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洪秀全之子是怎么死的(洪全福太平天国唯一幸存王爷)

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秀全不顾起义前的约定,大肆封赏自己的亲信,短短几个月间,在天京封了2700多个王爷,导致起义军内部分崩离析。

不过这些王爷们结局都堪称惨烈,尤其是天王洪秀全,死后还被挖出尸体进行戮尸泄愤,尸体烧成的骨灰还被清军扬了。

唯有一位“瑛王”洪全福,侥幸逃得一命,在流落他乡时还曾经帮助过国民革命之父孙中山先生,最后还当上了洪门老大。

这位瑛王是何许人也?如何能在清军重重围剿下逃出生天?

太平天国洪秀全之子是怎么死的(洪全福太平天国唯一幸存王爷)(1)

他又是如何遇见孙中山,并且有实力帮助孙中山革命?明清两朝都赫赫有名的黑道团体“洪门”,为何认他做老大?

狼狈出逃,成太平天国最后一个王爷

洪全福原名洪春魁,是太平天国运动发起者“天王”洪秀全的族侄。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以天王的身份统领太平军,公开反抗清朝统治。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在帝国主义侵略者面前打了败仗,无奈之下只好赔款割地安抚侵略者们。

太平天国洪秀全之子是怎么死的(洪全福太平天国唯一幸存王爷)(2)

清政府为了筹集钱粮,不顾农民死活,大肆提高税收,让农民几乎没有任何余粮得以存活。

饱受压迫和侵害的农民阶级横竖都是一个死,干脆响应洪秀全等人的号召,拿起武器向清政府宣战,用起义来换得自己满足温饱,即使输了也毫无遗憾。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洪秀全等人发起的太平天国运很快得到了周边农民的支持和拥护,一时间起义农民云集响应。

15岁的洪全福就是此时加入了叔叔洪秀全的起义军,成为了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员,跟随起义队伍南征北战打江山,期间立了不少军功,几年后被提拔为“左天将”。

太平天国洪秀全之子是怎么死的(洪全福太平天国唯一幸存王爷)(3)

驻扎天京时被封为瑛王,为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梦流过血,出过力,在说是洪秀全的左膀右臂也不为过。

不过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说到底是一场农民起义,这场起义中的主角,全部都是在满清统治下食不果腹的农民阶级。

就连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发起人,如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洪全福等人,都是农民出身。这样的队伍结构,注定了太平天国的悲剧结尾。

许多参与围剿天京的清朝将领,在回忆起太平天国时都心生感慨。

太平天国洪秀全之子是怎么死的(洪全福太平天国唯一幸存王爷)(4)

清军奉命围剿太平天国起义者,看到那些穿着毫无防御力的布衣,拿着陈旧落后的大刀、农具的“叛军”,和他们装备精良的部队正面交锋时,都有一种啼笑皆非的荒唐感。

对他们来说,这些起义的“叛军”,简直就像是刚从田地里下来,嘴里念叨着咒语和法术,神神叨叨地冲上前来砍杀。

而且太平军中有两千多个王爷,这些王爷战斗时畏畏缩缩,抢功时十分踊跃,导致太平军中的兵丁们军心动摇,整个军队犹如一盘散沙,冲杀几次就散了。

清军围剿天京时,洪全福正好带兵在外征战,归途中迷了路,与大部队走散了,却侥幸逃过一劫,成为了太平天国运动中唯一一个存活下来的王爷。

太平天国洪秀全之子是怎么死的(洪全福太平天国唯一幸存王爷)(5)

得知天京被围,太平军全军覆灭后,洪全福不敢擅动,只好隐姓埋名,一路逃窜到广东东莞凤岗镇黄洞洪屋围村,在此处落户。

时年28岁的洪全福举目无亲,因为逃犯身份,也不敢回广西老家,更不敢跟别人提及太平天国的事情。

在洪屋围村,没有人认识他,村长见他来路不明,问他来历又支支吾吾,怕收留他进村会给村民们带来祸患,便让他自去附近的象山边垦荒。

洪全福自从起义后做上太平天国的王爷,再也没有做过农活,不料一朝自立朝廷的美梦破碎,重回农民身份的他不得不再次拿起锄头,做起了早已生疏的农活。

太平天国洪秀全之子是怎么死的(洪全福太平天国唯一幸存王爷)(6)

