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汉白玉石(北京故宫的汉白玉建筑广为人知)

说起汉白玉,国人几乎没有谁不知道。通体洁白的汉白玉,质地高雅,惹人喜爱,是中国历代皇家建筑使用的主要石料。

我国从很早时候起,就用这种石料制作宫殿等建筑中的石阶和护栏,也因此在古代文献中有了“玉砌朱栏”,“华丽如玉”等描绘。

故宫汉白玉石(北京故宫的汉白玉建筑广为人知)(1)

人们都熟知的北京故宫、天坛、天安门金水桥等经典建筑,都大量使用了汉白玉。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以及北京奥运会水立方及国家体育馆鸟巢等当代国家工程中,也有广泛应用。

科学鉴定,汉白玉是一种颜色洁白的细粒大理岩,是一种天然化合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且基本上不溶于水。汉白玉的种类有很多,除了大理石,还有石灰岩、方解石等。

传统意义上的汉白玉,指的就是北京房山汉白玉。

据介绍,前些年国家建材局石材质量检测中心、中国石材协会评选出83种新特石材,房山高庄汉白玉被评为M1101号,人称“中国1号”。

第二个说法认为是“水”与“旱”的区别。说是在我国新疆和田地区,有一种非常好的建筑装饰材料,它虽体型很大,但多呈卵石状。由于这种洁白如雪的白石产在河床中,呈半透明状态。还带有晶莹剔透的水色,人们就把这种白石称为水白玉,而且开始广泛使用。后来在北京房山石窝村、高庄一带发现的白色石头几乎与水白玉一样,它的颜色也是白而清润,质地纯而细密。因为房山石产于山上,相对于产在河床中的水白玉来说,它就成了“旱白玉”。由于汉白玉的产地距历朝都城的距离都比水白玉产地近得多,因此在皇宫和各种神庙殿堂的装饰建筑中,逐渐取代了水白玉的地位,成了中原大地珍贵建筑材料。由于长时间流传,人们在传诵中把旱白玉的“旱”字误传成了汉朝的“汉”,也才有了今天的汉白玉名称。

第三中说法带有一定科学意味。认为汉白玉其实并不是玉,而是白色理石的一种,之所以以玉冠名,是因为它像玉一样莹润有光泽,薄的地方都能透过光。关键是名称中的这个“汉”字。应当是个错别字。汉白玉的“汉”,原本应该是出汗的“”。“汗”字代表了汉白玉最鲜为人知的一个特征:真正的汉白玉,并不是洁白无瑕的,而是隐含着浅浅的纹路,就像是出汗的印记一样。

故宫汉白玉石(北京故宫的汉白玉建筑广为人知)(2)

除了名称上的争议,汉白玉自身的一大缺陷,成了辨别其真伪的突出特征。据介绍,观察汉白玉雕刻,就会发现一个特殊之处,因为不论是汉白玉狮子、华表,还是望柱或栏杆,无论多么精美,都从来不会出现镂空的纹饰。这并非汉白玉的雕刻师傅技不如人,而是由于其自身缺陷造成的。

专家指出,汉白玉虽质地较为坚硬,但却脆弱易碎,所以汉白玉的雕刻,有一个学名叫“棒槌形”。比如要雕一个举着青龙偃月刀的关公像,如果是木雕或泥塑,这刀和身体肯定是分开的。但要用用汉白玉来雕,这刀柄一定要和身体紧贴,不能独立分开雕刻,否则必然断裂。由此,整个雕像类似个棒槌一样,中间没有任何缝隙。

如今,市场上有人出售的所谓汉白玉雕像,多是用石粉压制而成的,或者是用偏软的石头雕成的,假充汉白玉。这类材质的石料没有了汉白玉脆弱易碎的致命弱点,因此能做出各种复杂的镂空造型。但也恰恰成了明辨真假的主要依据。

故宫汉白玉石(北京故宫的汉白玉建筑广为人知)(3)

我国的汉白玉资源分布比较广泛,储量也十分丰富。前面说的北京奥运会跳水馆水立方及国家体育馆鸟巢使用的汉白玉,就是来自安徽宿松的汉白玉,是新矿山、新品种。

还有四川雅安的汉白玉“宝兴白”,相比北京房山的石料,颜色有点发青,白度也差一些,优点在于纯净度极高,颗粒比较大,透光性好,被誉为“天下第一白”,是现今汉白玉中的皇者。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本栏目,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