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守护这位鹤爸(25年守护这位鹤爸)

1983年建立的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被列入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凭借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间带滩涂等优势,这里成为我国第一处、世界第二块滨海湿地类型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它还有一个独特的名字,那就是“丹顶鹤的第二故乡”。

春去秋来,每年我国约五分之四以上的野生丹顶鹤在这里越冬。“鹤爸”李春荣在这里为丹顶鹤越冬、繁衍保驾护航了25年。

每年约1000只野生丹顶鹤到这越冬

这里是丹顶鹤的第二故乡

每天清晨,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科科长李春荣就带着同事们在保护区内忙碌起来。

25年守护这位鹤爸(25年守护这位鹤爸)(1)

△巡护监测,是李春荣(右)和同事们的日常

每年秋冬季,候鸟南飞,保护区都会迎来成群的候鸟。在这些候鸟中,濒危物种野生丹顶鹤的身影格外珍贵。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我国约五分之四以上,大概1000只野生丹顶鹤在这里越冬,这里成为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南迁越冬的第二故乡。

1974年出生的李春荣,从大学毕业后就扎根在此,25个春秋洗礼,如今的他已是一名湿地老兵。“我家就在保护区的附近,大学时我读畜牧专业,毕业之前学校把我分配到保护区实习,机缘巧合之下跟丹顶鹤结下了不解之缘。”

建立保护区

点滴变化开始发生

丹顶鹤,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湖泊、草地、海边滩涂等地带。而面对南黄海、背靠苏北平原的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丹顶鹤自在栖居的天然场所。

上世纪80年代,由于偷猎、捕食野味等行为,南迁丹顶鹤在保护区所在的黄海湿地越冬生存面临严重危机。1983年,江苏省盐城地区沿海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在这里成立。李春荣初到保护区从事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人工繁育丹顶鹤。“当时的人们还不太能理解这其中的重要性。”

“居民靠海吃海,而形成保护区,特别核心区、缓冲区禁止任何生产经营活动、禁止捕捞,他们难免会抵触。”李春荣说。

25年守护这位鹤爸(25年守护这位鹤爸)(2)

△丹顶鹤在保护区核心区觅食

李春荣深知,只有保护做得好,让这片湿地逐步转化为让百姓得实惠、可享受的家园,才能让这份理解真正融入人们心间。

为了划定保护区范围,第一代保护区人用整整一年的时间,走遍了滩涂的每一寸土地,经过实地勘察、科学论证,确定了保护区界限。前人的努力,让李春荣不敢辜负,他回忆,为了保证滩涂沼泽的原生态,他们宁可沿着坑坑洼洼的海堤公路在颠簸中前行,也不愿为了舒适的行车条件而修筑水泥路面。

科学管护、系统治理

第一次发现“万鸟归巢”

保护区发展到现在,已设立4个管理站,执法车、无人机、巡护执法船、高清视频摄像头全覆盖,还和国家卫星遥感部门进行对接,使违法行为一目了然。这段时间,李春荣和同事们又加大了巡护频次,时刻关注着湿地内水位的变化。

今年气候干旱、蒸发量大,生态补水、水系疏通、生物链构建等方面都是李春荣格外关心的细节,因为这些都是来此越冬的丹顶鹤及其他候鸟吃得饱、住得好的关键。

25年守护这位鹤爸(25年守护这位鹤爸)(3)

△多种珍稀鸟类在保护区自由翱翔

为进一步准确掌握鸟类特别是迁徙鸟类的组成、分布、数量及其栖息地的选择、迁徙规律,保护区的科研团队在今年9月份还进行了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秋季水鸟调查工作,共记录到水鸟69种,第一次发现“万鸟归巢”。李春荣说:“从来没看到过这种场景,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鸟越来越多,是我们的保护起成效了。”

"湿地要保护,社区要发展

这才是双方有益的互动"

保护起了成效,李春荣和同事们还不满足。分级管理、农旅结合、生态补偿……更多能让当地百姓从保护区的发展中实实在在得实惠的举措也陆续出台。“保护区优化调整,从核心区调进试验区的目的就是开展生态旅游,解决周边居民的用工。”

25年守护这位鹤爸(25年守护这位鹤爸)(4)

△落日余晖下,丹顶鹤翩翩起舞

湿地要保护,社区要发展,这两者并不是一个矛盾体。如何在人口稠密的长三角地区,打造生态环境治理范本,也是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陈志洲经常思考的问题。“自然保护区并不排除人的参与,在缓冲区和试验区,我们分类型对居民原来的生产经营活动给予保留。我们要通过保护绿水青山,使周边的社区成为获益的金山银山,这才是双方有益的互动。”

世界自然遗产地,它名副其实

“绿色卫士”,他实至名归

从1983年建立最初的省级保护区,到2002年被列入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再到2019年依托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间带滩涂等优势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地……李春荣说,多年的发展,不仅让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万鸟归巢”,也极大提升了周边居民的生活水平,最初的不解和抵触早已烟消云散。

25年守护这位鹤爸(25年守护这位鹤爸)(5)

△丹顶鹤在保护区核心区漫步

据统计,如今,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候鸟418种,国家重点野生动物129种,区内有17个物种被列入IUCN物种红色名录,成为名副其实的生物物种“基因库”。李春荣也凭借多年的保护区工作成绩,收获了“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绿色卫士”奖。他说,保护野生丹顶鹤、野生动物种群及其赖以生存的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始终是保护区几代人不懈努力的目标。

如今,李春荣的女儿就读动物科学方面的研究生。“我是干了这一行就爱上这一行。我希望女儿可以继续走我的路子,从事生态环保特别是湿地保护方面的工作。”李春荣说。

记者丨总台记者 王泽华 江苏台记者 陈凌云 李秋雨 盐城台记者 葛成铁 陈琳 陈华

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