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两厂(明朝两立两废的藩王)

公元1380年,达定妃抓着朱元璋的衣服,苦苦哀求道:“皇上,孩子还小不懂事,就饶了他这一次吧!

朱元璋冷笑,“你可知道你儿子都惹出什么祸来!”

这一幕记载于1970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公布的明朝宫廷档案——《太祖皇帝钦录》中,达定妃因为儿子齐王的受罚而寝食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朱元璋将此事写进诏书中,告诫诸王不要胡作非为,以免连累父母。

明朝两厂(明朝两立两废的藩王)(1)

被当做负面典型的齐王朱榑,在朱元璋死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先后经历了两立两废,最终以庶人的身份在幽禁中去世。成为明朝藩王中少有的奇葩。

朱榑的后人虽被开除玉牒,但毕竟还是朱元璋的后裔,所以当地府衙并不敢招惹他们,以至于这群人成天胡作非为,招摇过市,成为有明一代的奇事之一。

一、少喜军事,性格残忍

公元1364年,朱元璋攻克武昌,陈友谅之子陈理投降。他的庶母、也就是陈友谅侧妃达氏(一说阇氏)被朱元璋纳入后宫。

九个月后,达氏生下了朱元璋第七个儿子朱榑。

朱元璋登基后册封诸王,年仅7岁的朱榑获封为齐王,封地为山东青州。

朱榑自幼喜欢军事,但是性格却颇为残忍。

洪武十一年,齐王和兄弟们一起在凤阳演武。齐王因为听见鸟叫心烦,就让人把鸟窝砸了,还捏死了窝里的雏鸟。

明朝两厂(明朝两立两废的藩王)(2)

朱元璋听闻此事之后大为光火,认为齐王刻薄残忍,派人去凤阳把他叫回来,狠狠地训斥了一顿,他的生母达定妃大惊失色,连忙去找朱元璋求情,于是就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不过齐王这次仅仅收获了一顿训斥,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惩罚,没过几天就安然无恙地离京了。

二、飞扬跋扈,作恶多端

事实上,在朱元璋26个儿子中,像齐王一样跋扈的藩王不在少数,但是都没有得到惩罚,仅仅是训斥一顿了事。

所以这些王爷也都有了经验——只要老老实实地挨训,那自己无论惹了多大事,只要不是谋反,都能安然无恙。

这就导致明初藩王很多都品行极差,在封地任意妄为,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朝廷命官也不敢制止。

相比其他兄弟,齐王朱榑的劣迹在诸王中堪称是全面多样,甚至惊天地,泣鬼神,连星象都出现异常,以至于朱元璋要为了掏鸟窝这种事把齐王叫来骂一顿!

明朝两厂(明朝两立两废的藩王)(3)

在此我们摘录一下齐王朱榑的劣迹:

1、在封地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死了很多民夫。

2、把山东当地的生员都调到王府当小吏。

3、擅自将王府军户的寡妇强行婚配。

4、强令生员来王府教唱词曲,有辱斯文,朝廷派人调查,又将这个生员害死。

5、听信谗言,杀害王府护卫军官及其家人,共计482人!

......

从以上事迹可以看出,齐王朱榑荒唐跋扈,性格残忍,但是在 洪武一朝,却没有得到任何惩罚,反而还能率领大军,和四哥朱棣一起出塞北征。

这次北征的经历,让朱榑得意洋洋,他觉得自己和四哥一样,都是保卫疆土的大英雄,却不知他的好日子马上就要到了头。

四、建文登基,遭遇废黜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登基,改元建文。史称建文帝。

建文帝早都对这些嚣张跋扈的藩王不满了。

一方面这些藩王大多劣迹斑斑,所在封地都是民怨沸腾。

另一方面,藩王皆手握三护卫兵马,对建文朝廷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尤其是燕王朱棣。

于是建文帝采纳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大举削藩,平日胡作非为的齐王朱榑就倒了霉,废为庶人,押至南京幽禁。

明朝两厂(明朝两立两废的藩王)(4)

和他一起倒霉的还有周王、代王、岷王,以及自焚而死的湘王。  

数月后,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名起兵造反,在檄文中指责建文帝听信“奸臣”谗言起兵造反,浑然不提齐王之流到底做了什么恶事。

建文帝自顾不暇,懒得再去管藩王们的烂事,于是朱榑就在南京平安地度过四年,期间朱棣的同母弟周王也从云南转移至南京关起来。

五、复位齐王,不知悔改

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建文帝失踪,朱棣担心两个弟弟的安危,刚进城就派兵保护周王和齐王。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更何况朱棣不仅是老乡,还是他俩的大兄。

