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之美100种珍稀兰花美醉了(历代名家墨兰图选)

图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兰花之美100种珍稀兰花美醉了(历代名家墨兰图选)(1)

《墨兰图》 宋末元初 郑思肖 卷纸本 水墨 25.7*42.4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郑思肖,(1241-1318),南宋。字所南,一作字忆翁,号所南,自称三外野人,又号一是居士,福建连江人,世家三山(今福州)。太学上舍,应博学宏词科,会元兵南下,隐吴下。坐必南向,誓不与北人交往。有田三十亩。邑宰素闻其精墨兰,不妄与人,因绐以赋役取之。怒曰:“头可得,兰不可得。”宰奇而释之。写兰多露根不写地坡,效首阳之意。人问之,则曰:“地被人夺,君不知耶?”尝自画一卷长丈余,高可五寸许,天真烂漫,超出物表。题云:“纯是君子,绝无小人。”题菊云:“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不特精写墨兰,而画竹亦妙 。

兰花之美100种珍稀兰花美醉了(历代名家墨兰图选)(2)

墨兰图 南宋 赵孟坚 绢本墨笔 纵34.5厘米横90.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坚,字子固,为宋朝宗室,宋理宗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中进士,官至朝散大夫,守严州。他善画水墨梅、竹、兰、水仙等,学扬无咎一派,其作品清而不凡,秀而雅淡,是南宋末年兼具贵族,士夫,文人三重身份的著名画家。此图绘墨兰两丛,生于草地上;兰花盛开,如彩蝶翩翩起舞;兰叶柔美舒放,清雅俊爽。画中自题诗日:“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赵氏这种画兰技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图卷右边有顾敬题诗,后幅有文微等七家题记,曾经明文微明,清安岐收藏,《式古堂书画汇考》,《大观录》,《墨缘木观》著录。

兰花之美100种珍稀兰花美醉了(历代名家墨兰图选)(3)

《著色兰竹图》 元赵雍 绢本设色 纵74.6厘米横46.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赵雍是元代著名画家赵孟畲巫, 当时有“吴兴公子(赵孟)冠当代,雍也继之早擅长”的诗句来赞誉他们父子俩。赵雍并不拘泥于家法,他不仅观察自然,心悟神会,得兰竹之形态,更能写出兰竹的神韵。此图右下角画一坡石,用墨线勾出轮廓,略施皴擦,染以淡墨,富于立体感。石间一枝翠竹,虬曲而上,似在风中摇动,用笔遒劲圆活,生意自足。竹石下面画一簇兰花,葳蕤有生气,用笔滋润淡雅,显出兰的柔韧婉顺的性格。

兰花之美100种珍稀兰花美醉了(历代名家墨兰图选)(4)

《素竹幽兰》 明 马守真 立轴 水墨纸本 110×38厘米

马守真(1548-1604年),明代女画家、诗人。小字玄儿、月娇,号湘兰,金陵(今江苏南京)人。秦淮名妓。她聪颖机敏,能诗擅画,又轻财重义。其往来于文人墨客间,尤与文士王稚登(字伯谷)最为友善。马守真以画兰之精、画兰之专而名扬江南,因此自号“马湘兰”。其作品不注重对兰之外在形态的细致刻划,而重在通过对兰的描绘抒发内心之逸气。其笔下之兰具有脱俗的飘逸之气与野趣,与男性文人画家,尤其是“吴门画派”中文徵明等人的花卉有着更多的相近之处,反映了妓家对男性文人画家的迎合性及师承性。

兰花之美100种珍稀兰花美醉了(历代名家墨兰图选)(5)

《双钩兰花图》 明仇英 纸本设色 纵34.7厘米横3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仇英是明代中期画坛上一位难得的全能画家,人物、山水、花鸟、界画无所不工,青绿、浅绛、水墨、工笔、写意俱极精妙。仇英一生应景之作颇多,而且大多是摹古风很盛。此幅《双勾兰花图》却是出自心枢的清新之作。虽然还是缺乏文人画兰的清幽淡泊,设色却很是清雅,笔锋也妩媚多姿。是难得一见的仇英花鸟画。

兰花之美100种珍稀兰花美醉了(历代名家墨兰图选)(6)

