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泉为什么会成为老字号(最前线张小泉创业版冲击上市)

从去年7月上市申请获受理,到今年张小泉即将成为A股市场的“剪刀第一股”。

中国经济网消息,创业板上市委员会2021年第9次审议会议于2021年2月2日召开,审议结果显示,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张小泉为什么会成为老字号(最前线张小泉创业版冲击上市)(1)

张小泉上海门店

早在1966年作家田汉走访张小泉剪刀厂时,就写下诗句“快似风走润如油,钢铁分明品种稠。裁剪江山成锦绣,杭州何止如并州。”现在,张小泉已发展成为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生活五金用品制造企业。

其公开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张小泉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3.41亿元、4.1亿元、4.84亿元以及2.51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4841.62万元、4380.85万元、7230.07万元以及3281.46万元。

不过根据云创财经分析,看似成绩亮眼的老字号品牌张小泉,实则品牌竞争力已严重衰退,“据招股书披露,张小泉股份2019年销售刀、剪3200万套,实现营业收入4.84亿元,而张小泉股份所处的刀剪行业全国有近3000家企业,2019年Euromonitor 数据显示,刀剪行业全国市场总量约991亿元,按照营业收入计算,张小泉股份在全国的市场份额仅为0.5%”。

据此可以肯定,上市对于张小泉来说是扭转颓势、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措施。

中关村发展集团高级专家董晓宇博士在接受证券日报网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目前国内上市的老字号企业已近百家,张小泉选择上市,希望借助资本市场增加融资渠道,为其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上市也是对品牌传播的最好途径。”

如今A股市场已累计有50余家老字号公司上市,但同时老字号公司上市表现两极分化严重。既有贵州茅台、海天味业等乘势发展的老字号品牌;也有经营困难步履维艰的老字号品牌:同仁堂、东阿阿胶、全聚德于2019年均出现营收和利润同比减少,2020年5月,天津“狗不理”更是退市摘牌。

以“前人”的经验为鉴,“倚老卖老”难逃惨淡经营的未来,身处在竞争激烈市场之中的张小泉,上市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目前,国内涉及刀剪制造的上市公司,分别为苏泊尔、爱仕达和哈尔斯。这三家公司的竞争优势在于品类齐全的产品分布和线上线下打通的销售路径。

特别是疫情之下,小家电行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根据相关行业数据显示,2020年家电市场上半年同比下降14.13%的情况下,小家电行业却以线上780亿元的零售额,同比上涨12.4%。与之相比张小泉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

而与专注于刀具生产的阳江十八子集团相比较,阳江十八子集团2019年销售额达 5.5 亿元,利税6261 万元,出口销售额达 1280万美元。

可以说,对于张小泉而言,上市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上市之后如何确立品牌竞争力,实现长久稳定营收。

据证券日报网报道,针对老字号企业上市这一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王鹏认为,“传统老字号在做好企业经典产品的同时,加大对新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在市场化的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符合其需求的产品,以此开发和拓展市场上的潜在客户群体。”

创建于1628年的张小泉,迄今为止已有400余年历史。历史的沉淀赋予了张小泉更为深厚的品牌内涵,但也有可能面临与时代脱节难以与消费者达成有效沟通的困境。为了适应新的消费环境,张小泉也于近年推出变形金刚、鬼冢、不正等系列。

张小泉为什么会成为老字号(最前线张小泉创业版冲击上市)(2)

张小泉变形金刚联名系列

正如36氪评论文章所言,“老字号要讲好新故事,这个故事必然是一个有关机制、品牌、营销、商业模式、技术和服务等多方面的综合创新。资本可以让老字号有发展的推力,但没有办法帮老字号赢得消费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