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全传书(人们嫌它沉闷文艺)

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辞世之后,

世人并没有停止对他的追思、纪念,甚至是消费。

李小龙全传书(人们嫌它沉闷文艺)(1)

除了不断寻找他的替代、模仿者之外,

电影人也纷纷开拍关于他的传记电影。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有1976年吴思远版本的《李小龙》,

1993年美国导演罗伯·科恩执导的《李小龙传》和2008年央视版本的《李小龙传奇》。

李小龙全传书(人们嫌它沉闷文艺)(2)

还有预计在今年公映的《龙之诞生》。

李小龙全传书(人们嫌它沉闷文艺)(3)

人们了解李小龙的途径,多是通过他至今存世的寥寥几部功夫电影,

李小龙在荧幕上的形象,若非嫉恶如仇的侠客,便是怒火中烧的英雄。

人们也期待现实中的李小龙能和他的荧幕形象合二为一。

至于童年、少年时期的李小龙是什么模样,似乎不能勾起大家太多兴趣。

李小龙全传书(人们嫌它沉闷文艺)(4)

譬如2010年的《李小龙我的兄弟》。

李小龙全传书(人们嫌它沉闷文艺)(5)

本片根据李小龙胞弟李振辉的回忆录改编而成,

其中为观众展现最多的是,是李小龙的童年、少年生活,

以及他当年街头斗殴,参加恰恰舞比赛、拜师叶问学习咏春等等往事。

李小龙全传书(人们嫌它沉闷文艺)(6)

而片中的打斗戏份,也仅仅只有两场,

正因如此,当年有很多观众接受不了本片沉闷、枯燥、文艺的调性,而提前离场。

李小龙全传书(人们嫌它沉闷文艺)(7)

作为一部标准的传记电影,《李小龙我的兄弟》的格局可谓工整、规范。

其中既有李振辉的旁白作穿针引线,对于李氏家族的生活,也有着生动质朴的刻画。

这使影片的写实、怀旧气息浓郁,流露出了强烈的人文气息。

李小龙全传书(人们嫌它沉闷文艺)(8)

扮演李小龙的是李治廷,当时他刚刚凭借《岁月神偷》在影坛崭露头角。

歌手出身的李治廷有种文人气质,但他还是努力地在模仿李小龙的神韵、举止。

李小龙全传书(人们嫌它沉闷文艺)(9)

片中的李小龙不过十几、二十出头,这也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因此片中描写的爱情、亲情与友情都对李小龙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尽管这样的设计显得有些刻意,倒也能自圆其说。

李小龙全传书(人们嫌它沉闷文艺)(10)

除了卖回忆和情怀之外,主创叶伟民和文隽也试图把李小龙的生活琐事与他的电影灵感对应起来:

譬如李海泉被日本人要挟,成为幼年李小龙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这也会不禁令人猜想《精武门》里“反日情结”的由来;

而与校际拳赛冠军查理欧文的对抗,则与《猛龙过江》与罗礼士的决战形成某种呼应;

李小龙敬仰石坚,促成了两者在《龙争虎斗》当中的合作;

李小龙全传书(人们嫌它沉闷文艺)(11)

乃至结尾为救好友堕落吸毒的好友刘连光,也与《唐山大兄》反毒主题如出一辙。

至于如何对号入座,就看观众如何发散性地去联想了。

李小龙全传书(人们嫌它沉闷文艺)(12)

本片之所以没有迎合大众口味,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一一主创想通过李小龙展现当时粤语残片、国语武侠片与功夫片交替之初的风情浮世绘。

李小龙全传书(人们嫌它沉闷文艺)(13)

所以导演也把较多笔墨用来描摹曾经的香港电影片场。

并通过电影的发展和变化与李小龙的成长相结合。

这也等于暗示观众,李小龙从一出生就注定是电影明星,

他缘何能成为享誉国际的华人功夫巨星,成为本土文化符号,其实离不开香港文化的孕育。

李小龙全传书(人们嫌它沉闷文艺)(14)

这部影片没有大家预期的热血澎湃,

但它从另外的角度为观众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李小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