朱榑非常高兴,不仅是因为他可以当回王爷,还可能重回以前“随心所欲”的日子。他觉得四哥和父皇一样,不管自己干了什么,都不会下狠手处罚他。

然而朱榑忘了一件事,一个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父亲对儿子的耐性要远大于兄长对弟弟的耐性。

更何况朱榑和朱棣只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兄弟之间的感情实在有限。

不过这时的朱棣还是要立一下友爱兄弟的人设,给齐王加俸到年俸一万石,还让他迎娶新一任齐王妃——宁河武顺王邓愈之女。

齐王高兴地带着一大堆赏赐回到封地青州,继续着以前胡作非为的日子。

明朝两厂(明朝两立两废的藩王)(5)

很快,当地府衙告状的状纸又一次像雪花般飞向朱棣的案头。罪名包括但不限于:结无赖,养剌客,私僣帝号及诅咒巫蛊。

这些罪名即使对于亲王来说也是非常严重的。

而朱棣却没有立刻下诏惩戒,反而写信让修身养性,宽厚待人。

齐王丝毫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依然左耳进,右耳出。一面回信说四哥说的对,一面继续我行我素。

朱棣对齐王倒是有些耐性,接连又写了两封信,让齐王洁身自好,不要到处惹事,还把周王的检讨书一起送到齐王府上。

这次齐王倒是给主动表示悔过,并承诺下次再也不敢了,还派了自己的二儿子去南京,还说要亲自上京请罪。

朱棣一口答应下来,却没想到齐王真的到了南京,当着满朝文武百官,语出惊人,众人面面相觑,都不敢接话。

高坐在御座上的朱棣后悔为何没有早点收拾掉齐王!

明朝两厂(明朝两立两废的藩王)(6)

那么齐王是怎么说的呢?面对弹劾自己的言官,齐王愤怒地说道:

“奸臣又欲喋喋效建文时杀我耶?会当尽斩此辈!”

表面上看骂的是言官,但实质上是把朱棣也一起骂进去了。在朱棣看来,这就是齐王指责他像建文帝那样听信“奸臣”谗言,冤枉兄弟。

朱棣大怒,当场就让锦衣卫把齐王拿下,打入天牢。还派人去青州抄了齐王府,搜集齐王图谋不轨的罪证。

吏部尚书蹇义按惯例为齐王“开脱”:齐王作恶多端是因为王府属官没有尽到教导之责,应当问罪属官。

朱棣说道:“齐王天性凶悖,作恶多端是性格使然,朕说了那么多他都当耳旁风,更何是王府的属官?让他们先行回朝,不必问罪。”

王府属官历来都要为亲王恶行担责,然而正如前文所说,皇帝都不会惩罚亲王,他们又如何敢制止呢?

明朝两厂(明朝两立两废的藩王)(7)

六、两立两废,沦为庶人

永乐四年八月,朱棣正式下旨废齐王为庶人。齐王诸子也一并废为庶人,囚禁于南京。

仅当了几年齐王妃的邓氏也被牵连,没过几年也死在幽禁之中,朝廷破例以王妃之礼下葬。

二十年后的宣德三年,福建有人自称是“七府小齐王”,密谋造反。结果事情败露,朝廷抓了数百名乱党。

就连被幽禁多年的齐庶人朱榑也和三个儿子一起被明宣宗秘密处死,终年64岁,幼子朱贤爀安置在庐州。

后来这个朱贤爀又搬回南京,齐府后人都是出自他这一支。

明朝两厂(明朝两立两废的藩王)(8)

这些人虽已被开除玉牒,但毕竟还姓朱,还是朱元璋的后人,朝廷依然会给他们发一些俸禄,靠着变卖祖产,他们虽只是庶人,但是比起真正的庶民,生活条件优渥很多。

到了万历年间,有个齐府宗室还在南京街头搞了一出活人出殡的闹剧。

衙门不敢招惹这群人,只能由着他们胡闹。

朱元璋在天有灵,看到这群不肖子孙在南京这么胡来,也不知道会不会气得活过来?!

结语

齐王朱榑为何会如此跋扈?除了像朱棣说的那样“天性凶悖”,更重要的原因是没人真正地管教过他。

朱元璋有26个儿子,不可能对每个儿子都细心教导,皇帝都不管自己儿子,外姓臣子又哪有这个胆子呢?

等到朱元璋驾崩了,继任的建文帝倒是想收拾一下这些嚣张跋扈的王爷,但是又被朱棣赶下皇位。

复位的朱榑丝毫没有吸取教训,反而更加有恃无恐,结果落得一个废为庶人的下场,年过六十还被朝廷秘密处死。

只能说朱榑这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