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龙凤胎睡着的样子好可爱(龙凤胎72岁的奶奶给孙们包襁褓)

文|飞飞和棠棠

你今天好漂亮,记得点赞和关注我哟!

以前只是听过“襁褓”这个词,很模糊的概念。直到生娃后,才明白了它的含义。

襁褓两个字,指的就是包婴儿的被子或者是毯子,襁指的是婴儿的带子,褓指的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后来这个词就泛指未满周岁的婴儿。襁褓就可以理解成包被。

襁褓不仅是为了保暖,还是为了给宝宝还原待在妈妈肚子里(子宫)的感觉,给予宝宝安全感。小宝宝出生经常会有惊跳反应,襁褓的包裹,可以防止宝宝被自己的惊吓反射干扰。襁褓的包裹,还可以有效帮助宝宝缓解肠绞痛。新生儿有襁褓包裹,抱起来也感觉好抱一些。

生娃前,我准备了好多浴巾(买的时候不知道具体干嘛,反正洗澡,包裹宝宝,垫盖用等)和四个包被。我也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用,反正买的时候,想着让他们可以用到大一点,浴巾我买的尺寸都比较大,有些是大嫂用完(她也是双胞胎)送给我的,棉的,纱的,七七八八有不少。

等娃出生后,是医生叫我们在医院买的待产包,里面有一个总体粉红色带花的包被和一条粉红色的浴巾,还有一个婴儿的布床围。

娃出生后,娃们首先被带去洗澡,洗澡前,医生就叫我们把医院买的浴巾,包被,连同自己给娃准备的一套贴身内衣,以及两片产褥垫和一片纸尿裤准备好。洗澡完了后,医生把宝宝推回来就是一个里面穿了内衣,外面包了包被的宝宝。原来,这种包被包起来,这就是襁褓中的婴儿。

飞飞和棠棠在月子里一直到他们两个月(3月初,武汉还是冷)的时候,就是一直在襁褓中。包括白天和晚上,都会把他们放在襁褓中,只是白天用厚的包被,晚上用薄的。我婆婆带过很多小孩,在飞飞棠棠之前,她的八个儿孙她都带过,给宝宝做襁褓很有心得。有时候,你会觉得,这个老太婆(71岁,没上过一天学,从小父母双亡,曾经乞讨,后依靠兄长,勤快懂事)真的厉害,把宝宝们包得很好,不仅我们看起来好看,宝宝感觉也很舒适。

襁褓的薄厚,材质,长短,大小都是根据实际情况来。我就发现,我买的有的偏硬,不适合新生儿宝宝,还有的买大了,包起来长了一截不好包。我婆婆的做法是:白天(因为我们冬天也没开空调),就裹厚一点的包被,晚上,宝宝们睡觉,也得给他们包上薄点的,晚上一定要宝宝把袜子脱掉,据说是因为宝宝脚要通气,晚上包起来,是希望他们睡得有安全感,不要老是醒。棉衣也脱掉,让宝贝们睡得轻松。

冬天白天,我们家娃就是包的厚厚的,哪怕睡床上也是包着。春天的白天。就变为薄一点的包被(甚至可以浴巾)。晚上就是薄薄的,直到后面,慢慢都不再包襁褓。

四岁龙凤胎睡着的样子好可爱(龙凤胎72岁的奶奶给孙们包襁褓)(1)

开始包的很厚,包了两层,白天睡觉也包着

四岁龙凤胎睡着的样子好可爱(龙凤胎72岁的奶奶给孙们包襁褓)(2)

春天了,襁褓慢慢变薄

四岁龙凤胎睡着的样子好可爱(龙凤胎72岁的奶奶给孙们包襁褓)(3)

满了两个月了,白天脱离襁褓,但是晚上还需要。因为二月闹,晚上还是要襁褓给予安全感

具体的包法有很多种,但是不管怎样,都应该松紧合适,大小适宜,平整,不要有让宝宝感觉有一坨没撑开的地方。

襁褓有很多方式,我家奶奶就常用这种,仅供大家参考。

四岁龙凤胎睡着的样子好可爱(龙凤胎72岁的奶奶给孙们包襁褓)(4)

一般冬天,里面宝宝还是会穿衣服

1.毯子铺在床上,其中一角向内折出一个小三角形,将宝宝头颈部位放在折角位置;

2.把宝宝的左手贴身放平,拿起宝宝左侧的毯子盖住他的左手和身体;

3.抬起宝宝的右手,将毯子边角塞入他的右侧后背;

4.提起毯子的底角,覆盖宝宝的身体,将底角压在他的右肩下;

5.拉起最后一个毯子角,盖过宝宝右手,塞入左侧后背;

6.“小粽子”裹好啦,完美!

如果是冬天,厚的,或者有帽子,就不用这门折角,就把宝宝放下来一点。如下图:

四岁龙凤胎睡着的样子好可爱(龙凤胎72岁的奶奶给孙们包襁褓)(5)

这是我家宝宝出生在医院的襁褓,医院有空调,我宝宝里面穿了一套和服加个医院的包被

晚上的话,只需要用很透气的,不适过长的布(像那种大的肚围)包裹,里面为了干净可以多垫一层棉布(脏了可以只换棉布),包裹到宝宝腋下即可,然后到脚部分露出来,如果冬天冷,可以把手包进去,但是晚上建议放出来,白天把手包进去,反正他一天到晚睡,不会觉得不舒服。

四岁龙凤胎睡着的样子好可爱(龙凤胎72岁的奶奶给孙们包襁褓)(6)

像这种晚上包裹合适,这是一个肚围,从腋下到脚踝,晚上让宝宝们把手脚放出来,睡得更舒适,注意照看

当然我家宝宝,是因为年前出生,开始天气比较冷然后慢慢变暖和,而且我们没开空调。有空调,穿多少和襁褓厚度由你决定。你学会了吗?

原创不易,欢迎评论、点赞和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