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癌细胞最终下降到多少(抗癌成功第一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他15岁迫于生计,去工厂打工。

十年后,他凭借自己一路摸爬滚打,成为新华社记者。

30岁的他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他是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畅销书作家。

更重要的是,他是我国抗癌成功的第一人——凌志军

2007年,他被确诊为肺癌晚期。

期间辗转多家大医院,看过多家名医都劝他化疗。

然而,凌志军做出个大胆决定:

“回归家庭,开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再纠结于病痛。”

没想到这一大胆决定,让他的癌细胞奇迹般消失。

化疗后癌细胞最终下降到多少(抗癌成功第一人)(1)

凌志军

从癌细胞到痊愈,他是如何死里逃生,躲过活不过三个月的死亡宣判?

让我们走进他传奇的一生,去深入了解……

享受生活,活出精彩

对于凌志军来说,2008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伴着清晨第一缕阳光从睡梦中清醒;

然后开启读书看报的一天。

没人会想到,就是这个看似享受生活的人,不久前的生活重心还全部在工作上。

现如今,凌志军和家人们搬到了深圳郊区,开始了一家人的隐居时光。

在他看来,花费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也算是弥补自己之前一直工作、忽略家庭。

也正因此,凌志军的生活也越来越具有“烟火气”。

他开始享受这样的慢生活,和妻子一起出门逛街买菜成为他的日常。

做饭时间点在菜市场总能找到凌志军的身影。

他和菜市场大爷大妈侃侃而谈,也会因为多出的一两元而和摆摊儿的老板们绊上几嘴……

化疗后癌细胞最终下降到多少(抗癌成功第一人)(2)

饮食上,他会荤素搭配,多吃绿色蔬菜,保证每天摄入的食物种类多样且健康。

不仅如此,他还尽量保证食用更健康的粗粮,高油高盐高糖的食物和加工食物则坚决不吃。

而有强烈生活仪式感的凌志军会把三餐记录下来,然后拍照上传到社交软件。

这一举动很快吸引了网友的关注。

有人是被他晒的食物吸引;

有人是被他乐观的生活态度所吸引;

当然也有人是被他的事迹所吸引。

总之,凌志军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也是受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自己的饮食。

饮食是一方面,健康的生活习惯当然少不了。

化疗后癌细胞最终下降到多少(抗癌成功第一人)(3)

首先是定期补水。

凌志军会确保自己每日摄入约2400ml水,保温杯里泡枸杞是其常态。

那段时间,他不管走到哪里,随身都会带着水杯。

其次,他要保持充足的睡眠。

晚上10:30准时睡觉,早上6:30起床,刚好满足八小时的睡眠时间。

这样做就能保证第二天有充足的精力。

最后,他坚持每天步行五公里。

在户外沐浴阳光,做深呼吸。

有时候,凌志军会在爱人的陪伴下一道去山上走走,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每次走在山上,闻着树木花草的大自然清香,总能让凌志军驻足神往。

这里没有世俗的烦扰,没有压力没有紧迫没有督促,有的只是浑身心地放松和惬意。

这样的生活节奏让凌志军的生活压力减轻不少。

化疗后癌细胞最终下降到多少(抗癌成功第一人)(4)

凌志军

凌志军经常将这般神仙眷侣生活的日常分享在微博上。

能看出来他的心态一天天维持得都很不错。

非但是日常生活,凌志军还爱上了旅游。

得空的时候他便带着妻子游山玩水,

欣赏不同地区的风景,领略不同地区的风俗和文化。

遇见的人和事多了,他看待事情的态度也就更加平和、开放了。

以前的他更多地关注事情的结果,纠结任何一个他会不认同的地方。

他曾经也爱钻牛角尖,打破砂锅问到底,如果最后没有取得自己满意的效果,就会久久放不下。

化疗后癌细胞最终下降到多少(抗癌成功第一人)(5)

凌志军

而如今,凌志军更多地关注事情发展的过程,重在体验。

“过程中加倍努力就好,以一种更加坦然的心态对待结果。”

