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信的惊喜和意外 分享我的一段经历

2015年,我担任班主任的江苏省冶金经济管理学校8805班,学生离校整整25年了。有学生建议,应当举行一次毕业25周年聚会,地点就放在母校。

说实在的,放在镇江没有任何问题,毕竟,我这位班主任就在镇江。放在母校,也就是说说了。如今的母校,早已物是人非,被并入江苏大学后,叫过江苏大学冶金学院,叫过江苏大学研究生院,后来又叫过江苏大学中山校区,到底叫什么,谁也弄不清楚了。而我,也早已在学生们毕业后的第二年,调离了学校。

读信的惊喜和意外 分享我的一段经历(1)

尽管物是人非,尽管学生和班主任都离开了学校,但是,并不影响师生聚会。于是,很快就成立了筹备组。我则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最大限度地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同学都找到;二是参加人员除同学之外,同学的配偶、子女、父母,能够参加的,都邀请参加;三是活动经费由三位创业成功者提供,所有人不掏任何钱,只负责自己的来回车费。

经过两个月的紧张准备,聚会如期举行了。同学、配偶、孩子、父母,共来了近70人,比我预想的80—100人少一些,主要是配偶难以请假、孩子有的在外地上学、父母不与子女在同一个城市生活,否则,真的会更热闹。

聚会邀请了十多位校领导、任课老师,大多已经白发苍苍,但是,对参加学生聚会,还是个个精神抖擞。聚会上,按照我的建议,请每位老师讲了几句。显然,老师们不会像在课堂上那样长篇大论,而都是几句客套话、祝福语,这也符合聚会的场景,紧接着,三位创业成功者讲授他们的创业经历和成功经验。这很重要,不是在同学面前炫耀,而是给同学的孩子们听听,让他们受点启发。毕竟,孩子们中,有已经是大学生的,有刚刚考上大学的,只有一位还在上高中。

按理,在这个聚会上,作为班主任,我应当也是主角之一,应当给同学们讲点什么。但是,我没有,我选择了读信。

读信的惊喜和意外 分享我的一段经历(2)

听到“读信”二字,不仅同学们感到惊讶,连坐在我对面的老师们也很惊讶。不错,就是读信。读谁的信呢?读27年前同学家长给我这位班主任写的信,共37封。都是这些家长的亲笔信,而不是现在的短信、微信。

37封信,我也不可能一封一封全部读完,而是有选择地读其中一段,然后请同学们听听,这是哪个同学家长写的。这个举动,显然出乎在场的所有老师和同学的意料。因为,他们谁也没有想到,我会保留这些书信。

说实在的,在做出读信这个决定前,我已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控制住自己的感情。然而,仍然无法控制。当一封封信在我并不标准的普通话中被读出来后,在场的同学全都泪水直淌,有的还哭出了声。特别是两位来自山东的学生,更是完全失控。一名同学的父亲,在他毕业的那一天,来校接他去单位报到,很多同学都见到了,没有想到,他到单位报到没有几天,父亲就车祸身亡。当我读到他的父亲来信时,他的感情完全崩溃了,见过他父亲的同学也个个泪流满面。

另一名同学,她的母亲一直想来学校见见班主任,可是,由于工作原因,一直未能成行。据同学讲,在她毕业很多年后,她的母亲还经常谈到这件事。前几年,她的母亲去世了,留下了遗憾。这让她十分难过,也十分后悔,没有陪母亲到镇江见见我这位班主任。当我读到她母亲扔信时,她真的有点失控了。

令我倍感欣慰的是,一位给我写过信,此次也来参加儿子同学聚会的河南父亲,当我读到他写的信时,他对身边的儿子说,这封信好像是他写的。这让儿子也感到很激动,并“怪怨”父亲,为什么不把给老师写信的事告诉他。谁知父亲说了一句,告诉你,那信写了还有什么意义。

一位创业成功,但在学校表现一般,他的父亲曾经两次给我写信,还曾特地赶来学校与我见过面,在听到我读他父亲的信时,也忍不住掉下了眼泪。他说,这一切真的如梦一般,却十分真实。

聚会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要求我把信能够给他们做个纪念,这当然不会同意。于是,我通过微信,把他们父母写给我的信,拍摄后发送给他们,也算是能让他们留住一片记忆吧。而我,则将保留这份曾经倾注了我很多精力和心血的经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