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最有名的是哪一个(卢明专栏赏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最有名的是哪一个(卢明专栏赏龙门石窟)(1)

文|卢明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我是个游痴,听说有名的景点就想游之。我还是个文化迷,对于文化景点特别钟情。所以,那次游完少林寺后,马不停蹄,就让冯弟驱车西进,乘兴游赏了龙门石窟景区。

伊河、洛河从豫西山区各自流出,在洛阳附近交汇,然后注入黄河。龙门石窟位于洛阳以南,西为熊耳山余脉龙门山,东为少室山系的香山,一条伊河从山缺处穿过,特殊的地理景观,很象古代的一个门阙,所以,这里也称为伊阙。

这段伊河,水面宽广,水势平静,一座大桥横跨两岸,很有气势。穿过大桥就到西岸了。石窟主要在西岸,面对伊河的山体,被削成没有植被的崖面,成百上千的石窟遍布山崖,大的小的,高的低的,深的浅的,无其不有,看上去简直象一个巨大无比的蜂窝。低处的就在路旁,高处的修了石阶或栈道,以方便游客观看。

洞窟中要看的,主要是石佛像。这些佛像是做功德用的,自北魏到清代,历代都有,以北魏和唐代为最,体现了佛教在古代的兴盛。石窟各有特点,比如万佛洞雕有一万五千多尊佛像,莲花洞洞顶雕有一个巨大的莲花。

最可圈可点的,还是那尊卢舍那佛像。半山腰开出一个巨大的石龛,一尊气度非凡的佛像,在河对岸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此处佛像是唐高宗李治主建,武则天也捐出两千贯银钱。佛像高大,丰腴,颇具大唐盛世特有的气息,据说带有武则天的形象。佛像两侧,还雕有两个尊者,两位菩萨,比大佛身形小得多。我起初对佛教不太懂,疑惑这佛像怎么称卢舍那,心想,不会是佛也与我们卢家同姓吧,我有个妹妹还叫卢丽娜呢!经请教导游,方知卢舍那佛其实就是如来佛。佛有三身,法身称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报身称卢舍那佛,应身则称释迦牟尼佛。

除石佛像外,洞窟中还有许多刻字,多为记述雕佛之事,其中有不少是书法精品。比如被书法界称为龙门二十品、三十品的作品。我喜书法,盼见碑刻真迹,但佛洞不让进,在洞口往里看,很难一睹古代书法的神奇。

伊河东岸的香山上,葱翠的植被间,可以隐约看到其间的香山寺。该寺唐初为安放西域僧人遗体而扩建,后来大诗人白居易捐巨资修寺。登山入寺,登殿观碑,怀古思今,倍感中国文化的深度。香山上另一个游览重点是白居易墓。白居易当过河南尹,晚年在洛阳住过十多年,名取“香山居士”,墓选香山之上,足见他对香山的钟爱。白居易墓非常高大,下部有圆墙作围。作为诗词爱好者,来洛阳,登香山,能凭吊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当为此生一得。墓近处绿树浓荫间,有供人们休闲的园林,称作白园,自然是为纪念白居易而建。

景区大门外,有不少旅游纪念品销售点,我们转来转去,相中了一件唐三彩马,就不讲价钱地买了下来。此马至今摆放在我的书斋中,时常赏玩,同时,作为回想龙门之游的提醒物。游龙门石窟,我还写过一首五律:

洛阳名胜地,伊阙好风光。

照影青山俊,牵思碧水长。

佛传千载瑞,岸带万枝香。

更觅白公韵,吟诗忆大唐。

龙门石窟最有名的是哪一个(卢明专栏赏龙门石窟)(2)

龙门石窟最有名的是哪一个(卢明专栏赏龙门石窟)(3)

作者:卢明,1960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郓城县,作家,笔名河边草。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当代文学院院务委员,中国水浒学会理事,菏泽学院水浒文化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参与诸多文学协会组织。其诗词成就在鲁西南有着重要影响,代表作:《畅游微山湖》《正话水浒》《菏泽赋》等,多次获奖,并被多家门户网站收录。业余从事新闻报道,在《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发稿百余篇。爱好书法,多次发表展览,书法作品《春晓》参加中央数字频道2013年迎春展播,并被评为三等奖。工作业绩突出,多次被地方和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壹点号心梦文学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龙门石窟最有名的是哪一个(卢明专栏赏龙门石窟)(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