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进士可以当什么官(三甲进士一般授予什么官职)

明清两朝是科举最鼎盛的时期,进士作为正途出身之首,在选官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过在具体的铨选过程中,明清两朝的新科进士又有很大的区别。

明朝中进士可以当什么官(三甲进士一般授予什么官职)(1)

相对而言,清代的情况比较简单。一甲三名直接授翰林院官,无需吏部铨选;二甲、三甲进士通过朝考者为庶吉士,其余的则要归入吏部班次,或授各部主事,或外放各省知县。

在大多数人看来,状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似乎是板上钉钉的。实际这种看法并不妥当,明代初期,新科进士授官有一个变化调整的过程。为此御史就来讲一讲明代进士选官的问题。

洪武时期,科举制度屡开屡停,朝廷选官的方式也很多样,除了进士外,举贡、吏员乃至举荐占了很大一部分。直到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才宣布再次采用科举考试选拔官员,此后形成定制。

明代进士甲等和名次很重要,授官原则上是根据成绩决定的。但明初时期,进士选官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没有形成固定的标准。

明朝中进士可以当什么官(三甲进士一般授予什么官职)(2)

严格上来说,举人通过会试已经取得了入仕的资格,之所以要举行殿试,为的就是排定位次,以便于吏部授官。不过除了殿试名次以外,进士的年龄也会影响具体的授职,年龄越大授官难度越大。

洪武时期进士选官尚显粗糙,也没有一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比如洪武四年廷试结束后,规定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授员外郎,第二、三名授主事,二甲前十七名授主事,二甲十七名至三甲一百名分授知县、县丞。

很明显,明初时是以甲等名次为标准,授予新科进士相应官职的。但到了洪武十八年时,又有一些细微的变化。

明朝中进士可以当什么官(三甲进士一般授予什么官职)(3)

第一甲第一名从六品,第二、三名正七品,俱赐进士及第;第二甲从七品,赐进士出身;第三甲正八品,赐同进士出身。这一科以甲等定品级,不分具体位次。

洪武二十六年,一甲一名授翰林院修撰,一甲二、三名授翰林院编修,其余二甲、三甲进士分送各衙门办事,内外以次兼除。可以看出,从这一年开始,才开了状元、榜眼、探花授翰林院官的头。

有一点是需要说明的,也就是从这一科开始,规定了二甲进士在没有授官以前为从七品顶戴,三甲进士为正八品顶戴,可以按照相应的品级支取俸禄。在其后的吏部铨选过程中,原则上规定官职不应低于这个标准。

一甲进士的授官情况确定以后,二甲、三甲进士的授官仍然在调整之中。这里又需要注意一个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朝考制度,是在雍正时期才确立的。在此之前,新科进士入翰林院庶常馆并不需要通过考试,而是由六部九卿官员举荐。

明朝中进士可以当什么官(三甲进士一般授予什么官职)(4)

由于二、三甲进士没有固定的授官制度,所以从洪武时期就推出了一个观政的制度。观政又名办事、隶事、试政,实际就是试用期,主要是职前培训和实习。

与清代学习行走不同,新科进士观政的时间并不长,一般都是六个月。不过这也不是说所有进士在观政六个月后就可以授实职,这又需要按照甲等名次进行轮流授职。通俗地理解就是,成绩最好的进士,六个月可以得到实授,而排名靠后的,则要等到前面的进士授完职才能轮到,当然这个时间比较长,但最长不会超过三年。

进士观政以后授予何职,自成、弘朝以后逐渐形成定制,直到明末基本沿袭不变。

根据万历朝《吏部职掌·文选清吏司·进士除授》的记载:二甲进士在内除主事,在外除知州;三甲进士在内评事、太常寺博士、中书舍人、行人等官,在外推官、知县。

明朝中进士可以当什么官(三甲进士一般授予什么官职)(5)

需要补充的是,虽然朝廷规定二甲进士“内除主事”,但由于人数较多,两京六部的官缺又较少,所以一多半二甲进士会外放知州。以品级来看,知州高于主事,可明代官场向来重内轻外,大部分人二甲进士都不愿外放。因此往往托病不愿外任。事实上,三甲进士也是如此,以放外任为畏途。

前面说到,明代二、三甲进士都有一个观政期,时间以六个月到三年不等。这就意味着排名最后的几个三甲进士要苦巴巴地在吏部候补。朝廷为了照顾这几个落魄进士,也出台了一些帮扶政策,这几个在吏部候补的进士称为“守部进士”。

明朝中进士可以当什么官(三甲进士一般授予什么官职)(6)

自弘治朝开始规定,三甲守部进士未及题选部职之期,酌其年久勤劳,选除在京中、行等官。意思就是这个几个进士反而不需要外放,百分百任小京官。

明代官场习气,认为京官品级再低也比外官优越,所以宁可在京为七品也不愿在外为五品。所以“守部进士”一时间还成了让人羡慕的热饽饽十分抢手。

整体来看,明代新科进士在选官上比清代更为优越,不仅起始品级较高,而且候补时间普遍也不长,不像康乾时期那样,新科进士平均候补期为8年,甚至出现授职遥遥无期的情况。

明朝中进士可以当什么官(三甲进士一般授予什么官职)(7)

备注:近来发现有不少平台作者恶意抄袭。御史在此声明,所有文章仅发布于头条、百家两个平台,在没有得到授权的情况下,不得侵权发布,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