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三吏三绝(杜甫三吏三别之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唐·杜甫

杜甫三吏三绝(杜甫三吏三别之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1)

杜甫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汉族,河南巩县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人称杜少陵,杜工部等,唐代著名诗人,后世尊为“诗圣”。杜甫的一生经历了盛唐由盛转衰的过程,因此他的作品大体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借口讨伐杨国忠发动叛乱,安史之乱爆发,两京长安和洛阳先后被叛军攻占,唐玄宗李隆基携杨贵妃和朝廷入蜀。杜甫也避祸蜀中,在这里前后共生活了四年,他自己筑茅屋而居,并写了很多忧国忧民的诗作,包括《蜀相》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就是在这时期所作。

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杜甫携家经水路出蜀。后飘泊于荆湘两湖,以舟为家,穷困潦倒,公元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享年59岁。杜甫避祸蜀中时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

杜甫三吏三绝(杜甫三吏三别之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2)

杨贵妃

天宝十五年(756年),马嵬坡兵变发生,杨国忠被杀,杨贵妃被赐死。随后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遥尊玄宗为太上皇。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冬,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又和李光弼、王思礼等九个节度使乘胜追击,以二十万兵力合围安庆绪叛军于邺城(即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局势骤然可喜。然而肃宗对这些节度使又并不完全信任,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诸军不相统属。此时军粮不足,士气低落,两军相持到次年春天,史思明率援军至,唐军遂在邺城大败,郭子仪无奈退保东都洛阳。

数战之后,官军损失极大,兵员亟待补充,朝廷下令征兵。杜甫从洛阳回华州,路过新安, 石壕、潼关等地,看到了征兵的情况,基于对民众的同情,有感而发,写下了《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这几首诗。

杜甫三吏三绝(杜甫三吏三别之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3)

三吏三别(征兵)

  • 新安吏·杜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 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杜甫三吏三绝(杜甫三吏三别之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4)

三吏三别

  • 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杜甫三吏三绝(杜甫三吏三别之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5)

三吏三别

  • 潼关吏·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