目摘抄》、《涵芬楼书目补遗》和《古今方志总目》等,其中以《古今方志总目》最为宏巨。蔡元培题跋称此书“搜采既博,体例亦精”;郑洪年作序,也称其“拾遗补漏,条分缕别,明发其凡,治史学之津逮也。”

民国兴建图书馆(民国涵江图书馆)(4)

民国康爵创办的涵江图书馆

民国涵江图书馆原在涵江保尾由边埕康宅院内,为清末一书院,种花植树,房间众多,环境幽静。上世纪30年代,为扩大规模,因应社会文化需求,经仙游名士原栖岩、涵江富商黄星阁等人鼎力相助,以及海外华侨慷慨捐赠,迁至涵江后坡新址重建。新馆为二层砖瓦结构、外观华丽,门前有小湖,环境优美。同时,添置不少图书资料,订阅各种报刊杂志,致力于新思想、新文化传播,很受社会欢迎,来访者络绎不绝。新馆还购置印刷设备,编印馆刊与全国各大图书馆交流。为加强建设和管理,康爵身为馆长,不辞劳苦,遍访各地著名图书馆取经,博取众长,设置科学,服务周到,广受同行和读者好评,社会反响积极。

  该馆虽为私立,可馆藏富有特色。莆田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称,历史上涌现众多名人雅士、文人墨客。但这些人大多在外为官或浪迹天涯,加上兵灾战乱,其著作大多流失,或在当地所存无几。康爵不遗余力周游大江南北11个省市,遍历各地图书馆、藏书阁,千方百计寻访抄录,不惜重金购买收藏,累计征集莆田历代乡贤著作96部870余册(如图),涉及作者34人。著名闽史专家朱维斡先生曾做过统计:莆田乡哲著作收入《四库全书》者共计42部,康爵收藏其中31部;未为《四库全书》收录或成书在《四库全书》之后者,康爵收藏共达148部之多。而且不少属弧本、善本、钞本,尤其是一些作者身世漂零,书写就而未问世,故极为难得愈显珍贵。他还收集许多清朝御史江春霖、晚清状元郑孝胥、清末翰林张琴等名家著作和大量古字画。康爵为家乡莆田汇集、保存大量典籍史料,耗尽积蓄,可谓倾其所有,竭尽全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43年6月,这位莆田著名文史学家、图书馆长不幸患病早逝,令人扼腕。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的“图书大厦”随之倒闭,家人只得把所有馆藏图书迁回保尾田边埕康家老宅。新中国建立后,康家秉承其遗志,毅然将大部分藏书以康爵遗孀詹谦勤名义,无偿捐献给福建省图书馆和福建师大图书馆,服务全省读者;还有一部分莆田地方典籍资料,则留存莆田县文化馆,供家乡人士查阅使用。而康家仅留存部分康爵手稿作纪念,遗憾的是在上世纪60年代“文革”期间散失几尽。然而,康爵先生鞠躬尽瘁,为建设现代图书馆,发展家乡文化事业而无私奉献精神,却长留人间,令后人景仰。

民国兴建图书馆(民国涵江图书馆)(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