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甲状腺疾病不用过分担心(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急速攀升)

随着体检的普及,不少人被检出了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疾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者亢进,即甲减和甲亢,还有甲状腺结节以及甲状腺癌等。

对于甲状腺疾病不用过分担心(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急速攀升)(1)

拿甲状腺结节来说,我国成人甲状腺结节发生率约为 20.43%,差不多每 5 个人里就有 1 个。因此,相比以前,现在甲状腺疾病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为什么甲状腺癌越来越常见?每年的5月25日是世界甲状腺日,今天就来教你保护好“多灾多难”的甲状腺。

哪些人的甲状腺容易出问题?

甲状腺疾病可分为:甲状腺良性疾病和甲状腺恶性肿瘤,良性包括:甲状腺炎、甲亢、甲减、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瘤等;恶性肿瘤主要包括甲状腺癌等。

甲状腺结节,无论良性还是恶性,在初期一般没有症状,但随着疾病的进展,可能会引起声音的嘶哑、颈部包块、咳嗽、咳血、吞咽不适或梗阻感、压迫症状等等。部分炎症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会出现颈部甲状腺区疼痛等不适感。

对于甲状腺疾病不用过分担心(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急速攀升)(2)

无论是甲亢、甲减,还是甲状腺癌,都和遗传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家里有人得过甲状腺癌的,要注意定期检查甲状腺。

甲状腺癌的发生与辐射有关,接触过大剂量辐射的,比如在青少年时期因头颈部肿瘤做过放疗的,这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甲亢和甲减一直不治会怎样?

甲亢会使新陈代谢加快,会出现心率加快、出汗、怕热、饥饿感、消瘦、脾气暴躁等,严重者也可以引起心脏变化,既甲亢心。相反,甲减会导致代谢变慢、体重增加、怕冷、心率变慢、便秘、不想吃饭、容易嗜睡、没有精神等等。

如果不治疗,两者的后果都会比较严重。甲亢一直不治疗,人会严重消瘦,全身多个器官受损;而甲减如果拖着不治,人会越来越肿,心脏负担会越来越重,心肌变大,二者都会引起心脏功能变差。

5个信号提示癌症来了

以下6个症状是甲状腺癌的表现,出现的时候最好及时查查甲状腺。

声音改变

如果运气不好,甲状腺癌发生的位置靠近喉返神经,神经受到癌症侵袭,就会引起声音嘶哑或改变。

吞咽或呼吸困难

如果肿瘤比较大,压迫了颈部结构(包括气管或食管),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吞咽不适。

对于甲状腺疾病不用过分担心(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急速攀升)(3)

下颈部(甲状腺区)有大的肿物

此症状多是在患者做体格检查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的,这种肿块通常是无痛的。如果你的颈部接受过强烈辐射,一定要提防患癌风险。

淋巴结肿大

甲状腺癌瘤体增大时,就会导致颈部侧面的淋巴结肿大。

此外,童年期有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接触史、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彩超。

严重腹泻

这种症状常见于甲状腺髓样癌。有时,病人会出现慢性腹泻,病程长达数月或数年。他们会去看消化内科,试图找出腹泻的病因,结果却是甲状腺髓样癌。对于那些患有甲状腺髓样癌的人来说,他们每天排便次数多达10~20次。

出现哪些症状要当心甲状腺结节为恶性?

1、微小的结节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当定期复查过程中彩超结果显示:原有甲状腺结节的分类向不良方向转化,如有3类变为4类,或者由4类变为5类等,要警惕恶变;

2、如果结节较大,即原有结节的增长速度在短期内明显增快,症状以颈前肿块最为常见,结节的质地相对比较硬且形态不规则,结节的活动度不好即相对比较固定,要注意排除有无恶变;

3、甲状腺区疼痛/压迫气管、食管引起咳嗽、咳血、呼吸困难、吞咽困难也有可能,或侵袭性肿物侵犯喉返神经导致声嘶,要注意检查有无甲状腺恶性肿瘤;

对于甲状腺疾病不用过分担心(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急速攀升)(4)

4、当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时,要警惕恶性结节——甲状腺癌,即恶性结节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时候会出现颈部淋巴结的肿大。

5、当甲状腺结节伴有降钙素增高时,要注意排除一种少见的甲状腺癌,即甲状腺髓样癌;