《墨兰图》 明 陈古白 绫本墨笔 纵26.3厘米横294厘米 旅顺博物馆藏

此图即兼融设色没骨和水墨写意两法,属于水墨浅设色写意花卉画一类。兰花以淡墨写出,与花、叶相穿插,似乱而有序,笔墨更具书法之韵。笔、墨、色、形相辅相成,浑然一体,俊逸而清丽,风格独具。

兰花之美100种珍稀兰花美醉了(历代名家墨兰图选)(7)

《葵石图》 明 陈淳 纸本墨笔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碧叶垂清露,金英侧晓风。道复"无年款。此幅即为其中年水墨写意花卉画精作。图绘秋葵一枝,衬以飞白湖石和双勾嫩竹。侧锋勾勒的花瓣简率迅疾,瓣尖的翻转状态以阔笔勾出,尤见生动。几丛葵叶用淋漓的水墨挥洒,通过墨色的自然渗透,展现出叶色的深浅变化和叶形的锯齿状态,犹如天成。竹枝则用简劲的线条双勾,也见率意。这种画法也生动传达出了葵石内涵的质朴自然、清新雅逸的情致。

兰花之美100种珍稀兰花美醉了(历代名家墨兰图选)(8)

《幽兰图》 明 杜大绶 纸本设色 纵110.3厘米横30.8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杜大绶擅长水墨写意,不落蹊径,尤妙写生,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而疏斜离乱,咄咄逼真,对后世影响很大。此图画一斜坡上两块湖石,姿态奇峭,周围饰以俏丽多姿的兰花,悠然而细丽。画面设色清雅,笔法清韵生动。

兰花之美100种珍稀兰花美醉了(历代名家墨兰图选)(9)

《兰竹图》 明文徵明 纸本水墨 纵47厘米横23.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画兰,讲究其清雅幽香,洁身自好;画竹则写其高风亮节,劲直向上。此图合写兰竹,歌颂“双清”。他用水墨画土坡上兰竹,兰花以淡墨为瓣,竹叶用笔流畅,显出临风飘动,活泼自然。

兰花之美100种珍稀兰花美醉了(历代名家墨兰图选)(10)

兰花之美100种珍稀兰花美醉了(历代名家墨兰图选)(11)

兰花之美100种珍稀兰花美醉了(历代名家墨兰图选)(12)

兰花之美100种珍稀兰花美醉了(历代名家墨兰图选)(13)

兰花之美100种珍稀兰花美醉了(历代名家墨兰图选)(14)

兰花之美100种珍稀兰花美醉了(历代名家墨兰图选)(15)

《兰竹图》 明 文徵明 长卷纸本 墨笔 纵26.8厘米横63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长卷写幽兰或与翠竹丛生,或与棘条相杂,或生于湖石之侧,或长于流水之滨,或倒垂于悬崖,或招展于平地,千姿百态,神清骨秀。以淡墨写兰,浓墨写竹,飞白勾石,细笔写草。笔墨潇洒,师法赵孟烦,随手成形,风姿绰约;笔意纵横、神韵满卷,是文徵明的代表作之一。

兰花之美100种珍稀兰花美醉了(历代名家墨兰图选)(16)

《花卉草虫图》 明 杜大成 纸本水墨 纵28.6厘米横44.8厘米

杜大成,金陵(南京人),《图绘宝鉴续编》作苏州人。工音律,善画花木禽虫,得嫣秀生动之趣,诚属写生妙手。此图寥寥几笔,似不经意,而花叶、草虫却生意盎然,栩栩如生。隔水上有清人陆售、潘景亦两跋。原附于杜堇《竹林高士图》卷中。

兰花之美100种珍稀兰花美醉了(历代名家墨兰图选)(17)

《兰竹石图》 明 文徵明 纸本墨笔 纵25.7厘米横35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山石、兰竹多用行书的笔法,勾、擦、破、染大多中锋参以侧锋,工细中见尖峭。刻画精细,但在工细之中寓质朴,于沉着之中见灵动。笔墨则于干枯中见秀润,在熟练中见生涩,有很强的抒情意味。然构图密中有疏,山石勾勒少皴,多干笔而不见渲染,形成规整而略具装饰性,用笔尖细中带工拙,墨色干湿相间而总体清淡。这些画法都体现了文氏的自身特色,呈现出浓郁的文人书卷气,工秀中具清逸苍劲之韵的风格,也反映了他晚年的典型面貌。

本文摘自:五成 (360doc)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