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传统故事(过年的故事)

又是一年春节到,也就是农历新年又到了除夕早上,地上落了一层薄雪,更增添了新年的气氛路上行人稀少,田野格外空旷,人们都在家里欢天喜地忙着贴春联,包水饺,赶制着过年用的衣食物品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老百姓手里有钱了,过年采办东西也不用犯愁了,望着琳琅满目的年货,我的思绪却飘到了那个精神富足而又物质匮乏的七八十年代,想起了小时候过年的很多故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过年的传统故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过年的传统故事(过年的故事)

过年的传统故事

又是一年春节到,也就是农历新年又到了。除夕早上,地上落了一层薄雪,更增添了新年的气氛。路上行人稀少,田野格外空旷,人们都在家里欢天喜地忙着贴春联,包水饺,赶制着过年用的衣食物品。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老百姓手里有钱了,过年采办东西也不用犯愁了,望着琳琅满目的年货,我的思绪却飘到了那个精神富足而又物质匮乏的七八十年代,想起了小时候过年的很多故事。

印象最深的事情就是年前给姥爷姥姥送年货。每次过年,父亲都要割十几斤猪肉全家过年用,然后满怀欣喜地从上面割下一块最好的肉,用旧报纸包好;还有自己家用黄豆和卤水做成的豆腐,用刀切下两三块,大约有十几斤重的样子吧,用塑料袋盛好;把肉和豆腐都放在筺子里,可筺子还不满,就再放进馒头、糖三角之类的面食,直到筺子放满为止,然后用干净的白布盖好筐子,防止年货在路上落上尘土,我和弟弟两人一人一头用棍子抬着装满年货的筺子就高高兴兴地给姥爷姥姥送年货去了。如今慈祥的疼爱我们的姥姥,还有做了一辈子乡村中医的姥爷都先后离开我们多年了,只把无尽的思念和做人处世的道理留给了我们。

再就是过年的鞭炮了,那可是我们男孩子的最爱了。农村腊月二十六的大集,人山人海,我们几个小伙伴急匆匆地直奔鞭炮市场,兜里没有一分钱,大人不给小孩钱,一是家里钱少,数量不多的钱要花在家庭最需要的地方,二是大人怕小孩买鞭炮不安全。没有钱买就去捡拾哑鞭。大雷鞭的鞭药里含有部分炸药成分,放起来震天响,把鞭纸炸的粉碎,放起来碎鞭纸屑像雪花一样满天飞舞,现在这种含炸药成分的大雷鞭国家早已禁止生产了,太危险。当卖鞭的商户放鞭招揽生意时,总有几个十几岁的半大孩子围在周围,当有不响的哑鞭落在地上时,立即冲上去把哑鞭踩在脚底下,等一会捡在手里,就像捡到了金元宝,高兴坏了。把哑鞭上部扒开。露出了花药和鞭的引芯,用火点着,随着砰的一声巨响,男孩子的心呀乐开了花。当然过年,大人必须把买来的鞭炮分一部分给孩子们,不然小孩肯定会哭闹的,那可是整整一年期盼的东西呀,不然怎么在大街上和小伙伴炫耀呀,分了鞭和爆竹,让家里的孩子们欢欢喜喜过个高兴年。在那物质短缺的年月里,在那没有多少娱乐活动的时代,放鞭放爆竹成了男孩子们过年最高兴的事情。世易时移,现在很多地方已经禁止燃放鞭炮了,现在的孩子过年放鞭炮的也越来越少了。

还有必不可少的就是过年的美食了。由于那个年代物质条件不好,平常我们这儿农村生活的主食就是红薯面或是玉米面煎饼以及窝窝头,小麦白面只有过年过节或者来客人时才能吃到,特别是过年的日子里,那简直就是美食盛宴,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过年时都吃到了。蒸白面馒头,包肉的素的水饺,这是必须的;我们村是远近闻名的豆腐村,家家都会做豆腐,一般我们离新年还有七八天就开始做一次豆腐,约有50余斤,可以炸着吃、炒着吃、凉拌吃、和白菜一起煮着吃,它是新年里的主菜;还有猪头松蘑冻,松蘑滑滑的,猪头肉香香的,特别好吃;还有炸肉,其它菜品;再就是糖果,记得最清楚的是大白兔奶糖,花生酥,还有炒花生,炒葵花籽,好吃的不要不要的。

还有就是走亲戚了。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趁着冬闲时节过年的机会,拖儿带女相互走动走动,串串门,拉拉知心冷暖的话,增进增进感情,谋划谋划来年的生计,几瓶酒,满桌子菜,一直喝到太阳西斜,才醉熏熏地辞别主人,打道回府。对于孩子们,最高兴的莫过于有一顿好吃的,可以和表兄弟姊妹尽情地肆意玩耍一天。

如今时代变了,人们生活富足,不用等到过年,平时就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美食;娱乐活动多了,不放鞭炮也可以玩的高兴;在这工业信息化时代,生活节奏快了,再也没有那么多农闲时光可以消磨,走亲戚就像送快递,一天就把六七家亲戚都走完了。物质丰富,一般不会缺衣少食,不过人情却淡了许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