6、另外注意,有颈部的放射放射性的诊断或者治疗的病史,有家族史的人群,尤其是儿童突然出现甲状腺的结节也要警惕它是否为恶性的。

5个细节护好甲状腺

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可以有效降低发生甲状腺结节或癌的风险。

对于甲状腺疾病不用过分担心(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急速攀升)(5)

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不会直接影响甲状腺,但可通过扰乱神经、内分泌系统,造成免疫功能失调,破坏对自身抗原的“兼容性”,导致甲状腺被免疫系统攻击。

避免电离辐射

甲状腺是人体内对放射最敏感的器官,所以应尽量减少可能的放射线暴露。

适量摄入碘盐

绝大部分人在日常食物中获取的总碘量仍然不足。除有特殊要求外,正常人最好食用加碘盐,但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

对镜自查

对着镜子,头部稍微后仰,露出颈部。

  • 一看:颈部两侧是否对称、肿大。已有结节的,平时可以对着镜子看它是否在长大,通常结节长到2厘米时就会比较明显。
  • 二找:找到随着吞咽动作上下活动的甲状腺。
  • 三摸:含一口水,用手指触摸颈部下方(喉结两侧),水吞下去时,感觉有没有小鼓包、小肿块,或硬的小结节。

如发现问题,应尽早去医院排查。

对于甲状腺疾病不用过分担心(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急速攀升)(6)

定期检查甲功

育龄期女性,根据自身情况最好定期甲状腺功能检查和甲状腺彩超;妊娠女性必须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备孕前,推荐女性筛查促甲状腺激素(TSH)等相关指标。

此外,生活中要尽量避开重金属、农药等环境“毒素”;避免雌激素滥用,警惕含雌激素类化妆品、保健品;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

本文指导专家

对于甲状腺疾病不用过分担心(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急速攀升)(7)

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头颈甲状腺外科负责人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睡眠医学科主任(兼)

刘天润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博士导师,临床医学博士,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头颈甲状腺外科负责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中山大学八年制长学制导师。在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留学2年。

获评为:“羊城”好医生;岭南名医;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邓先生”抗癌奖获得者等。

学科专长:擅长头颈部肿瘤和甲状腺肿瘤的诊治。包括复发性或难治性甲状腺癌的治疗,除了传统开放常规式手术,常规开展多种腔镜美容甲状腺手术,包括经口入路、经腋窝入路、经耳后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和淋巴结清扫术、内镜下经口咽后区淋巴结清扫术、Micolli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等,在根治肿瘤的同时保留了美容效果。

重点研究了头颈部肿瘤和甲状腺肿瘤的危险分层和个体化治疗、保留器官功能的晚期头颈肿瘤的精准/综合治疗、肿瘤分化和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发展和转移中的机制和医学转化研究等。

学术任职:现任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医药卫生大健康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环境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分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出诊时间:

甲状腺外科门诊:周三下午,周四下午;

头颈肿瘤外科门诊:周三上午,周三下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周三上午,周四下午。

对于甲状腺疾病不用过分担心(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急速攀升)(8)

内分泌科 赵同峰 主任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曾作为访问学者到澳大利亚Deakin University学习。

学术专长:擅长糖尿病、肥胖症、尿崩症、痛风、骨质疏松、高脂血症、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垂体瘤、肾上腺疾病、继发性高血压等代谢性及内分泌性疾病的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 周四上午

对于甲状腺疾病不用过分担心(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急速攀升)(9)

核医学科 胡平 主任

核医学科主任、PET/CT中心主任、副教授。

学术任职:广东省核医学会常委、副主委 。主持及参加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9670229,脑多巴胺转运体SPET显像在帕金森病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出版专著:主编:临床核素影像诊断学,广东科技出版社 副主编:腹部外科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编委:全国通用本科教材《核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编委:全国通用影像本科教材《影像核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学术专长:1984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一线从事核医学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核素影像诊断与核素治疗各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甲状腺疾病(甲亢、甲癌)的碘-131治疗、神经精神疾病核素显像、肿瘤核素影像诊断等有更深入的研究。

出诊时间:周四下午

责任编辑:郭松青

初审:戴希安

审核:简文杨

审定发布:朱昌平

感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庄士民主治医师

对本文的支持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生命时报

图/图蜗创意,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