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湾区发展(港深双城协同发展)

来源:读特

深圳大湾区发展(港深双城协同发展)(1)

仁恒·新桥芯梦项目效果图。

近日,深圳人被两则重磅消息刷屏。一是香港将设立“北部都会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跟深圳、跟大湾区协同发展,共同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二是根据广东省公布的《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多次提及“港珠澳大桥”,明确:“研究深圳经港珠澳大桥至珠海、澳门通道,更好发挥港珠澳大桥作用”。

无论是香港的“北上新方略”,还是港珠澳大桥有望“单Y变双Y”,都显示大湾区的融合正在加速,而港深间的更紧密关系则是融合加速的发动机。

香港将建“北部都会区”,打造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根据香港发布的《行政长官2021施政报告》及公布的《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显示,将建设香港北部约300平方公里宜居宜业宜游的都会区,额外开拓约600公顷用地作住宅和产业用途,帮助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深港合作方面,具体提出了“双城三圈”构想,“双城”是深圳和香港;“三圈”即由西至东分别为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港深紧密互动圈和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

按照规划,北部都会区将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整个都会区发展完成后,将可容纳约250万人居住,并提供65万个职位,是香港境内促进港深融合发展和联系大湾区最重要的地区。

而“双城三圈”覆盖了深港口岸经济带和深圳发展最成熟的都市核心区,以及香港境内城市建设资源正在高速汇集并仍拥有庞大发展潜力的北部都会区。

香港各界认为,在这样的布局下,未来20年,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和科技产业空间的打造,两地协同发展,香港同深圳将深度融合,双方进一步释放潜力,形成全新“港深都市圈”,并带动香港经济实现再次腾飞。

同时,为了实现深港深度合作,《发展策略》中提出了五大重点轨道交通项目。其中包括,修建连接洪水桥/厦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铁路”,而该项目已经纳入广东省交通十四五规划中,被称为“港深西部快轨”; 把正在规划的香港“北环线”向北延伸,经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港方园区,接入深圳的新皇岗口岸。

目前,新皇岗口岸正在重建中,未来将成为辐射大湾区的超级口岸和综合交通枢纽。按照规划,新皇岗口岸交通规划引入深广中轴城际轨道、穗莞深城际轨道(机场至前海段已经开建)、地铁20号线及预留港铁北环线支线接入条件,连接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光明科学城、宝安国际机场等地区。

前海,深港合作“桥头堡”作用将愈发凸显

今年9月6日,《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下称“前海方案”)发布。至此,扩区后的前海,迎来了经济特区、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自贸试验区和深港合作区“五区”叠加的政策利好。“五区”叠加也让前海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平台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前海方案”将前海合作区从14.92平方公里扩展到120.56平方公里,面积为原来的8倍。空间扩大后,前海合作区拥有更好的生态条件和交通条件。生态方面,这里山海资源丰富,涵盖大小南山、68公里海岸线、27条入海河道、4处红树林湿地、3个岛屿。交通方面,海陆空铁齐备,拥有1个国际机场、2个铁路站、7个港口码头、5个对外开放口岸、1条城际、7条轨道交通线、4条高快速路和1条跨境通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扩区后,前海合作区产业空间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产业生态由此变得更加丰富,“身板”会更加结实。此前,前海合作区大力发展金融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其他专业服务业。扩区后,前海合作区将抢抓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机遇,结合新扩展区域资源要素,积极拓展深港产业合作发展领域,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构建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前海合作区将在高新科技、海洋科技、航空物流、会展业以及先进制造等方面大有可为,从而大大提升前海合作区的发展能级。

随着前海扩区、香港北部都会区的规划与建设,前海在深港合作中的桥头堡作用将愈发凸显,前海与香港北部都会区的联系也将越来越紧密。

“深圳湾优质发展圈”与“前海扩容区”两大经济圈的叠加,前海的核心引擎地位得到进一步确认,或将成为未来中国最好的发展区之一,也是中国与世界接触输出的重要窗口。

占据潜力板块,新桥迎来价值升级

前海“扩区”将宝安82.75平方公里纳入实施范围,为宝安深度参与前海开发建设带来了发展的历史机遇。“扩区”之后,宝安的1/5是前海,前海的2/3是宝安,宝安首次成为国家级战略主战场,前海的政策优势与宝安的资源禀赋有机结合,必将释放“扩区”强大的规模效应、乘数效应。

根据宝安“十四五”规划,宝安将构建“一轴、四廊、五核、多节点”发展格局,充分发挥107国道南接深圳中心城区,北连广州、东莞的区位优势,以及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价值链重要流通渠道和重要发展脊梁的战略地位优势,将107国道发展主轴打造成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支撑区。

摊开地图,107国道横穿深圳西部中心,串连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大空港新城、宝安中心区、高新区北区、新桥智创城、宝安先进制造城等重点区域或重点项目。同时,沿线经过广东自贸区前海蛇口片区和深圳机场、港口群带动城市群突围的海空双港,也贯穿了深莞惠、穗莞深的主脊梁,其发展空间与战略资源不言而喻。未来,随着深中通道的建设推进,该片区将辐射湾区西岸中山、江门等地,有力地对接广佛肇、珠中江等地的产业和资源协同。

宝安新桥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是深圳西部的中心地带,占据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关键节点,享“双城三圈”与前海扩区的利好辐射。

片区内的新桥智创城是深圳首个平方公里级“工改工”项目,已被列入深圳市国家高新区。整个新桥智创城建成后将提供402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将着力构建“3 N”产业体系(其中,“3”指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物联网三大主导产业;“N”指N个生产性服务业),以世界级龙头企业,以及宝安智慧物流基地等重点项目为支撑,强化招商功能,以信息技术产业等软件设施为重点,打造世界级智能产业创新基地。去年9月新桥智创城动工开建一期,一期将有66万平方米产业空间供给。目前,新桥智创城已为顺丰智慧物流科技产业基地提供了10万平方米产业用地,该项目将打造的是智慧物流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平台。下半年,新桥街道将加快推进新桥东一期建设,妥善安置二期6家规上、国高企业,完成新桥东二期权利人、合作方谈判和二期清拆;推动顺丰开工建设,加快33个公配项目建设。

此外,片区内的深圳激光谷将以点带面,利用现有的激光特色,采取“一谷多园”方式,分三期打造。目前一期已完工,成功引进省激光行业协会和柠檬光子、东赢激光等10家优质激光企业。下半年,新桥街道将聚焦“激光链谱”,紧抓产业强链、补链;加快对接武汉华工激光、金橙子科技、中久大等优质激光企业;以“局部拆除重建 整治提升”方式,加快推进深圳激光谷二期规划建设

仁恒·新桥芯梦择址宝安新桥核芯片区,坐拥区域政策、交通、产业等多维度利好。作为片区内全配套高端综合体,仁恒·新桥芯梦秉承了仁恒“善待土地,用心造好房”的理念,打造约30万平方米大型商业综合体,引进新加坡成熟社区理念与优质物业服务,以精工产品与多元配套,赋能都市生活,未来将为产业人才满足高品质的居住条件和物业支撑需求。目前,项目在售层高约3.6米,建筑面积约30-39平方米公寓。其中,建筑面积约30平方米的双享空间,精心打造站立式衣帽间、大型收纳墙及卫生间干湿分离;建筑面积约39平方米的创变2 1空间,打造全明U型厨房,拥有2.6米采光面。

(原标题《港深“双城”协同发展 新桥片区迎来价值升级》)

(作者:张 畅 刘立波)

本文来自【读特】,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