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要平定三藩?为何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历时八年

为何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历时八年,三藩的势力究竟多大?我来告诉你

1661年,顺治帝去世,才八岁的康熙即位。顺治帝临死前留有遗诏,命鳌拜等四位大臣做康熙的辅政大臣,帮助其处理国家大事。鳌拜因为立过战功,手握兵权,因而根本不将小皇帝放在眼里,更不愿意与其他三位辅政大臣商量,什么事情都独断专行。鳌拜成了康熙帝头一个心腹大患,成为康熙帝要清除的头一个目标。

康熙为什么要平定三藩?为何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历时八年(1)

但宫中卫士多是鳌拜挑选的亲信,不能信任。康熙帝就借口要练习摔跤,从贵族子弟中挑选出十多个棒小伙进宫,表面上是陪他摔跤,暗地里却给这些小伙作了布置。一天,鳌拜大摇大摆地走进内宫时,宫门突然关上,十多个身强力壮的少年将他团团围住,把他摔倒在地,捆绑起来。接着,康熙帝下诏宣布鳌拜的罪行,将他投入监狱。

康熙为什么要平定三藩?为何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历时八年(2)

清除鳌拜后,就该解决吴三桂的问题了。当时,骄横跋扈的藩王不止吴三桂一个,广东有平南王尚可喜,福建有靖南王耿精忠。他们都是早期投降清廷的原明朝官员,因为跟随清军入关打农民军,打明朝军队,打反清义军卖力,立了"大功",受到清廷的奖赏,就有许多特权,因而非常骄横,不肯再服从清廷的指挥,从而妨碍清廷政令的统一,成为新国家潜伏着的祸害。这三个藩王被称为"三藩"。

  

康熙为什么要平定三藩?为何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历时八年(3)

康熙帝深感"三藩"危害的严重性,他将平"三藩"与治理黄河、办理漕运作为三件最重要的国家大事,写成字条悬挂在宫殿的柱子上。

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三股势力合成三藩。平西王吴三桂镇守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镇守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镇守福建,三藩镇守的省份,权利远远超过当地官员,并可以掌控当地的军队和税收。

康熙为什么要平定三藩?为何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历时八年(4)

那么为什么会有三藩这种权利很大的势力呢?原来,清朝入关后,八旗的兵力不足,为了对付农民起义军和南明小朝廷的反抗,清朝不得不利用明朝投降的将领来平定及镇守南方,平定需要有军权,镇守也需要有军权,三藩所率领的军队,是八旗之外最中重要的朝廷兵力,随着抗清起义军的失败和南明小朝廷的覆灭,三藩的势力越来越强大。

康熙为什么要平定三藩?为何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历时八年(5)

康熙十二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奏请归老辽东,留儿子尚之信继续镇守广东。康熙考虑到三藩手握重兵,势力强大,恐与国家不利,而当时吴三桂和耿精忠的儿子都在京城,便不顾群臣反对,下旨撤三藩。

康熙为什么要平定三藩?为何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历时八年(6)

吴三桂表面配合撤藩事宜,实际上却是与其党羽密谋起兵造反。当年的十一月,吴三桂起兵叛乱,杀了云南巡抚朱国治,提出"反清复明"并致书平南王、靖南王,随后,平南王、靖南王、云南提督张国柱、贵州巡抚曹申吉和提督李本深等反叛。

康熙为什么要平定三藩?为何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历时八年(7)

康熙十五年,王辅臣战败,战事发生巨大改变,因为郑经占据福建等地,耿精忠腹背受敌,仓促撤兵投降,随后尚之信也投降了。此时,清兵开始集中兵力进攻长沙,吴三桂等派兵固守,战事相持不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