这是那段时间凌志军常挂在嘴边的话。

他不再逼迫自己,不再急切地去寻找一个答案。

反而这样,结果往往会出乎意料的好。

旅游选择的城市,是凌志军和妻子经过深思熟虑认真计划才下的决定。

去自己喜欢的城市,做自己之前一直想做但还没来得及做的事情,是他们出发前许给自己必须完成的使命。

而谈到喜欢的城市,凌志军第一回答就是大西北

化疗后癌细胞最终下降到多少(抗癌成功第一人)(6)

大西北

比起辽阔的大海凌志军更喜欢戈壁的壮阔。

在这个城市与沙漠相连的沙漠上,绿洲与黄沙相伴,飞鸟伴驼铃起舞;

极高气温与正常温度仅一步之遥,十分独特;

沙漠的沙丘轮廓清晰、层次分明。

最重要的是,无边的沙海中,点缀着一丛丛树木,那是沙柳。

一丛丛沙柳给原本沉寂的沙海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只是为了能在缺水的沙漠中生存,沙柳必须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把根深深地扎在沙土之中,长达几十米,一直伸向有水源的地方。

这也意味着在这里,生命一旦产生,便很难消亡;

因为艰苦的环境,往往可以养育出伟大而顽强的生命。

站在戈壁上,俯瞰着这一切,每每都给凌志军以震撼和启迪,感慨自然的美好,感慨生命的可贵。

化疗后癌细胞最终下降到多少(抗癌成功第一人)(7)

此外,凌志军也尝试了之前没有尝试过的极限运动。

在运动中一次次挑战自己,一次次偶遇全新的自己。

以前的凌志军是根本没有勇气接触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运动,也不愿意挑战;

而如今的他发现自己对滑雪很感兴趣,所以就带着妻子去学习滑雪。

他们会准时准点带上装备去训练场所,虚心求教老师。

凌志军喜欢在练习和跌倒中去感受身体。

在这过程中,妻子既是凌志军的队友,又是凌志军的竞争对手。

当凌志军摔倒不愿站起来的时候,妻子总会及时地给他鼓励和信心:

“你一定可以!一次不行再来一次,总会有成功的时候,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这样。”

自然,面对妻子耐心的陪伴,他急躁的心情也能得到缓解。

化疗后癌细胞最终下降到多少(抗癌成功第一人)(8)

当凌志军有一点点进步的时候,他会要求妻子和自己比一比。

在比赛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再不断地训练、总结。

如此一来,凌志军的滑雪技术大大提高。

对于之前自己根本不可能接触的极限运动,他发现了另一个自己。

凌志军感受着运动带给人的活力,感受脉搏的每次跳动......

每每这个时候都能让他感动;

感动于自己的坚持,感动于自己的勇敢,感动于家人的关怀。

世间美好事物,美丽风景太多,所以一定要多走多看多欣赏,才能无愧于来这人间一趟。

化疗后癌细胞最终下降到多少(抗癌成功第一人)(9)

网图:滑雪

只不过面对这样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凌志军,

你能想象多年前,他还是一个深受病痛折磨的癌症患者吗?

那他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使得心态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从小乐观,家庭不幸

凌志军,祖籍广东,出生于1963年12月24日。

他从小就是个不可多得的理科胚子,自幼崇尚技术。

家境不错的他,原本有希望循着他哥哥的轨迹,搞化学实验、做火箭模型,进而成为一名科学家。

这是从50年代一直到80年代,中国大多数孩子的“童年梦想”。

然而时局原因,还在上小学的他被卷入到时代的洪流。

15岁那年,凌志军就被派到工厂打螺丝。

只不过天性乐观的他并未因生活的磨难而意志消沉。

化疗后癌细胞最终下降到多少(抗癌成功第一人)(10)

在工厂里,他永远是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

每个月的计量排行榜他都榜上有名。

虽然辛辛苦苦干一个月,只能拿到仅够吃饱的工资;

但凌志军依旧充满动力。

一年后,他又被派去做农民,当电工。

环境的变化并不会改变他对生活的热情。

无论做什么凌志军都充满干劲。

19岁那年,他去部队参军。

然而不甘命运安排的他,总会在晚上打着手电筒学习数理化和英语。

每当其他人吃饭休息的时候,凌志军仍不放松一分一秒,读书学习。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容不得自己有丝毫的松懈。

