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6个波正常(心电图的6个波和3个段)

心电图参数是判断心电图是否异常的基本指标和主要依据,因此心电图参数测量的规范化十分重要。近年来心电学检测技术的迅猛进展,某些传统的测量方法和定义已经更新,近日,我国发布了《心电图测量技术专家共识》,以推动我国心电图测量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本文主要介绍心电图的各波、段。1P波

代表左右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形态可以为单向(正向或负向)、双向。

双向P波是指波的描迹线在参考水平线两侧各有一个转折点,双向P波的起始转折在参考水平线以上称正负(+-)双向,起始转折在参考水平线以下称负正(-+)双向,如果正向P波终末部在参考水平线以下,但无转折,仍应称正向P波;同样,如果负向P波终末部在参考水平线以上,但无转折,仍应称负向P波。

2Tp(或Ta)波

代表心房复极。位于PR段(P波结束至QRS波开始),并延伸至QRS波中。通常Tp(或Ta)波不易观察到。房室阻滞或心房梗死时,Tp(或Ta)波可变得明显。

3PR间期

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其中包含PR段(代表心房除极结束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4QRS波群

代表左右心室除极电位变化。QRS波群可由一个或多个成份组成。确定QRS波群成份时,应以QRS波起始部位作为参考水平线。

第一个在参考水平线以上的QRS波成份称为R波;R波之前向下的波称为Q波;S波是继R波之后第一个向下的波;R'波是继S波之后向上的波;如R'波后又发生一个向下的波称为S'波;依次类推R''、S''波等。如QRS波群只有向下的波,则称为QS波。QRS波结束点称为J点或“ST连接点”。当J点偏离参考水平线时,QRS波终末成份的定义见图1。

心电图6个波正常(心电图的6个波和3个段)(1)

图1 J点偏离参考水平时QRS波终末成份的确定

a、b 显示QRS 终末部描迹线虽越过参考水平线,但未发生转折;c、d显示QRS 终末部描迹线虽再次转折,但未越过参考水平线;因此上述情况均未形成新的QRS成份。QRS各成份的分界由QRS起始部参考水平延长线与描迹线的交点决定

如果在参考水平线同侧一个波的描迹线可见2个或2个以上转折点则称为切迹。波的上行支、下降支或顶部突然明显的斜率变化造成描迹线局部增粗称为粗钝。

特指某导联QRS波各成份时,可在波名后心电图6个波正常(心电图的6个波和3个段)(2)加上导联下标如RV5、SV1等。可用小写的q、r和s符号表示振幅相对较小的QRS波各成份。使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记录时,各导联QRS波的起点和终点并非同时出现。进行同步测量时,某些特定导联QRS波前和后可见等电位段,分别用字符I和K表示。

心电图6个波正常(心电图的6个波和3个段)(3)

图2 多导同步心电图P、PR、QRS、QT 时限以及特定导联Q、R、S时限的测量方法

图中I和K分别表示特定导联QRS 波群前和后的等电位段;测量特定导联的Q、R、S波时限时应排除等电位段时间

5 J点与J波

J点是指心电图QRS波终末与ST段开始的连接点,是心室除极的QRS终末突然转化为ST段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心室除极结束和心室复极开始。当心电图J点从基线明显偏移后,形成一定的幅度,持续一定的时间,并呈圆顶状或驼峰形态时,称为J波或Osborn波。

6ST段

代表左右心室缓慢复极过程。是指J点与T波起点之间的一段,可呈水平或平缓倾斜,并逐渐过渡为T波,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很难将ST段与T波截然分开。

7T波

代表左右心室快速复极过程。T波方向大部分与QRS主波方向相同,双支不对称,上升支缓慢,下降支稍陡。T波形态可以为单向(正向或负向),双向(正负双向或负正双向),其定义同P波。

8QT间期

指QRS波起始点至T波终点的间距,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所需要的总时间。

9 U波

位于T波之后的小波。正常U波极性常与T波相同,通常V2、V3、V4导联的U波较显著。

来源: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电学分会, 中国老年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心电专家委员会. 心电图测量技术专家共识.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9, 28(2): 81-9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