开垦荒山是个苦力活,洪全福用了很长时间才让荒山变良田。解决满足了基本温饱问题后,洪全福想起一同起义举事的父老乡亲们。

如今尸骨无存,也没有人祭祀,恐怕在阴间也不好过,于是便偷偷用自己仅剩的银钱盖了座洪家祠堂,供奉这些死难的同胞。

出国谋生,曾帮助孙中山革命事业

过了一段安稳日子后,洪全福已经逐渐回归了以前的生活节奏,就在他安下心来准备在这里度过余生的时候,突然听到清政府在挨家挨户搜查太平天国余党。

这个消息让洪全福如惊弓之鸟一般,迅速收拾好自己的行李,连夜出逃。

太平天国洪秀全之子是怎么死的(洪全福太平天国唯一幸存王爷)(7)

不能投亲靠友,又要遮掩行踪,洪全福的逃亡之路十分艰辛,一路上只能去做一些搬运、水泥等零工,风吹日晒苦不堪言。

洪全福毕竟是农村苦孩子出身,即便是过了多年富贵日子,骨子里还是那个能吃苦能受累的少年,他凭借着自己的韧性和力气,倒也满足了日常温饱。

不过清政府张贴的告示遍布各地,到处都是悬赏缉捕令,让洪全福活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为了免除隐患,洪全福干脆跟着海上跑商的船队,到国外运送货物。

出海的船上除了外国人、船客,就是船夫、苦力,天高皇帝远,没有人在意洪全福的身份和来历。

太平天国洪秀全之子是怎么死的(洪全福太平天国唯一幸存王爷)(8)

奔波多年的洪全福总算能够安心下来,在船上干起了搬运货物和其他杂工,一晃就是好多年。

洪全福所在的船是专门为外国人运送客人和货物的,因此他时常能够在船上遇到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天长日久,聪明又肯用心的洪全福在与外国人交谈间学到了七国语言。

用外国人的语言和他们讨论国外的风土人情,甚至讨论国家政治形势,这是洪全福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却因祸得福,在商船上学习到许多国内难得一见的知识,增长了见识。

而且在洪全福的勤恳与努力下,他已经拥有了归他管理与支配的船员,也存下了不少钱财。既有身份又有银钱,洪全福在出海航行时变得自信多了。

太平天国洪秀全之子是怎么死的(洪全福太平天国唯一幸存王爷)(9)

有时候见到谈吐不凡的客人,洪全福还会主动去结识他们,一来通过这些客人之口了解中国和世界局势,二来也为枯燥无聊的航海生活增添一些乐趣。

有一天,洪全福正在船舱里休息,看到一位气质儒雅,谈吐不俗的中国男子,他个子并不算高,长相端正,声音温和有礼,但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眼睛。

那双黑色的眼睛里,闪烁着深沉的、睿智的目光,温和微笑的嘴角却常常让人感到他的严肃。

从他与随行人的交谈中,洪全福听出了他的来历。原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孙中山,一手创造了辛亥革命这一历史高光时刻的国民革命之父。

太平天国洪秀全之子是怎么死的(洪全福太平天国唯一幸存王爷)(10)

对于这样的英雄人物,洪全福是非常敬仰的,他主动上前攀谈,告诉他自己可以为他效劳,为中国革命贡献一份力量。

其实洪全福并不十分了解辛亥革命的本质,他以为孙中山是和叔叔洪秀全一样,无法忍受清政府的压迫,决心拿起武器来反抗的起义者。因此,洪全福出于同情和敬仰,决心帮助孙中山搞革命。

国民革命期间,被迫逃亡海外的孙中山确确实实得到了洪全福诸多帮助。

洪全福不仅用船为孙中山先生运送了许多物资和钱财,还帮他偷渡了许多革命志士,这让孙中山十分感激。

可惜道不同不相为谋,孙中山先生虽然有心招揽洪全福加入革命队伍,却屡遭拒绝。

太平天国洪秀全之子是怎么死的(洪全福太平天国唯一幸存王爷)(11)

洪全福虽然不清楚国民革命到底是什么样的,但是通过和孙中山以及其他革命党的接触,他知道自己与他们诉求并不一样,行事作风也大不相同。

他年少时跟随的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早已被太平天国的教义深深影响,在他的心里只有反清和报仇,而没有君主共和。

虽然洪全福并没有接受孙中山的招揽,不过客观上,洪全福的确为国民革命做了不少贡献,在革命党人和其他寻求救亡图存之法的群体中,洪全福“急公好义”“仗义疏财”的名声却流传甚广,中国许多反清的涉黑帮派也对他有所耳闻。

反对满清,被推选为洪门老大

洪全福在船上带了大半辈子,年过半百的他早已厌倦了海上漂泊的日子,他想要回到陆地上,带着自己这些年攒下的家底,找一处地方定居,过一过安生日子。

太平天国洪秀全之子是怎么死的(洪全福太平天国唯一幸存王爷)(12)

决定落叶归根的洪全福,最终定居在香港。

香港当时有一个秘密结社组织,名叫“洪门”。洪门的前身是明末清初的“反清复明”地下组织,洪门始祖是抗清义士殷洪盛,军师是南明东宁总制使陈近南,历经两百多年仍然存在,其实力不可小觑。

