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8.15日本投降真实录像(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

1931年,日本蓄意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临界点,侵华日军丧心病狂,穷凶极恶,毫无人性中国老弱妇孺受害,伤亡无数南京大屠杀,毒气弹,人体生化实验...,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1945.8.15日本投降真实录像?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945.8.15日本投降真实录像(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

1945.8.15日本投降真实录像

1931年,日本蓄意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临界点,侵华日军丧心病狂,穷凶极恶,毫无人性。中国老弱妇孺受害,伤亡无数。南京大屠杀,毒气弹,人体生化实验...

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数不胜数,全国统一抗日。数千万的中国英雄奔赴战场与恶魔作战。经过14年的抗战,1945年,日本在多方压力下无法继续侵略,宣布投降。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投降,意味着世界将迎来和平。

日本宣布投降对中国人民来说是苦难的结束,但对日本侨民来说只是开始。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后,大部分日军都松了口气。他们原本是日本的普通人,参军只是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其中一部分人是被迫参军的。他们非常渴望回家与家人团聚。

有一些没有背景的日本军人,在部队里经常被上级欺负。日本军官中有很多好战分子,对手中的士兵又打又骂,灌输“宣誓效忠天皇”的思想。底层普通士兵经常被士官打骂体罚侮辱。

因此,一些普通日本士兵对他们的军官心怀怨恨。当天帝宣布投降时,普通士兵心中的怨恨爆发了。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他们的军官报仇,集体殴打他们。在日军中,当然也有一些不愿意投降的顽固派。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决定全体“玉碎,拿起屠刀攻击自己人。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日军释放天性暴揍长官,逃亡难民尸体成堆。他们在这一年经历的灾难远不及中国的万分之一,日本在投降时期,所产生的“应激反应”,真实暴露他们内心的凶残。

日本移民对中国东北的侵略

1931年9月18日,日本武装进入中国,日本帝国主义戴上虚伪的面具,打着“开发东北,人口过剩日本”的旗号,开始向中国东北移民。他们真正的目的是改变东北的人口比例,鸠占鹊巢。

根据日本学者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日本那时候的移民计划是七大国策之一。从1937年开始,5年为一期,第一批为10万户,第二批为20万户,紧接着是30万户……

1937年8月,日本成立了专门组织“满洲拓殖公社”。1939年以后,日本政府为了掩人耳目,是来帮助中国“改革”的日本移民称为“开拓民”。他们的野心不言而喻。这些“开拓民”原本是普通的日本民众,他们响应政府号召,背井离乡来到中国。

日本移民大量涌入中国,东北农民的土地被大规模掠夺。日本移民获得土地的方式主要有“清剿”“讨伐”,强行侵占他们口中“无主”的土地。如果遇到当地农民反抗,便会被以各种罪名“带走”。

日本移民东北给东北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他们夺走了他们的财富,东北农民失去了生计,被迫远离家乡。也有一些东北农民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服从的人会被奴役,反抗的人则会惹来杀身之祸。

日本人从来没有想过他们在侵略中国的那些年里对中国人民造成了多大的伤害。移民,他们的野心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的土地上充满了鲜血。他们不是不知道自己破坏了多少人的幸福生活,而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不愿细数和承认,甚至一度试图掩人耳目。

1945年8月15日是日本帝国主义最屈辱的一天。他们拒绝接受,却不得不面对这一天的结果。日本可耻的侵略行径终于在这一天画上了句号,这是中国14年抗日战争胜利的证明,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结束的标志。

日本投降时,侵华部队一片混乱。

根据日本档案的相关资料,在抗日战争日军告一段落的几年里,出现了问题和衰落的迹象。具体问题有:士兵素质低劣,人性在战争中被消耗;接连失利,日军信心尽失,缺乏锻炼,有的部队干脆破罐子破摔。部队管理太混乱了,连智障都能参军来中国战场…

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毛主席曾经说过,这是一场持久战,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人面对侵略只会越来越勇敢。

日本原计划“三个月灭中国”,但随着侵华战线的延长,战争也陷入相持阶段。在漫长的侵略战争中,日本有些受不了了,对兵力和物资的需求得不到供应。为了维持参战人数,日本降低了对参战人员年龄和体格的要求。

由此导致日本军队中什么人都有,鱼龙混杂,更不用谈素质和纪律等问题。

一些补充过来的士兵,素质低下。有的根本不服管教,我行我素,脾气还大得很。有时候还会指着长官的鼻子破口大骂,发泄心中的不满。原本嚣张的长官也没有办法,长官和士兵都是赶鸭子上架,做最后的挣扎。

新来的日军不务正业,十分颓废。抗日战争后期,日军接连战败,一些老兵慢慢看清了现实,对这场战争感到失望。不少日本兵在战场上要么弃械而逃,要么举手投降。

1945年5月,在一场小规模的作战中,300多名日军不战而降,高举白旗。我国抗日将领纷纷目瞪口呆,在抗日战场上哪里看到过这样的场景?抗日战争刚打响时,中国军队很少抓到俘虏。这一日,一下抓了这么多日军俘虏,不禁让抗日将领倒吸一口凉气。

