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人对诗的评价(大家可以谈谈当代诗的优劣吗)

当代名人对诗的评价(大家可以谈谈当代诗的优劣吗)(1)

有朋友相邀:大家可以谈谈当代诗的优劣吗?

中国的诗歌分为古诗和现代诗,而现代诗又分成近代诗和当代诗。也就是说,当代诗仅仅指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至今的诗歌作品,是基于现代诗自由体之上的新时代内容。

而这一时期据个人感觉,诗歌作品是乏善可陈的。

只有一些奇怪的体式“乌青体”、“梨花体”依靠群嘲出来混了个脸熟,而当代诗人最有名的就是余秀华了。可是媒体和读者、群众更在意的并非她的作品——从媒体为她冠上“脑瘫诗人”这个称号就可以看出——这简直是做媒体的羞耻。

个人感受

所以你问当代诗有什么优劣?

缺乏对比对象,是无法评价优劣的。如果只是问个人观感,那基本上都是垃圾。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见。而这种成见一旦形成,慢慢地周围就会聚拢类似的人,逐渐排斥意见相左的人。一个人,如果不喜欢当代诗,就自然会对其他人的当代诗作品视而不见,比如我在网上看一些作品,只要是当代诗立刻就跳过去了。

当代名人对诗的评价(大家可以谈谈当代诗的优劣吗)(2)

没什么原因,就是成见,而且也没打算改。

现在不论写什么诗,都是无法改变人的生活的,你又不是我顶头上司,我犯得着去看自己不喜欢的作品?

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隔离圈,好的当代诗、当代诗人都会隐匿,我们能看到的也就是成为笑柄的各种胡闹。然后摇摇头,叹一口气:当代再无诗。

其实这是不对的,任何一个时代,诗歌作品都是泥沙俱下的,特别是当代,普通人文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人人都有可能出佳句。不过正因为这种稀释性,让偶尔出现的佳作如汪洋中的一粒珍珠,不加以鉴别,就消失在黑暗之中了。

我们视之为瑰宝的盛唐诗坛,假如我们是个普通寒门甚至下等人,接触不到高级文人,朋友圈之中没有李白、杜甫、王维这样的高手,那是不是也会感觉唐朝诗坛一片混乱,没有前途?

只怕感觉是一样的。

当代名人对诗的评价(大家可以谈谈当代诗的优劣吗)(3)

所以个人清楚地知道,当代诗肯定是有精品的,但是由于垃圾量太大,我们没有耐心去一一鉴别,需要时间这个巨大的淘沙机器来自行甄选、运作。也许千年之后,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的当代诗珍品能够让后人赞叹,我们这个时期也是一段令人向往的诗歌世纪。

但是身在洪流之中的人,是感觉不到洪流的律动的。何况是一个对当代诗本身就带了成见的古诗词爱好者——这就是为什么我眼中当代诗都是垃圾的原因。

一,我有成见。二,垃圾太多。

这是在没有对比参照物的情况下的个人感受,纯粹是个人感觉,有人邀请提问,我就如实回答而已。

当代名人对诗的评价(大家可以谈谈当代诗的优劣吗)(4)

和古诗对比参照

如果拿当代诗来和古诗作对比优劣,其实就是拿现代诗和古诗对比。

这种对比呢,被讨论过无数次,实际上意义也不大。因为最主要的无非就是格律体式的差别,至于“诗言志、词调情”,现代诗同样承担着这样的功能。

平仄格律的限制,也仅仅是相对于古诗中的近体格律诗而言。

现、当代诗和中国古诗词最大差别在于文言文和白话文的语言基础。

因为语言的不同,现代人在学习古诗词上相对就比白话文基础的现代诗要难,自然创作也没有那么顺畅,加上古诗词对格律的要求,所以大部分人只是欣赏古诗词作品,并不能很好地创造出文言文语境下的古诗。

语言基础不同,规则不同,这就是当代诗和古诗的最大区别。

当代名人对诗的评价(大家可以谈谈当代诗的优劣吗)(5)

当代诗的规则,在现代诗的统领下,其实还是有规则的,说现代诗随心所欲的人都是外行。

因为所有的诗,都必须有高低起伏(平仄)、节奏感、和押韵。即使是现代诗,不使用平仄,但是也必须保持语言发音的高低起伏,保障诗的吟诵性,一首朗读不通顺的现代诗就是垃圾,俗称“哑巴诗”,其实已经不是诗了。

节奏感是必须要有的,这个不言而喻,就好像歌词吧,没有节奏感听得让人难受。现在有一种“喊麦”,既无旋律,也无内容,就纯粹是靠着节奏感,也自成一派。但是连音乐界都不承认,就更不要说诗歌界了。

押韵,有可能是隔三四句押,乱押,平仄通押,没有具体规则。但是要被称为诗,押韵是根本特征。

这三个特征,在古诗词中是表现明显的,肉眼可见的,而现代诗则是隐藏的,需要读者自己体会的,但是并不会缺失。

当代名人对诗的评价(大家可以谈谈当代诗的优劣吗)(6)

在这一基础上,现代诗的优点无非就是更自由、更随意、更能使用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突出表现情感。

这是优点,但同样是劣势。

因为没有了格式依靠,那么怎么样才能像一首诗呢?现代诗就重在感情的抒发,没有格式对感情的限制是一把双刃剑,既让现代诗雷厉风行、浪漫恣肆,也让它失去制约,用力过猛。

而这种优劣在现代诗中的近代诗和当代诗中就表现得特别明显。

和近代诗对比参照

近代诗是现代诗从民国时期起源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现代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区分?因为这是公认的现代诗黄金年代。从革命期间的匕首、投枪,到十年期间的反思,现代诗作为文学上的皇冠无时无刻不反映着中国人的生活和思考,充满了对现实的批判,发挥了“诗可以怨”的最大功能。

当代诗和近代诗比起来,真的是一无是处。我们现在还能看到忧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吗?

当代名人对诗的评价(大家可以谈谈当代诗的优劣吗)(7)

诗的功能萎缩了。已经不具备了讽喻、批判功能,只剩下了风花雪月的小情调靡靡之音。

并不是说小情调作品不重要,而是一种文学体裁的功能只剩下了一种,那么这种文学体裁就属于梁上水泊投降之后的宋江了。

当然,这并非是诗歌的单一命运,这是新时代所有文学体裁的命运。即便是小说,在现今这个快消品时代,也再少有能够沉下心思的作品。当文学作品只剩下修仙,当音乐平台只剩下抄袭,我们又怎么有脸拿现在的垃圾去和近代诗中充满了战斗意志的前辈作品比较优劣?

那不是自取其辱嘛。

所以,令当代诗最没脸的其实并不是古代诗词,因为只是语言和格式上的不同。令当代诗最让人鄙视的其实就是他们的前身——近代诗,因为语言一样,格式随意,却在内容和思想性上堕入了沟渠之中。

所谓云泥之别,就是用来形容现代诗两个阶段的。

当代名人对诗的评价(大家可以谈谈当代诗的优劣吗)(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