当时的洪门在香港黑道是响当当的组织,门内义士众多,都想要反抗横征暴敛的清朝统治阶级。

洪门中人听说洪全福定居香港,便派人前来说服洪全福加入洪门,甚至承诺只要他肯加入洪门,他们愿奉洪全福为洪门老大。

太平天国洪秀全之子是怎么死的(洪全福太平天国唯一幸存王爷)(13)

因为洪门中人认为,洪全福本身姓洪,与洪门渊源极深,而且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侄子,是敢和清军硬碰硬的“瑛王”,这份豪情壮志和英雄气概也与洪门宗旨不谋而合。

再加上洪全福如今颇有财资,如果他能捐资充作军费,带领洪门起事,一定能让清军闻风丧胆。

况且,从明朝末年就蛰伏已久的洪门,如今好不容易等到清朝气数将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如果再不轰轰烈烈干一场,岂不是有违当年洪门建宗的初心?

而洪全福本人也没有忘记太平天国被清政府围剿灭杀的深仇大恨,他一直想为叔叔洪秀全和众位父老乡亲报仇雪恨,无奈时运不济,总是没有机会。

太平天国洪秀全之子是怎么死的(洪全福太平天国唯一幸存王爷)(14)

现在洪门主动投诚,这让他陡然重燃报仇之志,同时燃起的,还有一股“天下风云出我辈,鹿死谁手尚未知”的豪情。

因此各有所求的洪全福和洪门目标达成一致,洪全福加入洪门组织,摇身一变,从一个漂泊不定、四处逃亡的清朝逃犯,变成了香港黑道组织的老大,风头可谓极盛,香港各界没有人敢在洪全福面前造次。

在洪全福和洪门的构想中,他们会在一场震惊国人和全世界的大起义中,成功将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和诸多兵将尽数摧毁,从此在华夏大地建立自己的大同天下,让全国人民都不分阶级、均分土地、共享富贵荣华。

太平天国洪秀全之子是怎么死的(洪全福太平天国唯一幸存王爷)(15)

然而,这种推翻一个封建朝廷,在废墟上重新建立一个朝廷的构想,从一开始就和国情、世界局势背道而驰。

洪全福作为曾经的农民起义军首领,他的思想里有着根深蒂固的小农阶级成分,他与洪门众多堂主商定,要联合南方各洪门分堂口,共同举事,建立“大明顺天国”,他自己担任大明顺天国的最高统治者。

其中香港兴中会总部派来共商大事的谢缵泰提出,不应当再建立封建王朝,必须顺应形势建立一个现代国家,设政府、议会等国家机关,并由国家机关选举出总统。

洪全福欣然同意,于是众人进一步商定发起武装起义的时间节点和首先要夺取的城市。

太平天国洪秀全之子是怎么死的(洪全福太平天国唯一幸存王爷)(16)

最终,洪全福与洪门众人议定,起义时间定为1903年1月28日,夺取广州城,随后一鼓作气发起全国起义。

洪全福又联络香港富商李纪堂,与他一起向各界爱国人士募来资金,充当起义军费,并保证所有资金都将用于军械、军粮等军费开支。

一切准备就绪后,洪全福派人偷偷购买军械,招募兵勇,就等起义时间一到,直接杀入广州城,将城里的清兵全部消灭,将其作为起义第一个据点图谋后续发展。

不料天不遂人愿,1月25日,因采购军械与军火商矛盾激发,军火商直接向清廷告密,导致起义胎死腹中。

太平天国洪秀全之子是怎么死的(洪全福太平天国唯一幸存王爷)(17)

洪全福再次成为清朝通缉犯,踏上了逃亡之路。

可惜这一次,洪全福再也不是当年可以随时东山再起的青年人,而是七十多岁的苍发老人。路程的颠簸和巨大的精神压力,让洪全福很快患上重病,缠绵病榻无法起身。

1910年,洪全福病逝于香港九龙医院,被安葬于香港英国坟场第6781号墓。

洪全福的一生,历经风风雨雨,世事浮沉。

太平天国洪秀全之子是怎么死的(洪全福太平天国唯一幸存王爷)(18)

对洪全福而言,他年少时没有陪伴叔叔洪秀全一起,实现太平天国理想,还落得个家破人亡半生飘零;他年老时,没有得遂心愿,以洪门老大的身份发动起义,实现报仇雪恨的梦想,最后抱憾离世。

也许,洪全福在天有灵的话,也会对着自己充满遗憾的一生沉重地叹息,但这并不能磨灭他作为一个农民起义将领,在对抗满清腐朽统治的功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