日本投降后,对日本军队来说,无异于是在告诉那些普通日军,等级森严的军官制度消失了。在中国土地上,不再有什么军官(除了级别较高的)的威严,他们都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战败士兵。

曾经受到欺辱的底层士兵心中的怨恨终于可以发泄,他们集体爆发了,冲进长官的办公室,有仇的报仇,有怨的报怨。在这期间,还出现了士兵报复殴打长官闹出人命的事情,日军内部一度十分混乱。

日本难民回国日本军队内部的混乱平息后,看上去“井井有条”,至少一些长官不会再有性命之忧。这些军队里的士兵有组织地离开了中国,回到日本。

日本战败前,在前线节节败退,一些比较聪明的日本侨民知道中国不是久留之地,纷纷动了回国的念头。还有一些日本侨民宁愿关了在中国的商铺,放弃中国的矿场也赶着回国。回国的日本人越来越多,只不过他们的回国路没有那么顺利,甚至可以说是充满悲剧的“地狱路”。开拓团来到中国才知道,他们之所以能在中国土地上生活,都是因为他们背后的军队。

战败后,日本军队撤离中国大地,那些日本“移民”心中忐忑不安,一面担心被自己的国家抛弃,一面担心会受到中国人报复。这些日本难民大部分没有被接回去,所以他们的回国路十分崎岖。

他们为了回家不敢乘坐交通工具,只能选择在一些人烟稀少的小路上行走,连夜赶路。日本是8月15日宣布投降,然而,当时已经快到冬天,非常寒冷,逃亡中的日本难民许多都是老弱妇孺,不仅没有运送物资的能力,也没有行军的意志和能力,很多人都死在了路上。

小孩们走不动了,他们的家人也没有办法,为了自己逃命只好把他们丢在路上,有些怕他们受苦,甚至直接推进河里淹死。老年人受不了撤离的苦难,也选择自杀,还有许多人看不到希望,选择集体自焚。

当时本就面临重重困难的日本难民还遇到了瘟疫,传染病、饥荒和恐惧感染了整个日本难民团,集体自杀屡屡出现,而为了防止传染病进一步流行,幸存者们只能焚烧死者的尸体。

日本难民行经之处可以说是横尸遍野,幸存者们能回到日本可以说是越过了尸山血海。

这里到底是人间还是地狱,如果去问当时逃亡的日本人,他们恐怕也难以回答,尸山血海已经让他们失去了辨别能力,对生死已经变得麻木。

战争对于国家来说,是惨痛的记忆,对普通百姓来说是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日本难民回到日本,可谓是历经千辛万苦,翻山越岭,穿过了尸山血海。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如果被问起中国是地狱还是人间,相信他们肯定难以回答。

日本军队杀人如麻,再加上日本政府颠倒是非怕是已经让他们失去辨别能力。战争中,只有苦难,对普通人来说没有丝毫的好处。

日本人大规模自相残杀——麻山事件

日本的开拓团面对的苦难远不止生存环境所带来的困难,在日本即将战败之际,开拓团历尽艰辛。苏联红军进入中国境内,向日本关东军发动全面进攻。其中驻扎在鸡西市哈达乡达河的日本开拓团接到了撤退的命令,1300余名老弱妇孺被迫开始迁移。

这些日本难民向鸡西方向撤离,他们天真地以为只要到了政府指定的撤退地点就能坐上火车撤退到大后方,平安回到日本。

东北的日军得到苏联红军进攻东北的消息,将日本难民抛诸脑后,,想尽办法用自己的力量抢中国人民的钱,打算最后大捞一笔离开。当日军到达最后撤离点时,官兵和日本民众像八年前的中国民众和官兵一样慌忙撤离。

苏联战机来到驻地疯狂开火,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当时还在北上哈尔滨的日本开拓团撤离点被摧毁后,停止北上,一路南下。这些老弱妇孺南逃的难度和速度可想而知。

日本难民在逃亡的路上,一面要躲避着苏联战斗机,一面还要克服天灾。8月的东北已经寒气逼人,接连的阴雨天气让原本就不好走的路更加雪上加霜。在逃亡的队伍中,两名日本妇女背着没有断奶的婴儿。

日本妇女在白天为了赶路,根本不敢停下,背着婴儿马不停蹄地赶路。到了晚上休息时,才敢放下孩子喂奶,等她们将婴儿放下来喂奶时,发现娃娃已经断气了。日本难民逃亡队伍经过了兰岭、青龙等地,来到一个小山沟时,苏联红军突然出现了。

日本开拓团已经疲惫不堪,拥有强大武装势力的苏军迎面而来,这成了压倒他们最后的一根稻草。最残酷的是,身边有不断撤退的日本关东军部队。开拓团向关东军部队请求援助,却遭到了他们拒绝。

