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武侯祠讲解(南阳故事我来讲)

“南阳山下白水清,卧龙昔日曾躬耕。昭烈至此频三顾,幡然一起作长城。”

南阳故事我来讲,今天让我们聆听诸葛亮的故事,了解南阳历史。

武侯祠

南阳武侯祠讲解(南阳故事我来讲)(1)

今天我们来到的是智圣诸葛亮十年躬耕之地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就坐落在卧龙岗之上。历史上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南阳武侯祠始建于魏晋时期,历代都有诗文赞叹。唐代诗人李白在《读诸葛武侯传书》中写道:“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杜甫在《武侯庙记》里写道:“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刘禹锡又从更高的境界写下了“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说明早在唐代,草庐就已经名扬天下了。

南阳武侯祠讲解(南阳故事我来讲)(2)

这座六角亭内有一口水井,是当年诸葛亮在卧龙岗上躬耕时用过的井,因此叫做“诸葛井”。清代诗人朱璘有诗赞叹:“卧龙岗上井渊渊,饮水常思诸葛贤。石上汲痕无数在,辘轳何处向炊烟。”由此可以想象出当年诸葛亮在卧龙岗上生活的情景。

南阳武侯祠讲解(南阳故事我来讲)(3)

这是武侯祠古建筑群的大门——山门,门额“武侯祠”三个字是郭沫若先生1959年8月8日题写。因为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后,官拜蜀汉丞相,爵封“武乡侯”,死后追封谥号为“忠武侯”,所以全国纪念诸葛亮的祠堂都叫做武侯祠。根据《南阳府志校注》中的记载,诸葛亮病逝后的第二年,公元235年,蜀国的故将黄权得知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的消息后,率族人在诸葛亮躬耕十年的卧龙岗上建庵祭祀,才有了纪念性场所。南阳武侯祠始建于魏晋时期,兴盛于唐宋,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后经历代不断修葺,得以保存至今。让我们一起踏着当年刘备三顾茅庐的足迹,来武侯祠一睹一代智圣诸葛亮的风采。

南阳武侯祠讲解(南阳故事我来讲)(4)

文字:沙容竹

图片:陈 静

编辑:阳 阳

审核:郭 靖

指导:牛宏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