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神态描写有哪些方法(如何塑造人物形象之神态描写)

司空图在《诗品·含蓄》中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说,即表明作诗贵在含蓄,如此方韵味无穷,而这种方法,其实也可以运用到塑造人物形象上哦!我们都有喜怒哀乐等情绪,而神情则好比我们思想情绪的晴雨表。在写作中,想表示人物兴奋的神情时,是要直言“某某很开心”,还是选择通过展现其神态变化来传达其情绪呢?后者虽然没有直接出现“兴奋”“开心”等字眼,但是却能使人物喜悦的神情状态表达得更为准确,小纸条们何乐而不为呢?

神态指人脸各部分的动作和变化,而作文中的神态描写,就是专指描写人物脸部细微的表情和姿态。譬如呆若木鸡、怒发冲冠、眉飞色舞、泰然自若、灰头土面等成语就都是描写人物神态的哦。那么在行文中,我们具体要如何不着一字,尽现神情呢?

人物神态描写有哪些方法(如何塑造人物形象之神态描写)(1)

神 态 描 写 大 框 架

首先,要确定神态的主要部位。譬如着笔写人物的眉毛、眼睛等。其次,确定各部位神态的具体状态。譬如写眉毛的时候,我们可以写眉头紧皱、眉飞色舞等,利用脸部某一部位的不同状态来表达不同的情绪。最后,小纸条们应有序地把各部位的神态串联起来,力求条理清晰。

譬如鲁迅《祝福》中的选段:

(祥林嫂)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鲁迅先生对祥林嫂的神态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摹刻画,抓住了其脸色、眼神等面部变化,并有序串联起来,成功地表现出祥林嫂在历尽人生苦难后的可怕颓废的形象,令读者同情不已。

神 态 描 写 小 细 节

在确定好人物的神态状态后,还要通过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将其细致地表现出来。只有观察清楚各种神态的特点,才能在描写神态中反映不同的意义。纸条君以《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为例吧!在《红楼梦》第四十回中,刘姥姥成功用表演逗笑了众人:

人物神态描写有哪些方法(如何塑造人物形象之神态描写)(2)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地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有没有发现,人物都在“笑”,却又都是不同的“笑法”,且与人物自身的性格特征相符。比如,史湘云性格豪爽,不拘小节,所以她的笑态是“一口饭都喷了出来”,而娇弱无比的林黛玉则笑岔了气。又比如宝玉,作者没有直接描写他的笑态,而写他“滚到贾母怀里”,突出人物的不同地位。因此在行文时,也要结合人物自身的个性特征,对同一神态加以不同的描写哦!

神 态 描 写 大 综 合

最后,在进行人物的神态描写时也要综合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加强文章的表现力,这些塑造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都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具体用法小纸条们也可以回顾往期长纸条呀~)

悄悄话:

 Get到今天的小技能后,我们知道了描写人物“笑”时,不能简单地写“某某人笑了”,而是可以具体写出这个人物的“笑法”。譬如捧腹大笑、捂嘴偷笑等等。聪明的小纸条们能不能举一反三,把这种写作方法也应用到其他脸部表情的描写上去呢?只要小纸条们善于观察,注意身边的人在表达喜怒哀乐等情绪时眼睛、鼻子等器官有何种变化,加之勤于练笔,一定也可以把文章写得很生动!
  最后,再分享一个神态描写的小技巧,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的眼睛最能传神,也最能表达出想法,因此写好了眼睛,人物的神态便写好了,人物形象也更为生动啦!其实呀,在行文中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可以更加明确地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哦,细心的你们发现了吗?欢迎大家一起在评论区交流分享呀~(^U^)ノ~

人物神态描写有哪些方法(如何塑造人物形象之神态描写)(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