走投无路的开拓团首领开始进行紧急会议,他们商议过后做出了一个残酷的决定:既然没有办法逃脱,那么为了避免遭到中国人和苏联人的报复,他们都“宁为玉碎”。

下午4点,开拓团朝着他们的日本天皇所在的东京,跪下遥遥一拜。这是420多名妇女最后向日本东京行礼,最后一次参拜他们心目中的“神”。之后,十几个成年日本男子,拿着尖刀向那些年幼无知的儿童和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女、老人走去。

一场屠杀自己人的悲剧开始,美丽的河流浸透了日本人的鲜血,420多名无辜平民惨死在自己人手中。前一秒钟他们还一起呼吸着同样的空气,下一秒钟他们就躺在血泊中。

420多名的无辜灵魂飘荡在异国他乡荒野的上空中,那些叫嚷着“玉碎”的刽子手,却胆小怕死,跟随军队逃亡。该事件发生在麻山,后人称这为“麻山事件”。

日本开拓团最后的结局

丧心病狂的日本军队不仅对中国军民十分残忍,他们连落难的同胞也照样不放过。日本在投降前夕,为了提高部队的行军速度,强令母亲们丢掉怀中的婴儿。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舐犊情深哪里舍得。

部队里的母亲连连下跪求军官不要丢弃她们的孩子,日本妇女涕泪横流,哀求士兵饶命。日军军官为了所谓的“大局”,命令士兵将手榴弹扔进了妇女群中。

有的日本部队,还会命令妇女掐死婴儿,给出的理由是:孩子的哭声会引来苏联红军。日军残杀同胞幼儿妇女的情况在其他战场也出现过,太平洋战争中,塞班岛被美军占领,残余的日军犹如丧家之犬到处逃命。

日军到了无路可退的处境时,用刺刀押着数千名随军妇女登上了30多米高的悬崖,总指挥南云忠一想让她们以身殉国。

成千上万的日本妇女和儿童正被逼近悬崖边,许多孩子紧紧地抱住母亲的大腿,哭喊着:“母亲,我害怕!”女人也紧紧握住孩子的手,大声哭喊:“我不想死!”我不想跳!他旁边的军官很生气地说:“能为皇帝陛下而死是你莫大的荣幸!如果你不敢跳,我们就帮你跳!

日军手中的刺刀对准了瑟瑟发抖的妇孺,在士兵的逼迫下,这些日本平民全部跳了下去。日本官兵大声高呼“万岁”后,相继跳下了悬崖(日本人称作“万岁崖”)。

我们回到开拓团这个话题上,一部分日本难民被日本兵杀死,还有一部分难民死于自杀和瘟疫。黑龙江省方正县,那里曾经有15000多名日本侨民,因水土不服、疾病和战乱死去的人有近万人。剩余的5000人,放弃了日本国籍,选择在中国安家。

日本迁入中国的开拓团移民多达166万余人,日本战败后,只有极少数人回到了故土。相对于无暇顾及侨民的日本政府,中国的做法可谓是仁至义尽。

日本军队彻底撤出了中国,他们开始一头扎进重建家园的工作中。其余的日本难民留在中国,他们归还农田、房屋和牲畜等,难民没有粮食了,就用身上任何值钱的东西去换粮食。淳朴的中国农民,大多数自家都吃不饱,但还是愿意帮助日本难民,坚持不收他们的物品。

日本难民为自己曾经在中国的罪行感到愧疚,下跪向农民们道歉。为了赎罪,日本难民决定留在东北,帮助中国人重建家园。

在战争中失去双亲的日本遗孤,也被一些热心肠的东北家庭收留了。那些遗孤有10岁不到的,也有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他们在中国养父母的帮助下取得了中国国籍。他们开始平静地生活着,直到现在,东北仍有不少日本战争遗孤的后代。

新中国成立后,也有一些日本遗孤决心要回国。新中国也没有挽留,开始遣返部分开拓团遗孤。中日关系正常化后,在周总理的努力下,一些想回日本的战争遗孤都如愿以偿回去了。

日本政府对这些战后遗孤的态度却耐心寻味,二战后日本民生经济一片荒芜,政府根本无暇帮助这些回国侨民,他们甚至有些顾虑,担心侨民鱼龙混杂。

日本政府还是象征性地给了这些侨民一块土地,名称为“引扬者村”,将所有的归国侨民安置在村中,为他们分土地。这块土地十分贫瘠,显然不适合耕种,因此居住在这里的开拓团后代一直挣扎在贫困线上。

几年后,有一些日本侨民发出了“还不如留在中国”的结论。2002年9月,那些战争遗孤非常反感日本政府的不作为,600多名开拓团遗孤将日本政府告上了法庭,希望法律能维护自己的权利与尊严。

开拓团遗孤提出:希望日本政府能够为当年的事情道歉(哄骗他们去中国,战后遗弃),并赔偿6千万日元(336万人民币)。这些开拓团遗孤的泣血状书,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最终什么也没得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