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农村家里的广播时间表(70年代农村有线)

原创:

70年代初,农村普及有线广播喇叭,我们当地俗称″话匣子""戏匣子"。记得那时,国家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改善农民娱乐生活。在农村推行、普及有线广播工程,社员们都拍手叫好。县有广播总站。公社有广播站,管区也有插播台。以管区为单位组织人员向各村架设广播线,然后向各户架设。要求村村通,户户通。

70年代农村家里的广播时间表(70年代农村有线)(1)

70年代农村家里的广播时间表(70年代农村有线)(2)

有线架到家,自己购买小喇叭。富裕户买个5元钱的喇叭,配个小木头匣子挺美观。次之就买个喇叭挂在房墙即可。那时我家不富裕,爹娘也比较保守,舍不得花5元钱去买个不顶吃、不当喝的玩艺。后来有卖5毛钱一张响纸盆,这时才买了个安上。

我的一个堂哥是个农中生,是个无线电爱好者。他自己做了个矿石收音机,直接能收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省台的节目。矿石收音机结构简单,就是天线要求特别高、特别长,要绑在院中最高的大树上,顶部还弄个蜘蛛网壮的东西。

我在堂哥的景响下,用他费去的漆包铜线缠绕在一个铁片上,回家找了个小铁桶,把舌簧片固定在铁桶上,漆包线一头接在有线上,另一头接一根铁丝插在地下,浇点水,保持潮湿,挂在我的床头上,也能发出清晰的广播声音。高兴的我手舞足稻,我也能不花钱造出小喇叭了。

在沒有娱乐活动的年代,每家有个有线广播喇叭也是挺好的。它每天3次播放,歌曲《东方红》是开头区,然后是新闻联播和报纸摘要节目,还有天气预报。娱乐节目包括:八大京剧样板戏,评书,革命歌曲等。大人最关心的是每天早晨和晚上的天气预报和按时打点,″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17点整"。

70年代农村家里的广播时间表(70年代农村有线)(3)

我的大姨哥在部队是个穿四个兜的营级干部,他探家时带回个七极管的收音机,有板砖那么大,用个皮套套着单肩背着,音量挺大。他到我家去窜门,我背出收音机,音量放到最大去街上炫耀,引来好多人围观。有个口呲的二叔围着收音机端祥着说:"这这这玩艺是个好东西,没没沒有线它就就响,那那那人藏在哪哪里啦"?喜的大伙都笑。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现在的手机、电视早己代替了有线广播和收音机,它们己经成为了历史,成为了文物,成为了我们老年人的美好记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