严苛要求自己是他的日常,也是他对生活的态度。

化疗后癌细胞最终下降到多少(抗癌成功第一人)(11)

凌志军

不久后,凌志军通过自己的努力回到父母身边。

那个时候,凌志军的父亲已经成为一名知名记者。

每每看到父亲四处奔波、熬夜写稿,只为揭露事情真相,做群众的眼睛和嘴巴。

他内心的梦想渐渐动摇。

最终,在父亲耳濡目染和不断建议下,他放弃了航天梦,走向写作当记者的旅途。

就这样,25岁的他当上了新华社记者。

但与大学学历的同事相比,凌志军很快有了自卑心理。

毕竟他小学毕业就没读过书了。

只不过他很快从这种情绪中走出来,拿出当年那个自学的劲头,

于30岁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并在三年后顺利获得法学硕士学位。

化疗后癌细胞最终下降到多少(抗癌成功第一人)(12)

之后凌志军一直在《人民日报》做高级编辑。

优秀卓越的他在当时被誉为“当代记者标杆”。

可以说凌家父子是子承父业;

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然而,在他离开家的那几年,其父却总是忧心忡忡,殚精竭虑。

一方面担心自己的儿子一人在外;

一方面又想着自己逐渐年迈,帮不上孩子什么忙。

日夜操劳的凌父后来被确诊为肺癌晚期。不久就去世了。

父亲的离世,对于凌志军来说,有打击也有反思。

化疗后癌细胞最终下降到多少(抗癌成功第一人)(13)

凌志军

从那之后,他便开始注重锻炼身体。

然而,病魔还是降临了......

天降灾难,

2007年2月7日,凌志军在写他的新书——《中国的新革命》时

突然感觉一阵天旋地转,眼前发黑,头疼得要命。

然而他并没有多想,因为自己一直有在锻炼。

以为只是暂时的劳累,他便卧床休息了会儿。

只是这一睡就是一天一夜。

醒来之后的他头痛并没有缓解,反而还伴随着头晕目眩地醒来。

凌志军这才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

在妻子的陪同下去了北京的一家医院。

化疗后癌细胞最终下降到多少(抗癌成功第一人)(14)

凌志军

只是这一去,彻底改变了凌志军的人生。

“你的颅内有肿瘤。”

医生的一句话让夫妻两瞬间愣在原地,什么也说不出口,脑子一片空白。

后来还是在医生的建议下,凌志军先去做了全身检查。

可结果显示:

肺癌晚期,且癌细胞还在恶化并且有向全身转移的趋势。

“是不是误诊了?是不是误诊了?......“

凌志军的妻子一边流着泪,一边焦急重复地询问着医生。

而凌志军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拿着报告单的手止不住地颤抖。

他眉头一紧,咬紧后槽牙,脑子里想了一万种可能;

嘴里不断念叨着:

“这该怎么办?这该如何是好?就这样这一辈子?”

一时间,无数个坏念头涌上心头。

他越想脑子越乱,脚底有些失重导致整个身子向后倾了一下,吓得妻子赶紧拖住了他。

化疗后癌细胞最终下降到多少(抗癌成功第一人)(15)

凌志军和妻子滑雪合照

凌志军每天都会运动,怎么会得肺癌呢?

对于这个结果,他实在无法说服自己。

可惜,现实是残酷的。

只见医生摇了摇头,叹气说道:

“只能再活3个月。”

一开始,为了打破这个“诅咒”,凌志军和妻子跑遍了北京各大有名的专家,中医西医都看过。

有一次,在朋友的安排下,凌志军找到一位赫赫有名的癌症专家。

这个医院每天来往的患者非常多,凌志军排了一天的队,非常疲惫。

好不容易排了半天队,他终于见到了这位医生。

可是交谈过程和结果都和凌志军最初想象的不太一样。

化疗后癌细胞最终下降到多少(抗癌成功第一人)(16)

网图

见到这位医生的时候,他旁边站着个实习生。

当凌志军拿X光片给医生看的时候,医生并没有搭理,仍然在和实习生交谈着什么。

出于礼貌,凌志军没有立马阻拦他们的对话。

一旁的妻子终于忍不住询问医生:

“医生,请问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救他吗?”

