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种植管理技术(黑木耳露天场地出耳栽培管理技术)

黑木耳的栽培生产,同种植水稻一样,出耳后也必须做到精细管理。出耳之后生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木耳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必须予以充分注意,切实搞好日常的生产管理工作。希望小编今天的分享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木耳。

黑木耳种植管理技术(黑木耳露天场地出耳栽培管理技术)(1)

一、防畜、割草

严防牲畜和家禽进入栽培场地。更不得在场内放牧,免得牲畜踏坏耳木和啃食木耳。如果有条件能在耳场四周做栅栏,就更为可靠。黑木耳栽培场地的茅草、刺藤及灌木之类,虽经冬季的清场砍割,但是,当气温转暖,雨水渐多时,又会很快生长起来,以至超过耳木高度。尤其在夏季阴雨连绵时,它们生长得就更加旺盛。其实,这样不利于耳场的通风光照,会影响黑木耳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杂菌和害虫的大量繁殖,导致黑木耳胶烂流失,耳木脱皮腐朽。因此,菇农每年都要割几遍草,特别是在雨季要割2—3次。割草时不要拔掉草根,只割去超越耳木的高草,以利耳木的通风光照,留下矮草以保持栽培场地的湿润。

黑木耳种植管理技术(黑木耳露天场地出耳栽培管理技术)(2)

二、温度和光照的调节

黑木耳菌丝体的发育适温为22—32℃,其子实体的形成与生长的适温为20—28℃。由于夜间自然气温显著下降,早、晚温度较低,所以白天最好能使栽培场地的温度保持在28℃左右。每天早、午、晚均应测量下温度,做到心中有数。

露天栽培场地,在夏季温度太高时,可以在耳木上方遮盖树木枝叶,或在其上搭简易荫凉棚,减轻强光对耳木的暴晒,同时要增加喷水次数和水量,来调节栽培场地的温度与光照,使适于黑木耳的正常生长发育。在黑木耳生长过程中,自然气温在前期逐渐升高,而大暑过后又渐渐转凉。因此,黑木耳生长期间的管理措施,也要随之改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外界环境条件。

黑木耳种植管理技术(黑木耳露天场地出耳栽培管理技术)(3)

三、湿度的控制

湿度适宜与否,是关系黑木耳丰收的重要因素之一。黑木耳喜欢高湿环境,能否控制适宜的湿度,在黑木耳生产管理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黑木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三五天有一场中雨或小雨,对黑木耳的生长发育是十分有利的。但在实际栽培中,是很难遇到这样好的湿度条件的。因此,应人为地创造黑木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干干湿湿”的环境条件。

露天场地的栽培生产,应采取人工浇水抗旱的办法来控制适宜湿度。一般来讲,热天多在早晨或傍晚时候进行浇水,尤其是傍晚浇一次足够的水,能够促使黑木耳在夜间的迅速发育。尽管第二天白天阳光照射,气温较高,栽培场地和耳木表面有些干燥,但耳木里面却依然是比较湿润的,黑木耳仍能正常发育。

这样就可以人工促使完成一次老耳芽成长为大木耳,部分菌丝又发育为新耳芽的生长过程,就可能在产耳季节里每隔十天半月采收到一批数量很多的黑木耳。为了增加耳木的透气性,增强黑木耳菌丝体的生命活动能力,应在每次采耳后暂停浇水,使耳木在阳光下晾晒2—3天,然后再进行浇水。这样做也有利于下一茬黑木耳的生长发育和抑制某些杂菌的繁殖活动。

在阴雨连绵的季节里,为了避免耳木腐朽,可适当增加耳木的架垫高度。对接种第二年以后的耳木,为调节湿度、光照和通风条件,在雨季来临之前,可把耳木以“人”字架等形式架得高一些。待雨季过后再落架,恢复原来的架垫高度。

在人工浇水抗旱中,要使用洁净的河水、井水、泉水及水库水,注意不要用被化学药物污染的废水及漂白粉较多的自来水。如能挖一蓄水池,把水引入池内,以日晒提高水温之后喷浇,对黑木耳生长更有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