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夫妻不宜送丧(久病床前无孝子)

最近我们科室有一位88岁的老爷爷,前两周因为糖尿病并发症,加上脑梗塞后遗症,被送进我们科室进行治疗。入院后我们对病人进行了全身检查,发现身上多处压力性损伤(压疮),其严重程度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在这里我们就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老人身上有这么严重的压力性损伤,是不是家属照顾不上心啊?在给病人翻身时我们还发现一个问题,家属总是躲到卫生间不出来,不配合护士给老爷爷翻身。

为什么夫妻不宜送丧(久病床前无孝子)(1)

这就反应了一个看似残酷但很现实的问题——久病床前无孝子。

”久病床前无孝子”是一句民间俗语。是千百年来对一种比较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的总结。“久病床前无孝子”的意思是:老人病重卧床时间太久,再孝顺再好的子女都有厌烦抱怨的时侯,严重时,甚至连人影都看不到了。

那么碰到这样的病人和家属我们护理人员真的什么都不用做,什么都不能做吗?

不是的!我们护理人员自然有我们的办法,除了用专业的技术照顾病人,还有最重要的就是用我们的耐心,爱心,细心感化病人和家属,从思想上让家属配合并接受。因此,我们的叙事护理和鼓励性宣教要上场了。

在给老爷爷翻身时,我会主动邀请家属来帮忙,家属开始态度有点勉强。

我说:“您好,请问您是病人的...?”

家属淡淡的说:“我是他的儿子。”

我委婉的说:“您看,老爷爷病了这么久,能保持这样肯定离不开您的照顾。”

家属听了有点不好意思,态度有了缓和,说到:“老爷子这一病就是好几年,老爷子小便不当家,一会儿一尿,我就不停地给他换尿垫,前几天他要下床解大便,坐在便椅上时间太长,把屁股给硌了,我们也为此感到自责也很担心。我们作为子女的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平时工作比较忙,照顾的可能不太周到,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安慰道:“您也不要自责了,您已经做的很不错了,那您觉得现在您在照顾老爷子方面存在最大的困扰是什么呢?如果用一个词形容,您认为用什么词来形容您现在的状态最贴切呢?”

家属说:“我现在就是觉得看到老爷子的身子底下烂成这样,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继续说到:“那我现在用“心有余而力不足”来形容您现在的心情,您觉得可以吗?”

家属点了点头,那我们找到了问题所在,就一起来解决!家属表示出强烈的意愿和兴趣。

为什么夫妻不宜送丧(久病床前无孝子)(2)

我继续说到:“对于老爷子的压力性损伤,您可以放心,我们医院有专门的造口门诊,有专业的护士可以帮我们换药,相信老爷爷的皮肤情况很快就可以好转的。”

家属听了非常高兴,我继续补充道:“但是这还需要我们的配合,缓解压疮最好的方法就是勤翻身,勤换洗,使皮肤处于干净相对干燥的状态。”

家属意会的说到:“我明白了,以后我们一定给老爷子勤翻身,勤换洗,勤观察。”

在接下来几天,我每次来到病房,家属都在给老爷爷翻身,给我描述现在创面的情况,我知道这些不是做给我看的,也不是做给任何人看的,这是家属的转变,也是对护士工作最大的回馈。

在老爷爷住院的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亲眼见证着家属态度的转变和病人身体的康复。

为什么夫妻不宜送丧(久病床前无孝子)(3)

过去,我们无比重视着生命体征的监测和护理流程的完善,也曾觉得只要做到这些,就能给患者带来最好的康复。但越来越多的实例让我觉得,我们更有必要将心理治疗、叙事护理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心理交流和沟通来改变患者和家属面对疾病焦虑的心态以及取得他们的配合。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从更深的层面考虑“久病床前无孝子”,只要老人活着,而你一直照顾着,就应该说你是孝子。“久病床前无孝子”,其实也反映了人们对病情看法的变化过程。发病初期,人们倾向于把病情看得过重,导致病人和家属本人,容易大惊小怪、草木皆兵。

时间长了,病人和家属对于疾病逐渐有了正确的认识,心情也逐渐松弛下来,病人和家属就能更有效、更现实地接受照料和尽孝了。表面上看,是孝心下降了,实际上,是孝心更有针对性、更有效了。

总之,还是那句话,只要我们尽力而为了,就可以问心无愧。

医院最考验人性,在这里你会见识到各种各样的人,真诚,虚伪,林林总总,这里也是感情的试金石。

来源:“ 九零后男护士”公众号

想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我们的今日头条号(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和微信公众号(cjmn2015

欢迎您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平台投稿:cjmnwx@vipcjmn.ne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