可医生仍未理睬。

凌志军终于按捺不住发问,可得到的却是冰冷地回复:

“化疗吧。”

二人离开医院之后,妻子气呼呼地对凌志军说:

“态度这么不好,医术肯定也不行,咱们找别人。肯定会有医生能治你的病。”

化疗后癌细胞最终下降到多少(抗癌成功第一人)(17)

上海

之后,他们又辗转到上海。

只是上海的医生给出的建议也是希望他能够采取传统的化疗方式。

即:化疗的同时配上特效药。

或许这样还可以再多活几个月。

没办法,为了活命,凌志军刚开始是接受这样的建议的。

于是,日复一日的化疗、放疗;

观察一段时间后进行二次手术,开胸腔,切除肺叶;

再化疗、放疗……

终于有一天,他实在受不了化疗的痛苦,便办理了出院手续。

化疗后癌细胞最终下降到多少(抗癌成功第一人)(18)

不说化疗和特效药的价格之高,只是治疗过程就足够折磨、摧残人的内心。

这样的治疗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

就在此时,凌志军做出了个大胆的决定:

不化疗,也不吃特效药,自己救自己。

所以,我们也就知道文章开始,凌志军如此规律的作息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

接纳

回到家中的凌志军,某天收拾父亲遗物时发现一个箱子。

箱子里面存放着凌志军这些年发表的所有稿件。

还找到一封信,信中写道:

“父亲这些年活得不太舒心......希望你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永远保持开心。

拥有积极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把事情看得淡些再淡些,

人这一辈子,没有什么是真的过不去的坎儿。”

化疗后癌细胞最终下降到多少(抗癌成功第一人)(19)

看着父亲留下的信,凌志军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也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通透感。

父亲的离开,让凌志军逐渐明白:

生命是短暂的,活得自在快乐,乐观和爱才是最重要的。

我有爱我的朋友和家人,有美满的家庭,这么多人在背后支持我,我有什么资格放弃自己。

2009年,社区卫生部的老护士长与凌志军偶遇。

老护士长看到凌志军仍然健康地活着时感到非常惊讶

“福大命大呀。真有你的。别人像你这样的,早死好几回了。”

老护士长的话启发了凌志军,他想到自己可以凭借着坚强的意志活下来。

可是仍然有好多患癌症之人,他们未必能像自己一样这么乐观。

于是,凌志军萌生了将抗癌经验分享给大家的念头。

化疗后癌细胞最终下降到多少(抗癌成功第一人)(20)

2012年,他完成了《重生日记》。

这本书,是他倾注生命所感所悟而写的。

凌志军以一个病人的视角,记录下自己的方法。

这给抗癌路上的患者们带来了巨大的能量和信心。

凌志军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他想成为的对社会对他人有贡献的人。

有时候,他甚至感激那段艰难的时光。

后记

经历五年考验的凌志军,以他的坚强和乐观告诉世人:

生活不是选择而是热爱,癌症是生命的另一种重生。

我想,疾病是任何人都不想沾染上身的。

可是更多时候,对于生老病死、自然灾害,人类并不能做出预判。

化疗后癌细胞最终下降到多少(抗癌成功第一人)(21)

我们经常感慨,人类在灾难面前多么渺小。

可是转念一想,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又是多么强大。

只要你想,只要你去做出改变,困难总会有所转机。

乌云再密集,天也有放晴的时候;海洋再广阔,船也有到岸的时候。

只要用乐观的心态来看待事物,面对生活,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真的好美。

无论健康与否,都请努力丰富自己的生命,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乐观积极面对每一天。

参考文献

[1]本刊综合.凌志军的重生手记[J].人人健康,2016(21):24-25.

[1]本刊综合.凌志军:做一个聪明的病人[J].人人健康,2015(06):22-23.

[1]罗屿.凌志军:向死而生[J].小康,2012(11):88-9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