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不杀蓝玉(朱元璋明知蓝玉谋反是假为何还要杀他)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共打江山易,共享盛世难,历朝历代的开国功臣大多难逃厄运,其中尤以明朝最为显著。在明初一众开国元勋中,善终者极少,惨死者极多,其中死得最惨的当属大将蓝玉。

蓝玉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常遇春死后,他更是成了洪武后期最重要的前线大将,其历史功绩不容抹杀。

朱元璋为什么不杀蓝玉(朱元璋明知蓝玉谋反是假为何还要杀他)(1)

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蓝玉官封大将军,率领王师15万征讨北元,驱逐北元于捕鱼儿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大胜还朝。此次捕鱼儿海战役中,蓝玉不仅杀敌无数,还俘虏了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的次子地保奴、嫔妃和公主一百二十三人、文武官员三千余人、外加其他人口七万七千多人,侥幸逃脱的仅有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和太子天保奴等数十人。北元此次受到重创,几乎是全军覆灭,片甲不留。除了俘虏,蓝玉此次征战还获得了丰厚的战利品,其中包括马驼牛羊十五万多头,车马兵器若干,以及金银财宝无数。

捕鱼儿海一战,蓝玉的地位和声望达到了顶峰,但同时,他的人性弱点也在此战中暴露得淋漓尽致。

蓝玉不仅私吞了大量战利品,更恶劣的是,他竟然还觊觎元帝脱古思帖木儿嫔妃的美色,将一位有“草原之花”美誉的元妃占为己有。这位妃子性情刚烈,在受辱后上吊自杀,此事轰动一时,一直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得到消息后气愤地大骂道:“蓝玉小儿如此无礼,岂大将军所为哉!”

朱元璋为什么不杀蓝玉(朱元璋明知蓝玉谋反是假为何还要杀他)(2)

另外,蓝玉还是常遇春的妻弟,常遇春的女儿常氏又是朱标的太子妃,所以,蓝玉也是朱标的亲妻舅,二人关系密切,感情深厚,蓝玉是太子朱标的忠实拥护者。蓝玉北征还朝途径燕京(北京),与朱棣有过交集,他回到京城后特地对太子朱标说:“我观察燕王朱棣的举动神似帝王,我找人望过他的气,有天子气象,你一定要小心!”可朱标不仅对蓝玉的话不以为然,本性仁厚的他还无意间把这话告诉了朱棣,让朱棣对蓝玉怀恨在心。

捕鱼儿海战役中,蓝玉虽然犯有重大过失,朱元璋对此也心知肚明,但毕竟蓝玉功劳太大,朱元璋还有用得着他的地方,所以并没有追究他的罪责。蓝玉因功由永昌侯获封为凉国公,并赐予了太子太傅的称号。封为公爵已经是明初的最高荣誉,但蓝玉竟然还当众发牢骚骂道:“难道我不应该被奉为太师吗?”原来,宋国公冯胜和颖国公傅友德都是封了太子太师,蓝玉不甘居于冯胜和傅友德之下,所以对朱元璋的赏罚不公非常不满。

从以上种种事迹不难看出,蓝玉虽然能征善战,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大将,但同时,他的缺点也非常显著——嚣张跋扈、目无法纪、口无遮拦、毫无心机、锋芒毕露、不甘人下......

朱元璋为什么不杀蓝玉(朱元璋明知蓝玉谋反是假为何还要杀他)(3)

朱元璋是何等聪明之人,他对蓝玉的能力品行都一清二楚,之所以对其一忍再忍,其中一个原因自然是需要他冲锋陷阵、为国效劳,但最重要的原因则是朱元璋知道蓝玉是太子朱标的亲信,朱元璋偏爱朱标,他希望日后蓝玉能帮助朱标坐稳龙椅。

就这样,蓝玉的快活日子又过了五年,直到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蓝玉案”。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以“谋反罪”将蓝玉残杀,并将其“剥皮实草,传示各地”,死状是明初功臣中最惨的一位。“蓝玉案”中,被株连受死者多达一万五千人,其历史影响不容小觑。

那么,对蓝玉一忍再忍的朱元璋为什么会在晚年以如此手段杀死了蓝玉呢?他真的相信蓝玉要谋反吗?

朱元璋为什么不杀蓝玉(朱元璋明知蓝玉谋反是假为何还要杀他)(4)

正如明末清初著名历史学家谈迁所言,蓝玉从来就没想过谋反,他性格粗鲁没有心机,这样的人对朱元璋毫无威胁,朱元璋之所以要杀他,不是担心他会对朱元璋的统治形成威胁,而是担心他对继任者(朱允炆)的统治形成威胁。

请注意蓝玉被杀的时间节点——洪武二十六年,就在此前一年,也就是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逝,其子朱允炆被立为新的皇位继承人。上文提及,蓝玉是朱标的亲信,但是,朱允炆并非常妃所生,也就是说,蓝玉和朱允炆并无任何血缘关系,他平时与朱允炆的关系也非常一般。朱元璋之所以要杀掉蓝玉,就是担心蓝玉手握兵权、功高盖主,日后对朱允炆登基不利,至于谋反,那只是朱元璋杀蓝玉的一种借口。

参考资料:《明史·蓝玉传》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